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环境现场监测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辐射环境现场监测方法

袁根勤

泰州市辐射环境监督站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文章就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进了研究,以供相关同仁参考。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工作

Abstract:Thispaperstudiestheelectromagneticradiationenvironmentalmonitoringmethodsofmobilecommunicationbasestationsforreferencebyrelevantcolleagues.

Keywords:mobilecommunicationbasestation;electromagneticradiation;environmentalmonitoringwork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是环评和验收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反映基站周围的电磁辐射水平,为管理部门和公众提供监测数据。

1监测方法

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工作主要依据《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执行,监测点位一般布设在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50m的范围内可能受到影响的保护目标,根据现场情况可对点位进行适当调整。具体点位优先布设在公众可以到达的距离天线最近处,也可根据不同目的选择监测点位。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天线为定向天线时,则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上设在天线主瓣方向内。对于发射天线架设在楼顶的基站,在楼顶公众可活动范围内布设监测点位。

2现场监测工作思路

在我国,移动通信是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通信方式,它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沟通社会各界联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个基站具有相同的工作原理,相似的组成结构,对周围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模式也大同小异,因此现场监测工作的路线一般为:在总基站数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能够代表所有基站特征的基站进行现场监测的方法,反映基站周围公众活动区域的电磁辐射环境水平。抽取现场监测基站的原则如下:

(1)公众投诉的基站。

(2)选取以往预测或监测工作中的超标基站。

(3)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周围50m范围内有境敏感点的基站。

(4)尽量多选取与其他运营商共站址的基站。

(5)涵盖各种基站的建设性质。

(6)涵盖天线的各种架设形式,多选取抱杆、美化天线等架设形式的基站。

(7)包含各类型基站的技术参数,如主机设备型号、天线设备型号等。

3现场监测方法探讨

3.1监测工作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开展现场监测工作之前,必须准备好监测工作所需仪器、资料,包括:

(1)准备现场监测必备物品,包括:射频电磁辐射分析仪(综合场强仪和分频测试仪)、声级计、笔记本电脑、测距仪、GPS、相机、笔(黑、红)、车辆、指南针、绘图板、文件夹、订书机、记事本、工作证。

(2)准备现场监测需要的各种表格,包括:《现场调查、监测记录表》、《超标基站整改汇报材料》等。

(3)准备建设单位提供的数据资料,包括:《基站基本参数表》、《现场监测基站汇总表》等。

(4)核实选取基站是否满足选取原则,制定该地市现场监测工作计划,合理安排监测顺序和路线,了解哪些基站有公众投诉现象和投诉的原因。

3.2现场监测工作程序

(1)去每个基站之前,先将基站名称、地理位置、主机设备参数、天线参数等已知的参数填写在《现场调查、监测记录表》上。

(2)初步向建设单位陪同人员了解与基站相关的情况,如天线架设形式、共站址情况、系统数量、楼顶能否到达、楼顶有无公众活动、有无公众投诉现象等。

(3)到达基站时,首先明确基站所处位置,初步了解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分布情况,确定哪些环境敏感点需要进行现场监测,随后开展以下工作:

①核实《基站基本参数表》中的参数是否正确,如天线架设形式、方向角、下倾角等。

②按照要求勾画基站四至、测点位置布置示意图,规范地描述建筑物性质、与天线距离和高差、建筑物高度等。

③按照要求对有公众活动的楼顶和基站周围环境敏感点的电磁辐射环境水平进行监测,并拍摄照片。

④需要对机房的噪声进行监测的,勾画机房平面图,并开展监测工作。

(4)对机房内部进行调查,拍摄基站机房内部照片,重点拍摄设备布局、“基站主设备及配套设备巡检表”、“基站进出人员登记表”等照片,以说明基站的运行维护情况。

(5)对于监测结果超标的基站,能够现场整改的,在建设单位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现场整改,并随即开展复测工作,并做好记录;如果不具备现场整改条件的,应及时将整改措施反馈给建设单位,待建设单位整改完成后,开展复测工作,直至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6)作出结论,尤其是对超标基站如何整改给出建议。

3.3现场监测数据资料汇总、提交

需要提交的资料及要求如表一所示。

3.4对重要环节的要求

(1)对《现场调查、监测记录表》的整体要求字迹清晰,线条清楚,填写完整,监测布点合理,与《基站基本参数表》及实际情况吻合。

(2)对图件的要求

①北向:上为北,并标明北向。

②基站在图中的表示:用红色矩形阴影表示天线所处位置,位于图的中央,移动、联通、电信基站天线分别用正方形、五角星、三角形表示;标明每根天线的发射方向(委托单位的天线及其发射方向用红色表示)。

③环境:勾画基站所在建筑物以及周围50m范围内建筑物、道路、河流、湖泊等,标注建筑物的层数、用途和高度(如五层居民楼,高16m),标注最近环境敏感点和主要环境敏感点与天线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尽量准确反映建筑物及其他构筑物的形状。

④比例:整个图件比例保持一致,包括建筑物形状、建筑物相对位置关系等。

⑤建筑物描述:建筑物描述规范,比如居住性质的建筑物应用“居民楼”(最好填写小区名称或门牌号码)表达等,同时标注建筑物层数及高度,建筑物高度用测距仪进行准确测量。描述某企事业单位、道路、公园或学校等时,应完整填写其名称。

⑥测点:按照监测点位布设原则布设监测点,用红色表示,原则上监测点不少于10个;在描述监测点位置时,尽量选择标志性名称,保证监测点位描述的唯一性,避免单独出现“天面”、“路边”、“楼顶”等词汇。如果在室内进行监测的,应明确监测居室门牌号等关键信息。

(3)对照片的要求

对拍摄照片的要求可分为远、近、测、敏、超、机等六种类型。

“远”:拍摄每个基站远景照片,能够反映基站所在建筑物及周围环境情况,尽量选取能够看到基站的角度拍摄。

“近”:在基站所在建筑物楼顶拍摄基站近景照片,铁塔、通信杆、美化树、美化灯杆等天线除外。

“测”:现场监测照片,分四种:一种是楼顶公众活动区域的电磁辐射水平监测;第二种是环境敏感点的电磁辐射环境水平监测,拍摄在每个环境敏感点标志性或代表性进行监测时的照片;第三种是拍摄在所有超标点位或区域进行现场监测时的照片;第四种是进行声环境现场监测时的照片。

“敏”:环境敏感点的照片,在每个环境敏感点标志性或代表性位置拍摄照片,尽量反映环境敏感点与天线的位置关系。

“超”:拍摄每个超标点位或区域的照片,尽量反映超标点位或区域与天线的位置关系。

“机”:拍摄机房内部照片,重点拍摄设备布局、“基站主设备及配套设备巡检表”、“基站进出人员登记表”等照片。

(4)对监测布点的要求

①优先考虑主瓣方向上的高差较小的环境敏感点,进行详细监测;天线的每个主瓣方向必须有监测点位,每个环境敏感点都必须有监测数据,并尽量找到最大值的监测点位。

②对基站所在楼顶进行详细监测,尤其对有公众活动痕迹的地方进行监测,并准确描述监测点位和天线的相对位置关系。

③旁瓣方向上如果有高差较小的建筑物,也应该进行监测。

④天线所在建筑物较高楼层的走廊、住户等,适当布点。

⑤在距离天线主瓣方向上一定距离(如10m、20m、30m、40m、50m处等)的地面上适当布点。

参考文献:

[1]王强,周刚,钟琪,等.固定源废气VOCs排放在线监测技术现状与需求研究[J].环境科学,2013,12:4764-4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