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李志温

李志温

〔摘要〕体育游戏一直以来都是小学体育课堂上的重要教学手段,它对于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参与兴趣等有着重要意义,兼具了趣味性、竞争性、运动性等多种特性,它也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青睐。但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所运用的体育游戏较为陈旧老套,难以真正达到体育游戏应该有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因此创新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体育游戏创新

1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由于心智发育尚不够成熟的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普遍不能保证长时间的集中,尤其对于在户外进行课堂教学的体育课而言,小学生的体育教学难度就变得非常大,不光要求体育教师要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激发学生积极活跃地参与的兴趣,在此期间还要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鉴于此,体育游戏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解困之道,它也逐步成为目前小学课堂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不少小学生对于体育课存在一定的畏惧和厌恶心理,尤其是一些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更是如此,而恰到好处的体育游戏恰恰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减弱学生的畏难心理、延长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除此之外,体育游戏还能够很好地将体育课所要达成的锻炼身体、培养运动技能的体育目标融合到了一起,根据其特有的游戏内容、形式和规则,不同的体育游戏可以锻炼学生尊重规则、团结一致、勇敢自强、顽强拼搏等各种不同的良好品质,在完成体育的同时还进行了有效的德育,可谓一举两得之举。

2体育游戏在小学课堂运用中的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目的不够明确。体育游戏尽管带有很强的游戏成分,但既然是置于体育课堂之上就必须同体育教学目前相挂钩,不能单纯为了游戏而游戏,从而忽略了“体育”的意义。不少体育教师在制定体育游戏时并无过多考虑,想到什么游戏就做什么游戏,以至于将自己的教学目前抛之脑后,学生们嬉笑玩耍过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体育锻炼。

2.2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体育教学同其他任何课程的教学一样,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能力与情况因材施教,并非每个学生都可以做到同样的要求,有的体育教师所选取的体育游戏要么难度略高、要么只适合个别学生参与,此举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因无法完成游戏目标而灰心丧气,这样非但不能增强学生参与热情还可能减弱了学生的兴趣。

2.3游戏内容陈旧老套。根据相关的抽样调查,当前国内的小学体育课堂中的体育游戏存在严重的陈旧老套和同质化现象,很多十年前就在玩儿的游戏现在依然活跃于课堂,更有甚者,一些体育教师疏于创新,只是,这样严重损害了拿着某几个游戏重复使用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事实上,有些老套的游戏已经不再适合于时下的课堂教学,学生更期待参与到那些更加新颖有趣的体育游戏当中,这对于丰富体育课堂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3体育游戏在小学课堂运用中的创新策略

3.1与时俱进寻革新。从某种角度而言,体育游戏缺乏新意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与时俱进精神的匮乏,事实上,体育教师只要肯留心,当下可供借鉴的新型体育游戏不胜枚举,而能够联系实际、联系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进行游戏的创建和选择都显得十分必要。例如在世界杯来临之际就完全可以借机进行足球方面的游戏,至于游戏的玩法,则可以参考央视五套节目中经常采用的一些方式,比如射点球游戏,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当射门者,另一组当守门员,一轮过来再进行换边,每踢进一球或者守住一球给己方计一分,两轮下来总分更多者获胜。再如电视综艺节目中目前非常流行的“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游戏也完全可以借鉴到小学体育课的教学中来。体育教师可以事先选择几组难度较小的且与小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词语,最好是同体育相关的,而在“比划”中要加重肢体语言的表达,让参与者能够得到身心的双重锻炼。总之,联系实际、借鉴时下流行的游戏是体育游戏创新的重要策略。

3.2尊重个性求改变。此前已经提到了因材施教的问题,体育游戏要想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在设计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例如在进行接力跑的比赛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大小进行分组,将实力较强和较弱的分在一起,而不是将本就实力较弱的学生分在一起,这样只会对他们的自信心造成更大的打击。而在某些男女生明显存在差异的游戏上,可以进行男女搭配,必要时甚至可以将男女分开,另外给男队增加一些难度以作平衡。而对于个别身体明显存在不利情况的同学则应特意为其改变规则,让其同样有参与的热情。

3.3寓教于乐添趣味。趣味性永远都是体育游戏创新的关键,假如失去趣味那么则不能称之为体育游戏,那便与普通体育活动无异了。增强趣味性的方法有很多种,首先是给游戏中加入故事性,单纯的游戏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如果能够恰到好处地添入一定的剧情则大不一样,将游戏故事化是使游戏更具趣味的极佳策略,例如将穿越障碍的接力游戏设定为“烈火救援”的情景游戏,让每个学生担任消防员的身份,而穿越障碍则设计为救火的场景,接力者则作为被救援的对象,有了这样惊险有趣的故事设定,不光提高了学生参与热情,还对学生进行了消防教育,培养了其乐于助人的责任感。在此就要提到寓教于乐的老问题,游戏的目的不只是玩乐,更是为了进行体育和德育,让学生在起到锻炼身体的基础之上能够学到各种良好的品质,例如此前提到的“你比划我猜”游戏就可以进行组队比拼,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考、肢体表达能力,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增进学生彼此之间的感情。

体育游戏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广大奋战在小学体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集思广益、积极思考、不断尝试,建议每一位小学体育教师都可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性,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大胆进行创新,全方位提高当下体育游戏的质量,从而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芳.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3

2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湖头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