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wt—80调速机的安全运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1

pswt—80调速机的安全运行分析

李中锦

(广东粤电流溪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10900)

摘要:为了研究pswt—80调速机在电力行业使用情况并作安全分析。通过对调速机的概述、故障于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了调速机的良好运用能保证稳定出力,具备机组手、自启/停机,并网运行,调节机组负荷或调相运行,极大保证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事故紧急停机等突发工况。

关键词:调速机;电气仪表;机械液压;电力

1引言

PSW(S)T比例数字式水轮机调速器,为大中型轴流式、混流式、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自控调节部分。它采用集成式设计,无明管、无杠杆、无钢丝绳反馈;其结构新颖,采用弹簧定位复中,可靠性高;它能使水轮机发电机组在各种工况下稳定运行,可实现机组的自动(或手动)开、停机,并网运行,调节机组负荷、事故紧急停机等,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2pswt—80调速机概述

pswt-80调速机电气控制主要核心器件由PLC构成,采用双机冗余结构,主要采集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数据、接收来自机组控制系统的命令,并对各数据和命令进行分析和运算,产生控制信号控制调速器机械液压系统。

该电液随动系统具有三级液压放大,第一级是由比例伺服阀和液压缸组成的电液转换器或数字阀和液压缸组成的电液转换器,第二级是由引导阀和辅助接力器组成的液压放大器,第三级是主配压阀和主接力器,其工作原理如下(图1):

调速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主要由水轮机控制端与被控制端组成。具备如下功能:1、满足电网一次调频需求,维持机组在额定转速上下运行。2、完成调度下达的功率指令,调节水轮机组有功功率,满足电网二次调频(AGC)要求。3、完成自动或手动启动、停机或事故停机等控制任务。4、执行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调节及控制指令。5、当机组并列运行时,自动分配各机组之间的变动负荷。

pswt—80调速机主要由机械液压与微机调节两部分组成。其机械液压系统(见图2)

3常见故障及排查

3.1仪表故障

调速器仪表会有电源消失、反馈消失、测频故障等常见故障,除停机回路与电气开度限制功能可保留操作性外,调速器导叶开度保持在事之前原始位置。发生一般故障时,并报警提示,但导叶会保持原位和当前工况不变。

3.2主配连接杆故障

2015年5月15日,流溪河发电公司#4机组运行过程中,上位机无法调节有功功率,机组有功维持在5.8MW左右(最大负荷12MW),现场LCU柜操作无反应,调速机导叶平衡位于正48%左右,将比例阀切换至数字阀后,调速机恢复正常运行,但切换至比例阀后仍无法正常工作。后检查发现主配反馈连杆处发卡,将连杆拆下来加入锂基润滑油后,主配反馈动作恢复正常,机组空载运行试验后,调速机运行正常。

3.3导叶反馈故障

2016年7月27日,流溪河发电公司在正常停机过程中,机组开关分闸已动作、导水叶位置全关动作、调速机停机连锁动作后,上位机监控系统报调速机事故动作,调速机启动紧急停机流程,停机后调速机面板显示“导叶反馈故障”。经分析调速机导叶反馈故障可能原因主要有:1)导叶反馈变送器故障,公司在2014年3月份出现过此类故障;2)导叶全关位置接点损坏,在导叶打开后不能复归;3)导叶反馈变送器供电电源消失或电源线插头松动;4)导叶反馈限度出现变位,公司在2013年11月出现调速机导叶平衡跳变很大,主配压阀动作频繁,调速机切至数字阀运行,后调整了导叶反馈零刻度恢复正常。

4pswt—80调速机的运行维护

任何机械设备都免不了正确的运行与日常的维护,具体注意事项有:

密切关注油位、油温(10℃-50℃)、油压(2.25——2.5Mpa)保证调速机润滑附件正常,调速机面板各切换面板位置正常。

初次安装或大修后运行半个月需换油一次并作油质分析,正常情况下调速机滤过网半个月清扫一次。

注意缓冲装置的换油与补油工作,投产第一年应每季度检查更换一次,以后一年一次。

注意运动部件异响,及时检查,保证充分润滑。

定期检查管道、砸门、法兰等连接部位是否存在渗漏变形。

调速器运行参数整定值应核实,且不允许轻易改动。各仪表反馈值应与当前运行情况保持一致,严防仪表故障出现的异常情况。

5结语

调速机的安全运行对于正常电力生产至关重要。对于机频故障、网频故障、导叶反馈断线、功率反馈故障、导叶主配反馈断线等常见故障报警当班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并及时处理。当前调速器的发展与质量应满足空载情况下机组频率控制器;并入大电网时一次调频/二次调频、机组功率控制;孤网运行时机组频率控制器等电网和水电厂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付坤,李孝凯.凤滩水电厂调速器机械零位不稳定性分析及处理[J].通讯世界,2015(7):96-97.

[2]赖建东.PSWT—100型可编程微机调速器在乌溪江水电厂的应用[J].小水电,2011(4):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