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泵推注湿化液在人工气道中的应用

/ 1

输液泵推注湿化液在人工气道中的应用

侯学莲

侯学莲(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644000)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153-02

人工呼吸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广泛应用于临床急救和危重病人的抢救,对提高重症病人的救治成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改变了气体进入下呼吸道的正常通道。由于吸入的气体不经过加温,加湿以及过滤处理。故对肺部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我科采用输液泵持续推注湿化液,代替传统的气管内定时滴注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008年3月-2010年3月对200例气管切开病人采用微量输液泵推注湿化液法。

2.方法

a.药液的配制:我们常采用沐舒坦15mg-30mg,加入生理盐水50ml或a-糜蛋白酶4000u,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微泵持续推注;根据痰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加入抗生素;也可直接用蒸馏水作为湿化液注入。

b.进入途径:将50ml注射器用延长管连接输液针头(5号半或7号)直接注入一次性吸管的塑料管壁内,随氧气气流吹入呼吸道。个别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则注入在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管道连接的直接接管上。

c.速度调节:通常速度4-6ml/h,可根据病室内湿度及病人气道内痰液的粘稠度作适当调整。

二.结果

采用微量输液泵推注湿化液三年来,无一例因湿化而致咳呛等呼吸道刺激症状,有效地预防、治疗了肺部感染。

三.讨论

1.上呼吸道具有在环境温度湿度变化很大的范围内有效地对吸入气体加温和湿化的功能。很多研究表明,干燥(<2.35kPa/L)的气体会损害呼吸道上皮,影响纤毛—粘液毯的清除能力,使纤毛运输分泌物的时间延长,呼吸道分泌物中水分丢失因此而增加;还可使肺表面活性物质遭到破坏而导致肺顺应性下降,从而引起或加重缺氧、炎症。可见,对于应用人工气道的病人无论是自主呼吸还是机械通气,有效的湿化是极其重要的。

2.泵注法与传统湿化方法的作用比较

a.减少气道的刺激:用输液泵缓慢而持续地注入湿化液,病人感觉舒适。而传统的气道内滴入湿化液的方法不容易控制湿化过程,常会导致湿化不足或过度,可引起不适(如窒息感);过量过多可刺激气道或增加气息黏膜的水肿而影响呼吸功能。

b.简单,安全,有效的湿化功能:微量输液泵操作简单,能将湿化液稳定,缓慢而持续注入呼吸道,达到有效的湿化功能。

c.抗感染作用:湿化液中加入抗生素,对于气管切开的病人,既能改善痰液性状和分泌物的颜色,又能防止新的细菌感染。对肺部感染的病人,针对性地加入敏感抗生素,可达到治疗作用。

3.注意事项:(1)保证畅通:将注射器与连接管及输液针头紧密连接,并在距针头入口1~2cm处用胶布作适当的固定。(2)严格无菌操作,一次性注射器,连接管及输液针头使用后更换,吸痰管每次更换。(3)根据气道湿化情况合理调整速度及药物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