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治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治策略分析

肖隆武

肖隆武

(高淳区人民医院外三科2113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以及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4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出院后肝胆系统症状和胆道影像学检查均无异常现象的为34例(85.00%);偶尔出现胆管炎症状,但采用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的为5例(12.50%);出院后胆道出现反复感染,手术后出现黄疸、肝功能损伤,进行2次手术的为1例(2.50%)。结论:强化施术者的责任心、提高施术者的手术能力是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关键,对出现的胆道损伤现象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能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医源性胆道损伤;原因;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168-01

由于采用手术、创伤性诊疗操作而导致患者出现胆道损伤现象,统称为医源性胆道损伤。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为胆囊、胆道手术。患者一旦出现医源性胆道损伤,没有采取及时的处理或者处理方法不当,容易导致其出现胆管狭窄、胆漏以及阻塞性黄疸等严重并发症,甚者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分析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4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胆道损伤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的年龄在3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31±3.87)岁,其中男27例,女13例。胆管损伤的原因为:开腹胆囊切除术13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4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例、胃癌根治术2例。

1.2方法

医护人员对40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损伤后拆除缝线为7例,5例进行T管引流;去除钛夹6例,均进行T管引流;进行胆管单纯修补和Winslow孔引流6例;胆管修补后进行T管支撑引流4例;胆管端端吻合加T管支撑引流2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5例。40例患者均进行胆道重建手术,1次性成功的为31例;2次重建成功的为7例;3次重建成功的为2例。

2结果

对4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出院后肝胆系统症状和胆道影像学检查均无异常现象的为34例(85.00%);偶尔出现胆管炎症状,但采用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的为5例(12.50%);出院后胆道出现反复感染,手术后出现黄疸、肝功能损伤,进行2次手术的为1例(2.50%)。

3讨论

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4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造成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施术者的责任心不够,对自身的技术、经验盲目的自信,遇到出血情况盲目的采用钳夹缝扎,对局部解剖和变异情况认识不到位。②手术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不恰当、麻醉效果不佳、肌松不满意、手术切口过小以及追求手术速度忽略了手术质量。③部分施术者在进行腹腔镜手术前并没有接受严格专业的系统培训,同时对手术指征把握不当[2]。④胆囊炎经过反复发作导致胆囊三角严重粘连,从而导致在手术中局部解剖不清,容易在解剖分离胆囊三角时损伤胆道。⑤胆囊三角区出现炎症纤维化后容易导致肝胆总管粘连移位,在进行胆囊切除术时,容易误伤到肝胆总管。⑥患者曾经多次进行上腹部手术或进行过胆道手术会出现肝门部严重粘连,胆管的血管不容易辨认。⑦肝脏疾患会导致肝硬化、肝脏肿大及肝脏萎缩等现象,从而使胆囊向右后方移位[3]。

根据医源性胆道损伤出现的原因,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预防和治疗方法:①施术者要对胆囊手术可能出现的胆道损伤现象采取高度重视的态度,通过自身的学习和交流提高对复杂胆囊切除术的处置能力,在手术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顺行或逆行方式进行胆囊切除。②手术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困难的情况下,要果断中转开腹手术。③施术者必须要对胆道的正常解剖关系理解透彻,同时要熟悉胆道常见的变异情况及处理方式。④提高施术者的责任心,定期开展交流会议,在交流学习中互相成长,并不定期进行考核,对不及格者予以一定的惩罚。⑤在手术过程中,要保持术野的显露,对胆囊三角解剖时一定要仔细,理清三管并明确各管道间的关系,严禁盲目的进行钳夹和结扎。⑥在开腹手术过程中,可以用手指对胆管进行触摸,探明胆囊管、肝总管以及胆总管的关系,以避免在胆囊管出现残留结石或过长以及胆道损伤等现象发生[4]。⑦对胆囊管进行结扎时,要避免牵拉胆囊。

综上所述,强化施术者的责任心、提高施术者的手术能力是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关键,对出现的胆道损伤现象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能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谷化剑,冯贤松,辛小燕.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治策略[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02:192-196.

[2]刘国正,魏长华.医源性胆道损伤25例的处理与预防[J].中国临床研究,2013,06:559-560.

[3]赵文奇,朱江.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分析和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8:69.

[4]陈林.浅谈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