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例帕金森氏病人心理护理体会

/ 1

24例帕金森氏病人心理护理体会

王学兰于筱杰

王学兰于筱杰(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山东乳山2645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314-02

帕金森氏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老年的神经性疾病,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达1.3亿,占总人口的11.7%,老年期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正增长[1]。PD在我国65岁人群患病率为1000/10万[2],此病进展缓慢、持续并逐年加重,最终全身僵直而行动困难,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卫生部决定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科于2011年3月~2011年11月对24例PD病例进行心理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4例,诊断均符合2006年PD诊断标准,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64~87岁。

2步骤与方法

护士首先做一般宣教:主管医生、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的姓名;洗漱间,开水房位置;健康知识手册存放处;科室成员一览表;呼叫器、床头灯、床档的使用;然后分管护士工作中反复与患者沟通,缩短距离,增进亲切感。通过与病人、家属交谈、观察及查阅病史等方法,对病人的心理状况、社会及家庭支持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进行科学评估,制定护理对策。

3护理

3.1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研究报道PD患者中40%~50%出现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3],加之陌生的环境,会增加患者的焦虑,所以良好的就医环境会使患者放松心情,配合治疗。病区设有温馨标志,走廊上有健康教育宣传图片,时刻保持地面干燥清洁无障碍物防止跌倒,房间及走廊有扶手,房间不为病人准备拖鞋,指导病人穿合脚布鞋。护士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安排娱乐活动如阅读、听音乐、散步等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

3.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由执行医嘱为主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为患者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护士在为患者整理床单位、洗脸、洗脚、洗头、剪指甲、变换体位、功能锻炼等过程中为其服务,采用正强化法对病人的走路、穿衣、吃饭、自理大小便等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与病人交谈时用治疗性语言,解释病情,疏导病人的思想症结,安慰病人情绪,解除心理问题,增强战胜疾病的信息。

3.3了解病人需要,给予帮助PD病人自理能力差,护理过程中不断讲解本病的症状、发展、预后、康复等方面的知识,教会病人自我放松的方法,除医护人员的关心外,还要与家属沟通发挥支持系统的作用,了解家属的照护方法,对过分依赖家属,害怕不能照顾自己的病人及时鼓励病人尽可能进行体力活动,培养业余爱好,用体疗训练可使其更好地行走、进食等活动,但要注意安全,防止跌倒。

3.4做好回访,根据病人心理状态进行指导分管护士做到对病人出院1周、2周直至半年做好登记并按计划回访,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态,适时进行指导。

4体会

通过对24例PD患者的护理,体会到:确实做到“责任到病人”的转换后,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由专人负责,使病人感到温馨和体贴,及时为病人提供心理疏导及安全康复护理知识,80%病人抑郁焦虑显著改善,药物治疗可以缓解PD病人的某些症状,但无法控制与本病有关的素质倾向或人格特征,也无法消除与本病有关的心理因素,因此心理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缓病情的进展、树立了患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同时提高了护士的荣誉感和价值感。

参考文献

[1]刘纯燕.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0.

[2]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3-278.

[3]唐峥华.帕金森病的情感问题与心理康复[J].现代康复,2004,(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