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行业CO2减排潜力及其贡献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中国电力行业CO2减排潜力及其贡献因素

王学敏

(京能集团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乌兰察布市013700)

摘要: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成果显著。随着我国大力推行绿色中国的建设,要求各部门各企业在低碳的情况下发展市场经济。我国电力企业,负责国民需要的电力生产工作。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的绿色号召,企业需要通过加强自身的管理和创新电力发展的技术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损耗,为社会做出企业自身的贡献。

关键词:电力企业;低碳生活;节能减排

1前言

电力作为清洁、高效、便利的终端能源载体将逐步成为未来终端用能的主要方式,也是引领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核心。中国“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在发电结构调整和用能效率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从2010年的27.2%提高到2015年的34.8%。尽管如此,中国电力结构仍较为高碳,电源结构仍以火电为主,单位发电量CO2排放773gCO2/kW∙h,远高于美国(492gCO2/kW∙h)、欧盟(385gCO2/kW∙h)、日本(557gCO2/kW∙h)的水平,电力行业碳排放总量仍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从2005年的21.0亿tCO2增长到2015年的35.5亿tCO2,增长了了69%,这也突显了中国持续和加快推进电力行业低碳转型的必要性。

2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当前,全球的气候正在变暖,各种大气污染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在低碳绿色的环境下发展国家经济才能让我国得到更好得发展,相反,如果忽视环境污染对经济对人们造成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将很难发展。比如,现阶段的大气污染特别严重,北方的天空很难看到明媚的阳光和碧蓝的天空,甚至会出现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更制约着我国的整体发展。我国政府正在为绿色的环境做出不懈的努力,向企业和单位提出了绿色低碳的口号和要求,要求在低碳环境下发展市场经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含义是我国企业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来发展企业产品,创新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有利于企业自身的长久发展,有利于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从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3中国电力行业降低CO2排放可持续发展策略

3.1加快电力行业低碳转型

要进一步加快电力行业低碳转型脚步就需要全面减少燃煤、火力发电的比例,提升风电、水电、太阳能电、核电等清洁能源的发电比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能够实现电力能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未来的发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以及能源供应的问题。要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优先开发水力发电,水力发电量的增加能够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电,开展高效发电;推动风能、太阳能发电,持续优化电力生产结构。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电力能源生产可持续发展策略的重点之一就是优化能源开发布局。首先,要推动中东部与南方地区陆上风能资源的开发。在始终坚持“就近接入”的基础上,发挥风能发电应用灵活的特点,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工作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我国中东部地区与南方地区陆上风能资源的开发。结合区域电网布局进行优化改造,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践行低压配电网的分散式风电开发建设,让风力发电能够积极与其他分布式能源协同发展。预计发展至2020年,我国中东部地区与南方地区陆上风电新增的并网装机容量将高达4200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将会高达7000万千瓦以上。同时,《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考虑到太阳能资源、电网接入以及土地利用成本,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安排各个省市光伏发电建设规模,优化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通过建设完善的光伏市场来推动光伏技术的进步。河北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陕西省等地区已经成为2020年光伏发电建设的重点区域。同时,我国电力行业大型集团公司也积极响应电力能源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例如,华能集团进一步加快了风力发电的拓展步伐,同时稳步开展太阳能发电研究。大唐集团在2010年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仅仅为19.25%,预计2020年,清洁能源年装机比例将接近50%。总的来说,电力清洁能源生产将会成为我国大型能源企业重点关注的新的赢利点,这将有力推动电力能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2提高清洁电力系统消纳能力

优化全国跨省跨区输电通道资源配置,全面利用已经规划建设的跨省、跨区域输电通道,优化统筹风能、光伏、火力等不同电源配置方案,进一步拓展风电开发规模与消纳市场,以实现电力能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提高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风电跨省区域消纳。针对我国清洁能源生产电力的实际情况,通过创新方式的方式来提升电网消纳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现代能源消纳示范区域。在我国蒙西等一批区域进行风力发电规划建设、调度运行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工作,建立以风力发电为主的新能源电力消纳示范区域。在不同区域制定明确的风电等新能源的使用目标,全面提升新能源在示范区域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加快城市配电网与农村电网改造,加大城市与农村消纳风电的比例,在示范区域内建立清洁能源的现代能源体系。第二,加快示范区域周边地区风电协同消纳。我国京津冀周边地区正在遭受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结合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及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目标可以与风电消纳示范区建立协同消纳创新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风电跨省、跨区域交易阶段体系与电力服务工作,提升示范区域周边风电消纳水平。第三,在我国云贵川等地区充分发挥风力发电与水利发电的季节性特征与互补特点,全面建设风力发电与水利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的综合利用互补,实现风水协调运行。充分利用水力发电外送渠道,加快金沙江、澜沧江、乌江等地区流水的风力水利联合运行发电基地规划建设。配合电力市场改革进度,调整峰谷电价、分时电价。

3.3优化电力行业市场机制

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调节手段来建立二氧化碳节能减排机制,推动清洁能源下的绿色电力市场建设,借鉴参考国际上普及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配额制度、绿色证书交易制度,根据我国电力能源清洁生产的实际情况建立清洁能源交易机制,建立电力行业的碳市场,协调推动电力市场与碳交易市场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碳交易市场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动低碳电力发展,以实现电力能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选择合适区域进行电力行业碳资产管理试点,建立完善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体系,建立可以结合碳排放的财务管理体系,引导企业积极向市场与公众发布碳资产情况。针对当前我国电价机制不完善的情况,进一步强化电价改革工作,践行有助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电价政策。制定严格的电价水平,建立能够展现市场供求关系、环境破坏成本的电价机制,全面推动电力能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宣传电力清洁能源,让广大群众高度关注电价、碳排放,让群众养成节能保护、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用电意识与习惯,实现低碳的电力消费。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球的污染问题促使低碳经济的必然出现,我国也顺应时势地提出了绿色中国的口号。电力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行业,更要身先士卒地发展低碳经济,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不断创新改进自身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促进电力行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球的绿色环境做出企业自身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强.火力发电厂的节能减排管理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2).

[2]刘强.中国电力行业碳减排相关政策评价[J].资源科学,2017(12)..

[3]王诚.电力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兼议碳交易与绿证制度[J].浙江经济,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