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处置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处置方法分析

刘锦昌

大埔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质量监督体系实施的也不到位,所以,针对一些质量监督问题的处置方法需要进行一些研究。本文阐述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处置的必要性,讨论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容易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应用时应该考虑的方向和范围。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处置措施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建筑工程的依赖可以说不言而喻,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筑业也迅速的成熟起来,我国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总体上来说还是逐渐趋向一个较好的趋势,比较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然而各种建筑工程问题却总是出现,建筑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会有比较大的隐患,影响使用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在这种背景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发展必然是面临着许多挑战。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关系着人民生活甚至生命财产安全。而严肃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就像著名建筑师贝律铭说的那样:“医生可以掩埋掉自己的错误,但建筑师不得不跟自己的错误生活在一起。”所以建工程的价值,不在于是否建成,不在于美观和实用,更在于建设的质量。

在现代社会,建筑行业高速发展,但是在追求效率的同时由于建筑质量问题导致的危险事故比比皆是,建筑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严重制约瓶颈。究竟如何能够解决建筑产品质量低下的问题呢?只有科学建筑质量管理方法才能有效地遏制建筑产品质量低下的现象,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工程质量管理,从广义上泛指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其管理的囊括工程建设的勘察、决策、设计、施工的整个过程,就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而普通意义上的质量管理,则是指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其通过质量控制、质量保证等手段在质量体系中实施管理职能,所以也可解释为确定质量目标、建立质量职责的一只手。

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就是为了保证工程实体质量和工作者工作的水平与最终完善情况,所设置的质量监督体系。切实监督把控建设工程的质量细节,从系统上控制建设工程的质量。

因此,我们不能只把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限在具体的完工建筑质量,而是要从一开始就要做好质量监督控制。过去对工程质量的管理通常是出现事故才回头追究有关方面的工程质量责任,是一种事后行为,这时损失已经造成,即使追究,也无法挽回。所以问题和隐工程质量隐患应该被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建设工程工作进行的时候,就落实质量监督建筑工程工作,这样做,也许看起来增加了工作的复杂程度,但却从根本上提高了工程的质量。

建筑,是一门艺术,一门凝固着人类智慧结晶的艺术,建筑艺术的审美就来源于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同样,建筑也是一门技术,一门专门为人类创造幸福的技术。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不应当是阻碍建筑行业发展的阻力,而应当是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容易出现的问题

2.1建筑质量容易出现波动

建设工程的质量波动是首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有时由于一些不可抗力的影响,已通过质量检查的建筑可能也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产生质量变异。这可能是由于施工方法欠妥造成的不良影响或者是检测设备失灵导致的错误等等。为此,在施工中要把质量变异控制在偶然性因素范围内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任务。

2.2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略有薄弱

我国目前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着一定弊病,建设工程施工中,非常容易出现一些为了去“管理”而制定质量监督制度的状态,而不是为了控制质量而管理。工程建设单位都是从建设效益和效率出发,来思考工程管理的相关制度,质量则很难放在重要的位置。质量监督工作不能仅仅依靠这些人的责任心去落实去实施,而要寻找一种方式,从规则上限制建设单位的施工质量。

2.3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忽视了施工质量意识的普及

其实建筑质量监督工作必须依赖一定的监督手段和切实的规章制度才能将质量监督工作落到实处。然而,即便如此,还是要在施工单位中普及质量意识,为的是使施工单位和人员时刻记得质量这个红线,绷紧质量这根弦,因为施工技术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再加上建设施工单位的建设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给质量监督管理带来的难度非常大,我们只能尝试设置不一样的制度来把这些人的工作质量控制起来,把质量控制上升到一定高度,杜绝一些低级失误的出现。

2.4项目监督管理的局限性:

项目是作为一个实体核算的,一个建筑项目就算为一次施工任务,完成以后再寻找下一个工程建设项目。我国建筑施工领域内竞争相当激烈,建筑市场虽然开放早,工程项目较多,但是施工单位数量相当大。因此一个施工单位很少能获得连续的工程项目,在接到新项目时聘请技术和薪资水平都比较低的临时工也是常事。这些工人因为意识到“临时”的含义,责任意识不充分,积极性也一般,尤其是对技术不肯学习掌握的态度实在是堪忧。他们的目的和愿望就是能在工程竣工之后按时按量的得到自己的应得的薪资,不可能会去思考工程的质量问题,严重缺乏责任感,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与建筑工地上,可以说是工程质量监督的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

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问题的具体处置方式

企业应当遵循《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要求,在明确工程规模、施工技术条件后,对于即将要施工的项目的质量管理应当从以下几基础方面入手:

1.建立系统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如建立以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工程师、专职质检员等为主的质量管理组。以各工种工长为组员,每天检查工地各施工班组生产质量。每月汇总报告公司质量部,及时调整各种问题。项目质量管理动态化,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对施工现场质量进行检查,通过这种手段将现场与公司质量管理部门结合起来。

2.制定项目质量目标,尽可能量化和分解,并建立阶段性目标。项目质量目标应当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签订的合同,第二是企业制定的质量计划。分解总目标并据以确定分析项工程的质量目标。贯彻落实“分项保分部、分部保单位工程”的原则,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确定管理重点。在分项工程施工前要做到人人职责清楚、目标明确,召集施工主要负责人及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和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交底。事先对有新材料、新技术和施工经验不足人员进行培训。在各分项工程全面施工前,首先组织技术熟练的操作工人做出样板墙、样板间或样板层,开展“样板引路”。

3.采取各种能直接有效控制工程质量的措施、制程序及管理预控:

①注意工程项目特点,发现质量控制的重点、难点、易疏易漏点,据此确定控制程序措施。

②项目质量有效控制离不开科学方法的运用。

③针对事先进行的施工控制项目中可能或容易出现的问题,早分析、早发现,进行质量预控,及时提出改进对策。

4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一直是我国一个比较受到关注的问题,能够把质量监督控制落实到建筑工程生产项目的每一个细节也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不过关于工程质量监督的相关措施目前也已经涌现出越来越多新的方式方法,无论怎样,建立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已经是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本文阐述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处置的必要性,讨论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容易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应用时应该考虑的方向和范围。

参考文献:

[1]张冬虹.浅谈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

[2]何晓丽.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科技与企业,2013(01).

[3]李志辉.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探析,城市建筑.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