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暴雨特征分析及防涝减灾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1

黄南州暴雨特征分析及防涝减灾措施

刘忠叶罗环

(黄南州气象局青海黄南州811399)

摘要:本文利用黄南州气象局1981~2018年逐月暴雨日数资料,使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5年滑动平均法对黄南州暴雨特征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几点防涝减灾措施。结果表明:黄南州年平均暴雨日数为4.6d,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765d/10a,增加趋势较为明显;除了冬季外,黄南州其余三季均有可能出现暴雨天气。其中春季占全部暴雨日数的7.7%;夏季占76.2%;秋季占16.1%,年内暴雨天气主要在夏季较为集中;可从加强工程防御、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洪预案、多举措增强防涝减灾能力三个方面出发,将暴雨洪涝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暴雨特征;防涝减灾;措施;黄南州

1.研究资料和方法

本文利用黄南州气象局1981~2018年逐月暴雨日数资料,使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5年滑动平均法对黄南州暴雨特征进行分析。对暴雨的定义标准是以20时为日界,将24h降雨量超过50mm的降水称之为暴雨。季节划分采用常规划分标准: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月到次年2月。

2.黄南州暴雨特征

2.1暴雨日数年际变化特征

黄南州暴雨日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图1),其气候倾向率为0.765d/10a,增加趋势较为明显。近38年黄南州共出现暴雨日数181d,平均每年出现4.8d。其中年暴雨日数的最大值为11d,分别出现在2007年和2009年,年暴雨日数的最小值为0d,出现在1982年,两者之间相差11d。结合5年滑动平均曲线,可以将黄南州暴雨日数划分为四个阶段:1981~1991年黄南州暴雨日数呈现出波动增加的趋势;1992~1999年暴雨日数快速下降;2000~2006年暴雨日数则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从2007年往后暴雨日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总体来说,近38年黄南州暴雨日数整体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图11981~2018年黄南州逐年暴雨日数变化趋势图

2.2暴雨日数年代际变化特征

20世纪80年代是黄南州暴雨日数最少的时期(图2),共出现暴雨35次,年平均3.5次,其中10年间只有1年(1989)的暴雨日数为7d,1982年没有暴雨天气出现;相较于80年代,90年代的暴雨日数明显增加,共出现暴雨日数46d,年平均4.6d,低于38年平均值0.2d,其中10年间有2年(1992年、1995年)暴雨日数超过7d;2000~2010年暴雨日数比90年代增加,共出现暴雨日数65d,年平均暴雨为6.5d,超过38年平均值1.7d,其中10年间共有3年(2004年、2007年、2009年)的暴雨日数超过10d;2011~2018年共出现暴雨日数35d,年平均为4.4d,相较于2000~2010年有下降的趋势。黄南州近38年的暴雨日数呈现出低—高—高—低的波动变化,尽管2011~2018年的暴雨日数出现了下降,但暴雨日数还是比80年代偏高,由此可以看出,黄南州暴雨日数整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且在2000~2010年增加趋势最为明显,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增加了30d。

图31981~2018年黄南州逐月暴雨日数分布

3.防涝减灾措施

3.1工程防御

对于山洪沟和泥石流沟应将疏浚沟道、堤防修建、泄洪道开辟等多种措施进行结合。而山洪滑坡地段则可选用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等措施。应加强水利工程的检查,针对病险的水利工程需及时排除病险并加固,始终确保安全程度与设计标准相符。在开展山坡的水土保持工作时,需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可做好排水沟、蓄水池等的修筑,加强植树造林、种草。

3.2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洪预案

对于气象部门来说,应尽快构建完善的暴雨洪涝灾害和水文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对于暴雨洪涝灾害易发区、中小流域附近增设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和水情监测站,以进一步增强区域内暴雨灾害监测的预警预报能力,将暴雨洪涝灾害降到最低。

3.3多举措增强防涝减灾能力

各部门要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坚持实施动态巡查,及时做好查漏补缺和风险评估,分类确定隐患治理方案,做到点面结合、突出重点;要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全面加强气象、洪涝、地质灾害等的实时监测,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一旦出现灾害性天气预警或重大险情,必须严格执行“三避让”原则,组织群众及时有序避险;要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指导和监督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区域和施工环节的风险管控和安全管理,全面提升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丽康,韦彩色,赵玉红.合浦县暴雨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33(4):32-34.

[2]廖家旺,周慧僚.宜州市暴雨气候特征与防灾减灾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16,25.

作者简介:刘忠叶(1969-),女,蒙古族,甘肃省正宁县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气象灾害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