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韩建辉

韩建辉

(中共新乐市委党校,石家庄新乐050700)

中图分类号:D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100-01

摘要: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着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引领中华民族全面走向复兴。

一、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在于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所在。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质品格。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品质的要求。

其次,这是总结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20世纪末,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剧变,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的挫折有很多原因可以总结,但最为根本的一条就是,这些国家的执政党长期以来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时代,逐步从僵化发展到自由化,最终走向了失败。

二、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党

毛泽东同志作为我们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毛泽东早在1930年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对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指出“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问题”,其实质即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首次明确提出了“结合”这一命题:“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们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作为毕生追求。早在20世纪50年代,邓小平就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机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句话本身就是普遍真理。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叫普遍真理,另一方面叫结合本国实际”,“离开本国的实践,离开本国的特点去照搬外国的东西,这条普遍真理就不能实现”。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面对国际政治形势的严峻挑战,面对我们党所处的地位、环境和所肩负任务发生的重大变化,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時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从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国的改革发展面临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的难得机遇,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严峻挑战的关键时期,胡锦涛同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决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回顾我们党成立以来的90年的历史,我们不难得出: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说明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由此形成的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的新的理论成果。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创立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正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坚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过程。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首先,从党的性质上来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为了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奋斗始终。

其次,从历史上来看,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9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发生的变化,都是在党的领导取得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社会主义,就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再次,从现实来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长,国际影响显著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所有这些伟大成就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

最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这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我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