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护理干预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影响

鞠康康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230601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5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补液情况、休克时间和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日补液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休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效果,对于患者休克状态恢复和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均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脓毒症;针对性护理;液体复苏;休克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oftargetednursinginterventiononfluidresuscitationinsepticshockpatients.Methodsatotalof50patientswithsepticshock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December2017toDecember2018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nursingcare,andtheobservationgroupreceivedtargetednursingintervention.Resultsthedailyfluidsupply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P<0.05).Thedurationofshock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short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P<0.05).Theprognosticeffectof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targetednursinginterventioncaneffectivelyimprovetheeffectoffluidresuscitationinsepticshockpatients,forpatientswithshockrecoveryandimprovetheprognosisofpatientshaveobviouseffects,itisworthpromotingtheapplication.

【Keywords】sepsis;Targetedcare;Liquidresuscitation;shock

脓毒症是指由于感染所致患者反应失调进而危及生命安全的一种器官功能障碍疾病[1],脓毒症休克是由于脓毒症所致的全身微循环障碍和组织灌注不足的一种综合征,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脓毒症休克的急救效果是临床关注的焦点。液体复苏对于改善机体循环状态、增加血液流量、维持器官血液供应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效果具有显著作用,基于此,我院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进行脓毒症休克患者临床护理,并研究对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5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2.29±5.54岁,外科术后感染11例,皮肤软组织感染6例,重症肺炎8例,对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61.62±5.13岁,外科术后感染11例,皮肤软组织感染6例,重症肺炎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类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尿量、神志和皮肤灌注及毛细血管状态进行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给予必要的护理措施,加强患者的卫生清洁,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即①中心静脉压监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中心静脉压的数值进行密切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对输液剂量和速度进行合理调整,确保中心静脉压维持在5~12mmHg,依据患者的表象对心脏负荷程度进行判断,适宜的时机给予强心药物,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2],观察患者导管的通畅程度,避免穿刺点感染而加重患者的病情;②平均动脉压监护观察组患者均留置动脉导管,护理人员对患者动脉压进行监测,依据监测结果合理制定给药方案,如若患者中心静脉压趋于正常水平,而平均动脉压低于65mmHg,则给予患者血管活性药物;③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护若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中心静脉压趋于正常水平,而血氧饱和度低于70%,则给予患者多巴酚丁胺;④氧输送监护通过氧输送指导患者液体复苏治疗,同时还可以对患者血液循环障碍和肺水肿等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如升高患者氧输送水平,可保持当前的输液速度,当患者出现氧输送水平不变,而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等症状时,应降低输液速度[3],若患者氧输送水平降低,则说明患者可能出现肺水肿,应及时停止输液;⑤尿量监护护理人员通过患者的排尿量对肾脏血液灌注情况进行判断,一旦患者出现排尿量异常,则应及时给予临床干预,降低肾脏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肾衰竭的发生。

1.2.2评价指标以两组患者补液情况、休克时间和预后效果。其中预后效果考察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肺水肿发生率、二次复苏率和死亡率。

1.2.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补液情况和休克时间进行t检验,预后效果进行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补液情况、休克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日补液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休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脓毒症休克是脓毒症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可造成患者出现多器官损伤,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液体复苏是脓毒症休克患者治疗过程中最为基本且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早期的液体复苏是提高脓毒症休克治疗效果的最重要措施[4]。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液体复苏效果显著。针对性护理干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护理干预模式,其核心为“针对性”,即针对患者的病症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措施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严格执行无菌护理,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避免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同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为患者病情的变化提供可靠的信息,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对患者中心静脉压进行监测,从而合理的调节补液量,避免补液过度导致机体失衡,同时还可以避免血管通透性增加而造成肺水肿,再者通过对患者尿量和氧输送量进行监护,有利于对患者并发症风险进行准确评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的液体复苏可以顺利完成,对机体多器官损害急性逆转,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日补液量、休克时间、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肺水肿发生率、二次复苏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效果,对于患者休克状态恢复和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均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博焕,陆娟.3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8):249-250.

[2]顾丽丹.护理干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13):66-67.

[3]邵东风,张立坤,闫秀纵,等.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乌司他丁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11(2):31-32.

[4]SingerM,DeutschmanCS,SeymourCW,etal.TheThirdInternationalConsensusDefinitionsforSepsisandSepticShock(Sepsis-3)[J].JAMA,2016,315(8):8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