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分析欧阳正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老年人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分析欧阳正雄

欧阳正雄

平江县加义镇卫生院湖南岳阳414504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37例急性胰腺炎老年患者组成A组,另择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35例非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组成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因、实验室等相关信息,总结老年胰腺炎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急性胰腺炎发病因素多以胆源性为主;实验室数据显示,A组患者血糖、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血、尿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影像学提示,老年患者的胰腺光点增粗、回声增强。结论: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诊疗工作难度较大,临床掌握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对疾病的早期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年患者;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

临床上将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腺酶自身消化所导致的急性炎症称为急性胰腺炎,本病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发病后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或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1]。本病对人们的危害较大,发病后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早期诊断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形成,老年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也出现了逐年递增的趋势,而老年急性胰腺炎早期诊疗难度较大,因此探究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合理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我院对近期内接诊的37例老年急性胰腺患者的临床特点与35例非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接诊的37例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组成A组,该组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66岁到84岁不等,平均年龄(76.33.2)岁;病情程度轻度19例、重度18例。另择取我院同期接诊的35例非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组成B组,该组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27岁到54岁不等,平均年龄(33.43.5)岁;病程程度轻度18例、重度17例。两组患者均经临床明确诊断符合疾病相关诊断标准,患者临床表现包括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对,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在明确诊断后,应对患者实施禁食禁水治疗。药物治疗采取奥美拉唑、白蛋白及丹参注射液进行扩容治疗,配合甲硝唑及环丙沙星进行抗炎治疗,对腹胀明显的患者,可予以患者实施持续胃肠减压治疗。注意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同时对患者的实施营养支持治疗,必要时可实施钙盐及钾盐的补充。对症状严重者,实施生命体征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并对症治疗,如对缺氧患者实施吸氧治疗;对血糖升高者实施胰岛素降血糖治疗等。

1.3观察项目: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数据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预后情况,并结合影像学B超、CT检查结果,总结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均数以(XS)表示,检验方式采取X2检验,组间比对采取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住院时间及疾病预后:A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11.8)d,B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0.22.3)d,组间比对,A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死亡病例,其中A组患者中5例患者转为慢性胰腺炎,3例遗留胰腺假性囊肿;B组2例转为慢性胰腺炎,1例遗留胰腺假性囊肿,组间比对,A组老年患者的预后情况相对较差。

2.2实验室数据情况:两组患者实验室数据显示,A组患者的血糖、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于B组患者,而血、尿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详见表1。在病因方面,根据实验室数据及临床分析结果,胆系统疾病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诱因,而饮食不当、饮酒、高血脂症等也是疾病的常见诱因。

2.3影像学结果情况:对比B组患者,A组患者影像学诊断显示胰腺光点增粗、回声增强,同时合并胆结石、胆囊炎、腹水等症状的情况也明显较高。

注:与B组患者比对,*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对人们的工作生活有着严重影响。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现象逐渐加重,老年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也逐年递增,分析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2]。

此次我院采取分组对比的形式研究了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现笔者分析总结如下:○1此次研究提示,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因素较多,其中胆源性因素为主,尤其是老年患者。研究显示,胆道疾病是引起急性胰腺炎发生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高脂血症[3],近年来老年人胆道结石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从而老年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也有所升高,实验室结果显示,老年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此外,实验室检查显示,老年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水平低于非老年患者,笔者认为,这可能与老年人胰腺炎症较多及肾小球功能退化有关[4]。○2老年患者其机体各功能均有所降低,其免疫能力、重要脏器功能均有所降低,因此其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及诊疗时间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同时预后也会相对较差一点。本研究提示,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老年患者。在预后方面,老年患者的预后效果也相对较差。○3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通常情况下上腹疼痛或不适是常见症状,但症状不典型,因此极易误诊、漏诊[5]。我院此次观察发现,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因此临床对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高度重视。此外,为降低误诊、漏诊现象的发生,结合影像学诊断也是有效的,此次研究显示,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在B超、CT影像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如胰腺光点增粗、回声增强、胆结石、合并胆囊炎、腹水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疗均具有一定的难度,临床应结合老年急性胰腺炎的特点,及早的对患者实施诊疗,这对促进疾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秀英,王爱瑶,林俊萍,等.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10(12):773-774.

[2]芦波.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病例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12(01):335-337.

[3]毛燕宁.老年急性胰腺炎临床特点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0,5(01):198-202.

[4]郭爽.轻型急性胰腺炎并急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J].山东大学,2012,9(11):13.

[5]黄文福.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2009,11(5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