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方法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诗歌教学方法初探

曹中玲

江苏邳州市徐楼中学曹中玲

诗歌是高度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经说过,“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目,便是佳诗”。好的诗歌里面往往渗透着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与丰富想象,所以加强诗歌教学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而以往教学中往往只停留于对诗的肢解分析,忽视了诗的整体把握,教读诗歌应注重审美的培养,能力的提高。教读诗歌可试用四步七环节教学方法。

自读

“诗感于情,发于言”。教学之初,先让学生在字词确认的基础上参看注释自读,初步感知诗的内容。学生会有自己的认识,虽然这些认识带有不明晰性,但缘于这是学生动脑的最初过程,仍有其积极意义,它是后面教学环节的必要开端,在这个阶段学生有收获,也产生疑问。

例如:《江南春》,学生在自读时,能明显的感到这首诗描述了一幅优美的春季江南水乡图。对于“多少楼台烟雨中”,他们会有类似于“仅仅写烟雨中的楼台、寺院吗?如简单些,又何必加‘多少’呢?”这样的疑问,心有所疑,才能使学生去求知。

导入—入境

导入:在学生读后导入,导入时要给学生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以便使他们入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教师要用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中,使学生本已激动的心情膨胀起来,激发求知欲,想更加深层次的体味诗的内涵。

《江南春》可以这样导入:春临江南,绿了青山,染了花朵、柳枝,娇娇嫩嫩,枝枝摇曳,莺儿清脆的歌声随着微风飘荡,山村林旁那酒旗招唤着朴实的水乡人民……

《送元二使安西》,渭水桥畔,寒气犹在的清晨,细雨迷蒙,客栈外杨柳依依,屋内推杯置盏,可酒又能载动多少离愁呢?……

经过导入学生心神宁和的进入诗的氛围中去,并容易把自身的经历和诗交汇,这就是入境。

意境是一种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存在,是形神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象外,又生于象内,。王昌龄在《诗格》中认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且王国维指出,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境界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可见学生入境与否对学生真正深刻了解体悟诗情有很大关系。

在导入后学生很容易入境,并调动自己的感官去品诗情。有的时候要反常入境,“红杏春意闹”,要调动听觉入境,本来应是视觉角度写红杏,用“闹”写出花之多、之艳,似乎有了声波的震动。“留得枯荷听雨声”则把听觉、视觉融合在一起,更觉悲凉。

入境不是教学的终结,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品味,解决自己的疑问。

点拨—品味

学生在达到心物交融后,师生合作品味。诗是诗人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在文学中的交融与再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又无一例外的受当时的政治环境、人文环境所左右,他们所处的时代较远,诗又着意于言尽意无穷,所以诗中的好词句,诗句之外的意思,需要教师适当的加以点拨,学生品味,使感知不断趋于细致、丰富、深入。

点拨:《江南春》教学中在学生沉醉于花红柳绿的江南美景中时,提醒最后两句有什么内涵吗?让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学生会说,有一种神秘美,也有的说作者是在慨叹。“叹什么呢?”教师因势利导提醒学生联系南朝的佛事情况,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考虑。作者是在抒兴亡之感,而又有嘲讽之意。

好词句也须点拨,以便于学生在读诗词中注意诗词中的点睛之笔,精妙之处。“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一个“绿”突如其来,造物之功。一个“送”何等情意。而“润物细无声”“春江水暖鸭先知”等之类的句子,它们的内涵早已超出了诗句意象之外,需要提醒学生深入的体会。

对于外界事物的感悟,会因时、因地、因人、因情而异,这才显出世界的多姿多彩。所以在诗歌教学的点拨环节也可以采用比较法。

像《江南春》描绘的是浓艳欲滴的春;《钱塘湖春行》是渐变中浅浅的春;《江南逢李龟年》则是凄凉无奈的晚春。

在目前初中的老教材中写送别友人的诗目有《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提示学生送内容、思想内涵、内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同中求异。鼓励学生在以后自己读诗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加强理解。

品味:在教师点拨的同时也是学生品味的时候。品味可以校正感受所得到的粗浅印象,体会诗中的真谛,获得某种思想的启迪。一般说来诗“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语语都在目前”,所以要深品。

《江南春》学生会对统治者大兴佛教,耗费民力、财力生发感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诗人僵卧孤村无关生死,仍梦挥戈渴望收回故土的激情,怎能让人平静。

再现—创作

作者靠想象把五彩缤纷的世界凝聚城文字,读者要靠想象把文字中的内涵释放出来。诗歌教学也要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将诗意再现为图画、乐曲、短文乃至于表演,这样可以加深印象、锻炼能力。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往往都有画,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意象排列组合为画。有的诗能入乐,谱曲歌唱,如《送元二使安西》本身早就被谱了曲。短文既加深了对诗的理解也是一个练笔机会,至于表演则是更细致、形象化的。

“诗无达诂”但再现创作无疑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述是笔者的一点经验之谈。在试行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环节可以灵活掌握,侧重点也可不同,敬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