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工程审计模式的创新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大数据时代下工程审计模式的创新探讨

任婧

准格尔旗审计局内蒙古鄂尔多斯010300

摘要:工程审计是工程项目当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于各项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保证工程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工程的完成进度和完工质量。大数据的出现,赋予了工程审计新的内涵,在大数据的相结合下,不仅促进了工程审计的发展和革新,也为工程项目的各项活动提供了数据的参考和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工程审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工程审计;模式;创新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审计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工程审计的需要,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工程审计也有了新的内涵,如何在新时代对既有的审计模式进行创新,找出一种符合当前发展环境的新的审计模式,成为了很多人员关注的重点。

1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研究的主要作用

现阶段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手工审计、计算机辅助和信息化管理。本文主要分析的是信息化管理部分。如果将审计信息化比作是一场革命,革命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未来整个审计事业的发展前途。所以,企业内部审计对信息化研究拥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大数据时代其主要的表现就是数据种类复杂、结构繁琐、信息量大,人们能够从中分析出大量信息资料的同时,也出现信息复杂、垃圾信息增多的情况。所以,怎样在海量信息中及时准确地获取所要的信息,需要人们不断增加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规模的不断增加是企业发展过程的重要的目的。但是企业规模增加,必然造成审计业务的增加,带来大量的审计业务资料。因为普遍的企业审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并不多,所以为了降低审计工作的工作量,降低工作人员的压力,必须要进一步调整企业内部审计的方式、提高工作质量,不断完成审工作。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其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管理工作中。企业财务的信息载体住逐步纸质文字记录方式向电子信息凭证的方向发展,各项操作也逐渐使用系统软件进行工作,给正常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正常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要优化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方案来确保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大数据的时代发展下,进一步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能够推动企业从全面的信息数据中进行管理控制,而不只是从单个方面的财务资料进行分析。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各个环节和要素都是息息相关的。充分的使用信息技术的优点进行全面的审计,能够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科学性和反应速度,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和发展。

2建筑工程审计现存问题

建筑工程审计工作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求能够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但是由于建筑施工的工程审计属于动态审计,跟踪审计的制度内容不够完善,导致审计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制度依据,导致整个建筑工程审计工作较为落后。建筑工程审计机关和相关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也担负着较大风险,一些工作人员由于自身的职业意识或岗位能力不足,缺少时间观念,存在审查拖拉等问题,需要工程建设方的多次催促才能查看和记录相关内容。建筑工程审计人员对于追踪调查工作不慎重,在调查取证中存在缺失,对建筑施工中的材料、机械、人工成本计算、记录不够仔细,导致建筑工程审计无法按照实际需求完成金额方面的补充,后期的成本审核也缺少相应的资料。建筑工程审计要完成对工程项目的控制和监督,要在项目跟踪中对投资的资金流向加强管理,审计部门对于审计工作的投入力度不够,工作人员在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上参差不齐,直接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质量存在问题,给建筑工程审计工作的实际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建设单位内部,由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精神的问题,导致其在施工期间不能严格执行造价控制制度。此外,在施工建设的时候,过于重视施工进度而忽视了制度管理方面建设也是造成跟踪审计管理不能及时跟上的原因。例如,在某一办公楼的招投标、材料采购以及资金控制等过程中,由于极度追求建设速度,居然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对资金流向和使用缺乏监督管理,这就造成了资金的流失和浪费,审计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大数据时代下工程审计创新

3.1大数据给工程审计指明重点领域

大数据背景下,各种数据错综复杂,要从当中找到重点信息或者找出各自之间的关联,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大数据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在众多的数据当中找出重点的内容,给工程审计的制定明确方向,这样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找出其主要因素,在审计目标的确定上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促进了审计工作的进行。

3.2重视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需要管理众多环节,在投入大量的建筑工程资金后,要组织施工,还要加强工程管理,保证各项资金、资源应用到位。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建设中,加强合同管理,能够保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业主的合法权益,建筑项目施工建设中应用合同承包形式,对于其中的一些条款性内容、质量要求以及造价预算情况等,均进行了明确,在实施建筑工程审计的同时,强化对合同管理的应用,可以将不同合同内容之间的关联弄清楚,使建筑工程审计工作能够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强调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审计中的作用,能够防止跟踪审计工作和建筑施工单位存在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这对于避免建筑工程审计中的错误指示以及高效完成建筑工程审计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3.3信息资源整合与数据共享

内部审计工作和企业的各种经营工作有密切的联系。若要企业管理的子系统如财务系统、资金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等相互独立,相互排斥,那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审计信息化工作的正常进行。因为一种审计工作要全面的分析和利用多个相关的业务子系统,所以,企业需要及时实现各项业务信息的资源整理以及数据互通,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更好完善审计的信息化建设。还能够按照企业的具体情况,规划和研究出一个能够将各个子系统联系起来的兼容软件系统,在此基础上搜索审工作需要的各种数据和资料等。此外,企业还能够通过招聘高素质审计人员,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等方式来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3.4实现全过程跟踪审计

(1)要重视变更签证的确定审计工作。很多时候,由于施工环境的变化,设计方面的问题等,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变更签证内容与设计,以及验收隐蔽工程等,在这个时候,则需要工程的建设者和具体的施工单位以及其他相关的部门等按照跟踪审计单位的要求,进行多方签字确认。(2)完善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与程序是造价跟踪审计人员的职责所在。全过程跟踪审计方法是一种刚出现不久的审计方法,也许是经验缺乏等原因,我国在这方面的实施效果还没有得到完全体现,程序设计上还不是很健全,在相关的制度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该办公室工程进行造价审计时,审计人员在借鉴相关建设方面的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对审计应用方法进行了改良与创新,取得良好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使用了互联网技术,极大的促进了各领域的技术革新和发展进步。工程审计是工程建设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对工程的完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以期发现错误、纠正弊端、防止舞弊、完善管理等,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大数据时代下,工程审计的模式比起传统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工程的建设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内容就大数据时代下工程审计模式的创新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李震.大数据时代政府审计工作变革思考[J].财会通讯,2017(28):91-94.

[2]程劲.全过程跟踪审计在Z工程项目审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