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藏语版修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藏语版修订

郑春王亮生(通讯作者)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本研究旨在修订能够适用于藏族民众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研究对本土化汉语16PF人格量表进行充分的藏语翻译回译再翻译再回译,对藏语版的量表进行信度、效度、项目分析,并制定了藏语版量表的成人常模。研究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可应用于藏族民众心理咨询、人员选拔和职业指导,为人事决策和人事诊断提供个人心理素质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藏语;修订,常模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270-02

1.问题提出

16种人格因素问卷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编制的用于人格检测的一种问卷,简称16PF。在一项关于心理测验在临床上应用的调查中,16PF排第五。16PF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现有5种版本:A、B本为全版本,各有187个项目;C、D本为缩减本,各有106个项目;E本适用于文化水平较低的被试,有128个项目[1]。我国现在通用的是美籍华人刘永和博士在卡特尔的赞助下,与伊利诺伊大学人格及能力研究所的研究员梅瑞狄斯博士合作,于1970年发表的中文修订本,其常模是由两千多名港台地区的中国学生得到的。80年代初李绍衣等在辽宁应用,并制定东北地区常模。80年代末,华东师范大学戴忠恒教授等修订并建立中国常模。

16PF从乐群、聪慧、自律、独立、敏感、冒险、怀疑等16个相对独立的人格特点对人进行描绘,并可以了解应试者在环境适应、专业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在人事管理中,16PF能够预测应试者的工作稳定性、工作效率和压力承受能力等。该量表可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人员选拔和职业指导的各个环节,为人事决策和人事诊断提供个人心理素质的参考依据。因此,在当代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我们在本土化汉语量表的基础上进行其它语言的修订,以期更好的适应其它少数民族群体是有一定意义的,也是必要的。本研究对其进行藏语化修订。

2.方法

2.1量表项目

由于16PF量表原英文版的编制非常复杂,经过非常多的步骤才得到15个核心人格特质,加上智慧性分量表形成16个因素的完整量表。国内有关16PF的相关研究在对其进行因素分析探索其内部结构时都无法得到16个因子,因此其针对中国民众的16种人格特质的解释并不完美,但这并不影响其使用的有效性。已有研究及心理咨询、人员选拔等的测试结果也表明该量表汉语版具有很强的鉴别能力,研究者单位每年新生及其它研究的测试结果也证明它对汉语水平较高的少数民族语言学生具有良好测查效度。只是由于语言不通,对于汉语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群体,其测试效度会下降。同时本研究是对该量表进行藏语化修订,而不是推翻该量表,基于此种种,我们在进行访谈和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先保留汉语版量表的结构和所有项目,把重点放在量表的翻译和测量学指标的确定上,通过这些来确定是否要增删题目。

考虑到这个因素,我们把藏语化初步修订的重点放在量表的翻译上,力争做到翻译的信达雅。量表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了四名藏语优秀的同学翻译,再请四名藏语同学回译,再请四名藏语同学翻译,最后再回译的循环过程,中间请心理学和藏语行业教师进行审查修改,确保藏语版量表在表述上及表达习惯上无问题。

2.2被试

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问卷表581份。被试均为20岁左右成年群体。男性205人,女性366人。四川325人,西藏55人,青海90人,云南44人,甘肃52人,均为藏族公民,少量为个人信息不全的被试。

3.结果

3.1各项目区分度分析

根据CR决断值来删除项目,CR未达显著水平的项目予以删除。分量表总分最高的27%的被试和最低的27%的被试在某项目上得分的差异情况即为该项目的CR值[2]。

结果显示除聪慧性因素外,各项目CR值都非常显著。原量表对聪慧性分量表的区分度不作要求。

3.2频数分布图

对16个因子得分分别做直方图,发现所有图形都非常接近正态分布,符合人格特质的正态分布特性。

3.3信度检验[3]

内部一致性信度偏低,部分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取值在0.2~0.3之间,这与原版及中文版一致。表1呈现的是50名被试的重测信度,数据显示大部分分量表的重测信度都是可以接受的,基本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

3.4效度检验

3.4.1内容效度量表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多名被试翻译、回译、再翻译、再回译以及请行业教师和专家对项目进行反复的审查修改可以保障藏语版本的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3.4.2效标关联效度选取综合因素1: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

根据量表评估标准,采用18分和12分作为心理健康状况判断的临界值,18分为心理问题检出临界值,12分为严重心理问题检出临界值。高于18分者为心理基本健康,低于或等于18分者为心理状况欠佳或有心理问题,不足12分者为有较严重心理障碍或显著心理症状。UPI大学生人格量表按照相应的筛选标准分为A类、B类、C类学生,即有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无心理问题三类学生。因严重心理问题被试较少,按以上标准将被试分为有无心理问题两类求解效标关联效度。

选择其中50名学生和其UPI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一致性的概率即总命中率达84%。

3.4.3结构效度[4]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值只有0.5,因素分析效果不好,故未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下呈现各因素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部分项目和因子之间的相关,另外还计算了综合因素心理健康得分和各因子之间的得分,综合来考察量表结构效度。

表3显示,因子和因子之间的得分相关均很低,表明16种因素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是由稳定性、兴奋性、忧虑性、紧张性四个因素计算得到的,表中显示心理健康和这四个因素之间的相关都较高,与其他因素(除敢为性因子外)都较低。这显示了量表良好的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

从16个因素的分量表中各随机抽取两题,总计32题,将这些题目分别与16个因素分量表分做相关,随机抽取的32道题目在自身所在的因素量表上的负荷都显著高于其他因素量表上的负荷(因篇幅所限未显示具体数据),这也显示了藏语化后的量表良好的区分效度和会聚效度。

4.16PF藏语版量表常模的建立[5]

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表648份。被试均为20岁左右的成年群体。男性230人,女性386人。四川338人,西藏70人,青海96人,云南48人,甘肃60人,均为藏族公民,少量为个人信息不全的被试。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31-35.

[2]郑日昌等.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102-108.

[3]王登峰等.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110-115.

[4]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心理学报2004,36(3):347-358.

[5]王登峰,崔红.中国人的人格特点与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与QZPS-SF)的常模.心理学探新2004,,24(92):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