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青云谱区中小学生慢性病健康防治知识知晓率现状的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南昌市青云谱区中小学生慢性病健康防治知识知晓率现状的调查分析

陈飞邓云兰章文华

南昌市青云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南昌310006

摘要:目的了解青云谱区中小学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健康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学生健康教育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两所学校,每所学校随机抽取六、七、八三个年级的三个班在校学生257名,进行慢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受访人群所有题目的平均知晓率为59.8%。青云谱区中小学校学生对于“肥胖者为了控制体重应不应该吃早餐”及“牛奶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哪些营养物质”的知晓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5.3%及96.0%,“判断体重正常与否使用什么指标最科学”、“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提供人体热量的营养素”的知晓率也都在50%以上,而其它与“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的问题的知晓率则在50%以下,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的病因”有78.7%的知晓率,对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每人每天吃盐量”的知晓率最低,只有22.9%。年级和学校是影响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论青云谱区中小学生慢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学生健康教育内容亟待增加与学生年级相一致的慢病防控相关内容。

关键词:慢病;知识知晓率;分析

2010年,全世界有近4300万5岁以下儿童超重,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病正日益加速向我国青少年走来。专家呼吁,应把青少年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要以政府为主导,在学校、家庭、社会大力倡导关心青少年健康的行动计划。南昌市青云谱区以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契机,大力推进慢性病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校的推广,为了更好的促进这一工作的开展,特地在青云谱区中小学校随机抽取2所中小学校,采用整体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六、七、八三个年级进行慢性病健康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从而能够分析及发现当前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盲点,为更好的开展学校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研究对象及方法[1][2]

在全区23所中小学校中,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两所学校,每所学校随机抽取六、七、八三个年级的三个班,共计257名学生。调查内容为自我编制问卷,内容包括慢性传染性疾病基础知识等2个大项10个内容。问卷由青云谱区疾控中心统一印制,由青云谱区教科体局联合青云谱区疾控中心调查员进行统一调查,当场回收,调查完成后资料经核对整理,输入计算机,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2结果与分析[3]

2.1人口学基本特征

本次共调查了257名学生,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53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8.44%。其中按学校组成分为A校155人,B校98人,按年级组成分为6年级78人,7年级82人,8年级93人。

2.2对慢性传染性疾病基础知识的知晓情况

2.2.1受访人群慢性病基础知识知晓率情况

受访人群慢性病基础知识水平情况见表1。受访人群所有题目的平均知晓率为59.8%。从各个题目的知晓率来看,青云谱区中小学校学生对于“肥胖者为了控制体重应不应该吃早餐”及“牛奶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哪些营养物质”的知晓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5.3%及96.0%,“判断体重正常与否使用什么指标最科学”、“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提供人体热量的营养素”的知晓率也都在50%以上,这5道题目都与青少年肥胖及膳食营养相关,而其它与“高血压”、“糖尿病”相关的问题的知晓率则在50%以下,侧面反应了学校健康教育对于青少年肥胖及膳食营养的较高关注,而对于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基础知识的普及则略有不足。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的病因”有78.7%的知晓率,有20.2%的学生认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的病因与预防接种有关,这可能是由于中小学生接触预防接种问题较多,学校将学生预防接种做为入学门槛有关。对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每人每天吃盐量”的知晓率最低,只有22.9%,表明学生对于食盐量会对慢性病的发生,尤其是高血压的形成产生影响极度的不了解。

2.2.3慢性病基础知识知晓率在学校上的分布

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回答正确的十道题目中,除题7及题8经χ2检验无差异外,其余各题P值均小于0.05,为显著性差异,表明慢性病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学校不同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的8道题中有6道题目慢性病基础知识知晓率A校要高于B校,表明A校的慢性病健康教育情况要好于B校。

3.讨论

本次调查研究表明,受访学生对于慢性病危险因素相关知识欠缺,防病意识的薄弱。经过分析可以知道学校的慢性病健康教育的结果与学生性别无关,在学生所处的年级、学校相关,这可能是与不同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学校的健康教育水平有关。在学校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要形式的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是防治慢性病的有效措施,因此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提升慢性病知晓率和控制慢性病的必要手段。

依据我区中小学校慢性病健康教育自身的特点,建议我们在以后工作中需加强以下几方面:

第一,政策上应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的慢性病健康教育综合工作机制与体制,提高中小学校领导慢性病健康教育重视程度。

第二,技术上应由专业机构辅助培训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老师,提升健康知识水平,组织专业医务人员深入学校开展慢性病专项主题讲座,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师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式,组织开展对所有师生的健康教育等。

第三,学校自身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结合学校健康教育课,开展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黑板报等学生通俗易懂的教育方法。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对慢性病预防的重视,全方面的灌输慢性病健康教育知识与提升学生慢性病预防意识。

目前关于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调查研究较多,研究范围多与社区居民有关,江西省范围内尚未在中小学校开展慢性病调查研究工作。此次调查研究能够为江西省慢性病健康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建文,伏庆鸣,苏金林等.江苏省百所大、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状况及对策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17(4):90-92;

[2]吴腾燕,刘飞鹰,黄文波等.广西中小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状况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925(11):829-831;

[3]周秀芳,沈雷,刘芳等.华新镇慢性病及其高危人群的慢性病知识现状分析.中华全科医学.20119(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