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的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血气分析的影响因素

郝井文

郝井文(内蒙古兴安盟蒙医医院137400)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092-02

【摘要】血气分析是通过血气分析仪对患者的动脉血液进行分析和测量,其结果是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本文探讨了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相应控制措施,以降低检验结果的误差,使其成为临床医生了解病情、准确治疗疾病的依据。

【关键词】血气分析影响因素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血气分析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患者,它能测定和评价患者的氧合作用、通气功能和酸碱状态,对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尤其重要,已成为必须检测指标之一。而血气分析结果准确与否,除仪器本身的性能状态均处于正常外,血液标本的质量保证,也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结果的条件之一。血气分析对分析前标本的误差很敏感。所以如何正确采集标本,使标本的误差降到最低,是动脉血气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1抽血前准备

1.1抽血时患者体位和心理状况

根据相应的检测项目,护理人员在采血前需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其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如24h内避免禁食高脂、高糖食物,禁烟酒等。收集好测定所需的病人资料,如患者的体温,血红蛋白,抽血时病人的给氧情况及准备的给氧浓度。在采血前l0min应停止一切活动,切忌大声喧哗和呻吟。抽血时操作者应避免使用消极的词句,使用各种方法使患者安静,体位舒适,不紧张。因为患者忧虑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大:紧张可致血管收缩,并且当针头触及动脉时,常可出现动脉痉挛,可致血管搏动不明显而影响穿刺成功率;病人情绪紧张,可引起呼吸和心率的改变,由于害怕取样,有些患者呼吸急促,可引起pH值、PO2增加,PCO2减少,而瞬间憋气则会使pH值、PO2减少,PCO2增加[1]。

1.2仪器准备

血气分析仪是精密电子仪器,为了确保其正常工作,放置仪器的环境要恰当:室内温度应在15~25℃之间,工作环境要清洁,要防潮、防止阳光直射,相对湿度应<80%,放置仪器的实验台要稳。严格的操作规程是质量的保证,将操作规程张贴在操作台前,随时检查及时对照,同时要建立仪器使用工作记录,每天记录仪器的使用情况及故障的发生与排除[2]。使用前要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校准,同时注意电极的保养,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

1.3采血器材

塑料注射器和玻璃注射器均可使用。但塑料注射器采集标本的可靠性不稳定,气泡易附着在注射器内壁上,氧能透过塑料针筒弥散,导致PCO2的测定值偏低,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建议选择玻璃空针,针头可选择一次性采血器上的针头。注射器2ml比5ml注射器好,因为2rnL注射器死腔量小,当刺人动脉后,血液进入针筒较快,因此气泡不易混入。

1.4取血部位

在临床实践中,多采用外周浅表易扪及、大小合适、针头易于进入的动脉血管,并且动脉供血区域侧支循环丰富,如果发生动脉痉挛或栓塞,不至于组织缺血。穿刺部位一般为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特殊患者可选择足背动脉和腋动脉、颞前动脉(多用于婴儿)等。通过桡动脉部位采血,患者不受体位影响,以患者舒适、采血方便为主,可运用斜刺采血方法,从动脉搏动最强处30~45°角度入针;肱动脉部位采血时,可取平卧位或取坐位。股动脉部位采血,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大腿外展,股动脉可运用直刺法,针头与血管90°的角度入针。股动脉粗大,对循环衰竭的病人及儿童适用。血气分析要求监测动脉血是因为动脉血能真实地反映机体对氧的运输和交换情况以及酸碱平衡状态。若在特殊情况下,临床只想了解患者体内的酸碱状态,则取静脉血亦可以。

2抗凝剂的选择

为避免标本溶血,需采用肝素钠为抗凝剂,肝素是血气分析的最佳抗凝剂,少量即可达到抗凝目的而不影响动脉血中气体成份及酸碱度。但肝素钠对血气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液体肝素钠作为标本抗凝剂时有一定的用法及用量。肝素浓度是准确血气分析结果的核心保证,肝素用量过多可造成稀释性误差,使pH、PO2值偏低、PCO2值偏高,出现假性低碳酸血症。但是肝素量过少,便起不到抗凝的作用。为避免检验中发生误差,需将肝素钠与血气标本的比例控制在1:20以下[3-5],否则会影响pH、PO2、PCO2结果的准确性。

3影响因素

3.1治疗因素

吸氧及吸氧浓度对PO2有直接的影响,抽血前半小时应停止吸氧,对必须吸氧的患者,需注明吸氧浓度。含脂肪乳剂的标本会严重干扰血气测定,影响PO2电极的灵敏度,使其降低。因此应尽量在输注完脂肪乳剂12h后再采血送检,并在血气申请单上标明使用脂肪乳剂及输注结束时间。而使用酸碱药物治疗的患者,应于用药后30min进行采血。

3.2气泡混入

气泡主要是指抽血后注射器中存在有空气气泡,如果将血液与气泡震动施搓就会改变样本中原来PCO2、PO2的值。因此,在抽血前应检查注射器内空气是否排尽,抽血时避免负压抽吸而产生气泡,抽血后检查气泡并立即排出,这样可避免误差发生。

3.3患者体温的影响

温度会影响pH值、PO2、PCO2参数的测定值。患者体温高于37℃,每增加l℃,PO2将增加7.2%,pH将降低0.015,体温对PO2影响较显著,因此,血气申请单上要标明患者的实际体温。

3.4血标本的储存

抽血后要及时送检,因为在常温下,标本中的红细胞代谢要消耗氧及产生酸性产物,这就会造成pH下降、PO2下降、PCO2上升,从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临床中也发现标本存放时间愈长,室温愈高,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越大。因此抽血后应立即送检,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测定,测定时要充分混匀。如需存放,应置于0—4℃冰箱内,放置时间不超过1h。若存放时间超过2h,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动脉血气分析是检测血中参与气体交换及与呼吸有关的氧和二氧化碳,是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的监护以及机械通气参数调节、疗效分析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并对吸氧浓度和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6]。血气分析结果对于维持和支撑心肺功能受损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在监测疗效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血气分析的过程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多,为提高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应加强规范操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影响结果的不良因素,降低检验结果的误差,使其成为临床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并进行诊治的准确依据。

参考文献

[1]高晓梅.如何减少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的误差.河北医学[J].2008.14(2):242—243.

[2]姚莉,顾洪璋.如何搞好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0,13(5):475—476.

[3]高晓梅.如何减少血气分析检验结果的误差[J].河北医学,2008,2.

[4]布红丽.血气分析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8,5.

[5]石秀英,云飞飞,赵英.血气分析影响因素及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2010,1.

[6]钟南山.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呼吸病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7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60467);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1FB156);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09S0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