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和影像学检查中晚期肾结核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1

临床检验和影像学检查中晚期肾结核的效果观察

刘海珠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264200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在中晚期肾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60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临床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①临床症状:以膀胱刺激症状和肾区疼痛居多,发生率分别为48.3%、43.3%,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消瘦、盗汗、尿失禁等症状。②临床检验结果:尿常规检查中,尿常规白细胞、尿检红细胞、尿蛋白的阳性率依次为61.7%、65.0%、38.3%;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中,结核杆菌DNA阳性率为7.7%;尿抗酸杆菌检测的阳性率为15.0%;结核杆菌纯化蛋白衍生物检测的阳性率为42.9%;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阳性率为33.3%。③影像学检查结果:泌尿系B超、双肾CT、CT尿路造影、静脉泌尿系造影的诊断符合率依次为32.6%、63.6%、77.8%、40.0%。结论:临床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在中晚期肾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行。

【关键词】临床检验;影像学检查;中晚期肾结核

为了进一步观察临床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在中晚期肾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筛选出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诊治的60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研究,见如下总结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筛选出我院诊治的60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手术病理检查等确诊。患者中,男26例,女34例;年龄19~63岁,平均(39.3±10.1)岁;单肾结核41例(其中左肾结核18例,右肾结核23例),双肾结核19例;中期肾结核45例,晚期肾结核15例。

1.2方法

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发病因素、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重点对患者的临床检验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临床检验项目包括

尿常规检查、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尿抗酸杆菌检测、结核杆菌纯化蛋白衍生物检测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影像学检查项目包括泌尿系B超、双肾CT、CT尿路造影、静脉泌尿系造影以及肾动态显像检查等。

1.3诊断标准

CT表现为肾盂、肾盏破坏,虫噬样变化,边缘不规则,或因肾盏颈窄小导致肾盏变形消失,即可诊断为中期肾结核;出现空洞,肾盂、肾盏不明显,输尿管管壁变厚,外径加粗,邻近组织有毛刺状变化,内腔窄小或变宽,呈串珠样变化,即可诊断为晚期肾结核[1]。肾动态显像中,肾功能曲线3级以上,即可诊断为中晚期肾结核[2]。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临床症状

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以膀胱刺激症状和肾区疼痛居多,发生率分别为48.3%、43.3%,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消瘦、盗汗、尿失禁等症状。见表1。

表160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

3讨论

肾结核是泌尿系结核中最为多发的类型,其发病率较高,且逐渐提升[3]。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都有上百万的人罹患该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4]。近年来,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日趋成熟,肾结核的发现率与诊断准确率均显著提高,尤其是临床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5]。

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具典型性,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和肾区疼痛等,其临床诊断以影像学表现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检验项目中,尿常规检查、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尿抗酸杆菌检测、结核杆菌纯化蛋白衍生物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均可作为该病的辅助诊断项目。影像学检查方法中,双肾CT、CT尿路造影的诊断符合率较高。

综上所述,临床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在中晚期肾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魏旭,赵志清,尹永华,等.67例不典型肾结核临床及影像学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1):4-6.

[2]易礼海,付志刚,张光岩,等.肾结核的影像诊断研究进展综述[J].医药前沿,2015,5(9):75-76.

[3]罗少军.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与疗效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20):261-262.

[4]刘建军,顾勇,李勇.中晚期肾结核38例诊治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0(16):217-218.

[5]王晶,樊松,汪小霞,等.不典型肾结核29例临床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5,12(3):2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