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气息”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30
/ 2

浅析“气息”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运用

段易彤

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舞蹈中所表现出的舞蹈动作都是通过“气息”来体现的,“气息”贯穿着整体,使舞蹈表现的更加流畅,它凝聚着中国舞蹈文化精神和民族审美的风尚韵律,本文主要从三部分进行阐述,第一,“气息”在古典舞身韵中的历史背景;第二,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气息”;第三“气息”在古典舞身韵中的主要表现。这三大部分逐步研究中国古典舞“气息”在古典舞身韵中的运用方式,丰富古典舞身韵中的表现手法。可以说古典舞中的身韵的表现是以身心并用、形神兼备、内外统一为主要标志,古典舞身韵的完善和发展充分得到海外人士和舞蹈专家的认可。中国古典舞身韵特点的体现,需要舞者充分掌握“气息”的运用,古典舞中的每个动作都需要舞者在保证动作平稳的基础上,融入一些情感在里面,才能真正体现出古典舞身韵。而其中的气息将引导身体作为表现形式的推动力,能够使肢体动作更加流畅、完美,充分表达出古典舞中的内容与情感,给观众呈现出更优雅的舞蹈。

关键词:气息;中国古典舞;身韵;运用

舞蹈、哲学、戏曲、武术、中医等领域都非常重视“气息”的作用。由于中国古典舞身韵与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和中华武术关系极为密切,并且在传统舞蹈基础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精神。在中国古典舞的中,它最主要表现的中心和主要标志就是身韵,所以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气息”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重要作用。下面将对“气息”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运用及重要性做出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一、气息在古典舞身韵中的历史背景

古典舞身韵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并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古典舞身韵逐渐受到中外学术界、舞蹈界的认识,其中唐满城、李正一等舞蹈工作者在中国戏曲舞蹈以及中国武术的基础上,结合外国芭蕾舞逐步进行加工、整理、归纳、创造等创立具体的古典风格特色和典范意义的舞蹈。王伟交手导师工作坊《中国古典舞身韵巡礼》上演,是对身韵诞生以来的一次很有深意的回顾,也体现出了身韵对古典舞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且,该工作坊被命名为“巡礼”也是对身韵创建人的一种敬仰,以及对前辈思想的追溯和对身韵发展脉络的梳理等。

中国古典舞身韵特点的体现,需要舞者充分掌握“气息”的运用,古典舞身韵重视舞者的每个动作表现情况,尤其是不同动作表现的稳定度非常关键,古典舞中的每个动作都需要舞者在保证动作平稳的基础上,融入一些情感在里面,才能真正体现出古典舞身韵。需要舞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做好气息的调整,因此,气息一直以来都深受古典舞的重视。

二、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气息

(一)“提气”的运用

提气主要是用腹式呼吸,将气体吸入到丹田里,在吸气后肩部不应有起伏的现象。通常舞蹈中的起范儿多为提气,提气运用的目的可以提高人体的重心,更有利于在中国古典舞中对舞蹈的控制,例如,在古典舞“风火轮”中,该动作主要以腰部为运动轴,并含有横拧、曲、扑步顺势移动,由气带身,手臂伸展上扬时向上提气,由呼吸带动身体,下俯时气息下沉。

(二)“沉气”的运用

在中国古典舞身韵表现的过程中,也通常运用到“沉气”例如,吸气时舞者的动作多为向上提或起的动作,而呼气时多为向下沉或落。“沉气”具有保证动作稳定的作用。沉气主要是将气体归结于丹田,使丹田产生一种力量,这些在古典舞中都需要将其与“气”的融合,特别是哪些要求比较稳的动作,需要舞者合理调整好气息,做好“沉气”的合理运用。

(三)“摒气”的运用

“摒气”主要指的是抑止呼吸,在古典舞身韵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帮助舞者肌肉的瞬间收缩,便于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能够实现身体瞬间停顿。古典舞中有很多动作都需要摒气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来,例如,古典舞中的“亮相”,需要根据舞者的动作来调整自身的呼吸方式,当在舞蹈表演中要给观众亮相的时候“摒气”就得以运用,尤其是在不同阶、不同古典舞剧目中所变现的形式上也有所得差异,如在古典舞中做一些动作多比较琐碎的连贯动作,在这些古典舞演绎中,则必须通过摒气的方式将连贯动作一气呵成,从而有效提高古典舞演绎效果。

三、气息在古典舞身韵中的主要表现

在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训练中,“气息”的练习是至关重要并且贯穿始终。从表面的生理结构上看,呼吸是由于丹田运动而形成的四肢外部动作,但是通过对肌肉呼吸感的培养,能训练手臂的延伸感和腿部屈伸的内在感及舞姿整体的美感。因此,为了更好的将“气息”表现在古典舞身韵中,在舞蹈最初的提沉训练时,就应开始结合呼吸的训练,提沉所带动的身体中段部分是“气息”与外部动作相配合的第一步,随后再配合不同的节奏及身体方位不同的变化,可以逐步体验和认识“气息”与古典舞身韵的关系,因此,“气息”与舞蹈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中国古典舞身韵因“气息”的注入而变得更具生机和充满魅力,“气息”则使舞蹈动作在古典舞身韵中得以升华,是“形”与“神”的高度统一和完美配合。

(一)“气息”在古典舞身韵中与“形”的关系

所谓“形”是指舞蹈过程中舞者肢体的外在表现,只有在四肢、躯干、头部的合理配合下才能显示出形态美、线条美以及外部形态与内部情感的和谐统一之美。而中国古典舞中“形”的表达不仅呈现出极致的美感,以达到令人有赏心悦目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靠肢体语言来表达舞蹈本身所演绎的内涵。中国古典舞身韵之“形”需要与“气息”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展现出舞蹈动作的艺术效果。由于呼吸是人体生命运动的自然需要,因此对表演者进行“气息”的训练时,首先要培养其从无意识呼吸到有意识呼吸的转变,同时要求“气息”与复杂多变的舞蹈动作达到和谐统一,使之成为一体。只有采用适合动作需要的“气息”节奏,才能使中国古典舞身韵以最佳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来。例如,“冲靠”古典舞动作表演的过程中,气息主要以吸、吐为主,并以提沉冲靠含腆的基本身韵,“冲靠”的基本动作造型主要以追风、望月、踏歌垂柳、顺风旗、亮翅等几方面为主。在“冲靠”动作中对气息的掌控要求极高,尤其是在该过程中,需要注重气息吸吐的转变,才能将“冲靠”古典舞身韵以最佳视觉效果呈现出来。

(二)“气息”在古典舞身韵中与“力”的关系

中国古典舞中的每一个关于“力”的动作都是通过不同的“气息”所表现出来的。以极富美感的肢体语言展现出来,因此,“力”与“气息”是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动力,是以舞蹈形式呈现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它们给予舞蹈的肢体动态以及舞蹈的寓意,赋予表演者肢体语言以生命,使表演者充分在舞台上表现让观众能深深体会到舞蹈的内涵。同时,中国古典舞身韵中所表现出来的起伏、张弛、动与静等动作形态都是由与“气息”相对应的起伏、张弛、缓慢、深长等节奏而形成的,从而使舞蹈动作中充满节奏力量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并产生了不同质地、多层次的复杂变化。例如在古典舞身韵的练习中,因而进一步体现出“气息”与动作间衔接的重要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在古典舞神韵中“风火轮”,在整个动作中,需要掌控气息才能充分掌握风火轮中的流动路线以及相关的运用技巧,当动作的力度不同发力点不同,运用的“气息”也有所不同,所以“气息”与动作的连接和融合是十分重要的。

(三)“气息”在古典舞身韵中与“情感”的关系

舞蹈艺术是运用人的肢体动作作为表现方式来传达人们思想及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表演者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职业,也不是只单单完成一支舞蹈中的所有动作,这个舞蹈要有他的灵魂所在,“情感”是一支完整舞蹈的支柱,一支没有感情投入的舞蹈作品犹如体操表演,毫无生命力和艺术美感可言。舞蹈表演者只有将自己的感情带入舞蹈里面才能更好地表现出这个舞蹈的寓意,让观众感受到舞蹈的力量,而“气息”则是与中国古典舞身韵中“情感”的客观需要密不可分的,是舞蹈表演过程中各种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两者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因此,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气息”与“情感”是互为共生的。只有将“气息”与“情感”进行完美结合,在感情上打动人心,才能引发人们对古典舞这种艺术形式的关注与思考,才能为观众所喜爱。

“气息”不仅是生命的象征,也是艺术舞蹈的血液和灵魂,正因为“气息”与动作的完美结合,才使舞蹈变得充满活力。“气息”在舞蹈表现形式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灵活运用“气息”,同时也是完成舞蹈动作的支柱。而中国古典舞是具有中国特色元素的舞种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身韵”则是古典舞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只有把“气息”的灵活运用和中国古典舞“身韵”相融合更精致的去演绎一个完整的舞蹈,可以更好的为我们呈现出中国古典舞身韵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杜妍妍.长袖善舞如诗如画——论“中国古典舞袖舞”的意韵特征[J].大众文艺.2016.01

[2]张璋.论中国古典舞反其道而行的动律特征[J].大众文艺.2015.24

[3]陈小柏.气韵中的文化流淌——谈中国古典舞与传统文化的关联[J].山东农业

[4]樊樱.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形、神、劲、律”[J].科技视界.2014.03

[5]田娟.谈舞蹈训练中的呼吸方法[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6]杨清华.谈呼吸在舞蹈中的掌握与运用[J].四川戏剧.2007.02

简介:段易彤,女,汉族,1994--,山东省聊城市,聊城大学音乐专业,2017级音乐与舞蹈学院研究生,双排键演奏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