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西平、丙戍酸钠联用对比单用卡马西平在癫痫治疗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卡马西平、丙戍酸钠联用对比单用卡马西平在癫痫治疗中的效果

李晓琴

(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100)

【摘要】目的:探究卡马西平、丙戍酸钠联用对比单用卡马西平在癫痫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1日至2017年6月31日接诊的20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这2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个组类,每组各100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行单用卡马西平的治疗模式,对实验组患者行卡马西平、丙戍酸钠联用的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及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的数据,以此判定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4%,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由此可见,常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且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马西平、丙戍酸钠联用比单用卡马西平在癫痫治疗中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卡马西平;丙戍酸钠;癫痫;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048-01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癫痫的发病率与年龄有关。一般认为1岁以内患病率最高,其次为1~10岁以后逐渐降低。我国男女患病比例为1.15:1~1.7:1。种族患病率无明显差异。癫痫病因极其复杂,并存在多种影响发病的因素,可分三大类:(1)特发性癫痫,可疑遗传倾向无其他明显病因,常在某特殊年龄段起病,有特征性临床及脑电图表现,诊断较明确;(2)症状性癫痫,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影响结构或功能等,如染色体异常、局灶性或弥漫性脑部疾病,以及某些系统性疾病所致;(3)隐源性癫痫,较多见,临床表现提示症状性癫痫,但未找到明确病因,可在特殊年龄段起病,无特定临床和脑电图表现[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1日至2017年6月31日接诊的20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这2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个组类,每组各100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行单用卡马西平的治疗模式,对实验组患者行卡马西平、丙戍酸钠联用的治疗模式。其中常规组有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57例,组内平均年龄为(49.56±6.61)岁,平均病程为(13.75±5.98)个月;实验组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64例,组内平均年龄为(52.04±7.71)岁,平均病程为(11.79±8.31)个月。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癫痫综合征且未接受过手术及卡马西平、丙戍酸钠药物治疗,无肝肾及其他方面的重大疾病。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记录均完整且自愿接受本次研究,由家属签署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的基本资料,P>0.05,无明显性差异,符合临床医学上的对比条件。

1.2治疗方法

常规组:对患者行单用卡马西平的治疗模式。为患者给予为其一星期的5mg/d卡马西平治疗,一星期后将患者的卡马西平剂量调整至10mg/d[2]。后期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再行加重剂量,但剂量不可超过20mg/d,增加剂量超过10mg/d后,应让患者分两次服用。治疗周期为六个月。

实验组:对患者行卡马西平、丙戍酸钠联用的治疗模式。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让患者同时服用丙戍酸钠,剂量为20mg/d,每日两次,为期六个月[3]。

1.3观察治疗指标

依据治疗效果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总体有效率=(显效患者例数+有效患者例数)&pide;组内患者总例数。治疗显效:即患者癫痫症状发作的频率大幅度降低,超过了75%;治疗有效:即患者癫痫症状发作的频率得到了有效地缓解,降低幅度趋于50%以上;治疗无效:即患者的癫痫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甚至出现了病情加重的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出现头晕、耳鸣、嗜睡、皮疹、白细胞减少情况的患者总和&pide;组内患者总例数。治疗的总体有效率越高表示治疗效果越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表示治疗效果越显著。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数据均利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均采用平均数和标差表示法,对两组数据的组间对比采用了t检验,对计量采用百分比表示法,对数据计算结果差异的显著性采用P值表示,P<0.05即为差异性显著。

2.结果

关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常规组有60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21例患者治疗有效,19例患者治疗无效。其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81%;实验组86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10例患者治疗有效,4例患者治疗无效,其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96%。

关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常规组有11例患者出现头晕反应,9例患者出现耳鸣反应,5例患者出现嗜睡反应,3例患者出现皮疹反应,6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实验组有2例患者出现头晕反应,4例患者出现耳鸣反应,6例患者出现嗜睡反应,无患者出现皮疹及白细胞减少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

由此可见,常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且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文通过对卡马西平、丙戍酸钠联用对比单用卡马西平在癫痫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深入探讨,致力于为患者寻找到最有效的治疗方式,经本文研究表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4%,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由此可见,常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且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卡马西平、丙戍酸钠联用比单用卡马西平在癫痫治疗中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永刚,陈文林,王艳,等.385例长期服用卡马西平癫痫患者的不良反应统计与分析[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6,24(6):495-497.

[2]杨骏保,王晓东,刘灵慧等.卡马西平对老年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及情绪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3):627-628.

[3]张文芳,张晖,王占黎等.丙戊酸类药物和卡马西平与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1(9):997-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