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中职生理教学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中职生理教学改革

何亚琼王玮

何亚琼王玮(宿州卫生学校234000)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005-02

【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即“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对当前中职教育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生活教育理论,并反思中职生理教学现状,探讨当今中职生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职生理教学

陶行知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1]由此可见,教育只有与生活结合,才是真正的“活教育”,而这正是当前中职生理教学所需要的。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

陶行知结合中国教育实际情况,批判继承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思想,独创了生活教育理论,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纵观陶行知一生的研究,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生活决定教育,生活中处处有教育;第二,教育反作用于生活,教育改造生活;第三,生活与教育共始终。[2-4]

1.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指出生活教育的领域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而是整个社会。陶行知认为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而应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学校教育不是简单的“死读书“,而应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活教育”;学校教育不是简单的“区域教育”,而应为服务全体人民大众的“社会教育”。

1.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论的实施原则。陶行知指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5]由此可见,“教学做合一”的中心是“事”,核心是“做”。“事”就是实际的生活,而“做”却包含行动、思想、产生新价值的特征,是创造。

2中职生理教学现状

2.1课堂教学,单一枯燥

目前中职生理教学,主要是在课堂完成,老师讲,学生听。由于中职学校办学条件的简陋,板书教学比较普遍。即使有些学校运用多媒体教学,大多也是课本的照搬,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枯燥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材料、机械的学习过程,造成课堂死气沉沉。

2.2应试教学,脱离时代

生理学,内容抽象,知识点繁多,且有较强的逻辑性,一直被学生认为是最难学的基础医学课程之一。虽然生理学非常重要,但护士资格证考试中,直接考生理知识的题目却非常少,导致科目考试过关成为学生学习生理学的最终目的。考什么,老师教什么;考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对生理学前沿知识知之甚少,对许多生理机理过程几乎从不关心,关心的仅是考点、重点。学考点、背重点、做习题、考高分,一本反应正常人体各种机能的课程被“敲碎了”,“打散了”,”“蒸馏了”,脱离了时代的步伐,背离了教育的涵义。

2.3本本教学,缺乏创新

生理学不仅与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课程有递承关系,而且是诸多临床课程的铺垫。当前中职生理教学大多仅限于本课本的内容,不重视相关医学基础知识的支撑和过渡,使之成为“无根之学”,造成学习动力不足;更缺乏相关临床知识的引领和应用,使之成为“无用之学”,导致学习方向不明。与此同时,生理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中职简陋的教学条件使同学们动手的机会少之又少。“本本”的教学方式,造成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局面。学生缺乏实验,缺乏探索,缺乏创新,缺乏内心对理论的认同和共鸣。

3中职生理教学改革

3.1教学融合生活,构建快乐课堂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6]从本质上说,生理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适时将一些生活现象、生活经验带入到课堂之中,让课堂走向生活。教学与生活的恰当融合,会使教学充满快乐,生活富有探索。例如,在学习“阈值”时,就可以从“阈”的渊源入题,“或”与“门”表示国门,引申为门限。解释完“阈值”,可以让同学们找些生活类似的例子,有的说平时的考试“分数线”,有的说平时常提的“最低消费”,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讲解小脑对躯体的运动调节时,可以让同学上台扮演醉酒回家的状态,并告诫学生无节制的饮酒不仅伤肝,还损伤小脑。

3.2知识跟进时代,顺应社会发展

社会不断进步,知识不断变化,真正的“活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教师应将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带入课堂,使相对落后的书本跟上时代的步伐,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倾听学生的奇想。例如,讲解生物电时,就可以介绍目前生物电在临床的应用情况,如“机械手”、“心脏起搏器”、“脑的电刺激术”。学习血液循环这章,就可将心脏抗癌的前沿内容带入课堂。讲到受体功能时,可以谈谈日前热议的靶定向技术。实践证明,随着新鲜知识的注入,同学们的思维打开了,也提出了许多的奇思妙想。

3.3实践结合理论,培养实用人才

生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实践性较强。中职学校应加大实验设备的投入,切实改善实验条件。因为生理学实验对学生了解人体生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对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术及实践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7]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学理论——实验——老师讲解理论并联系临床”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造精神。[8]实践中强化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基础服务临床,时刻以“做”为中心。

综上所述,将生活教育理论运用于中职生理教学之中,教学生活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真正做到了“教学做合一”。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53-654.

[2]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90-391.

[3]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634.

[4]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804.

[5]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289.

[6]朱大年生理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7]秦晓群,邓汉武,邓恭华等.机能实验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2002:1.

[8]蒋凯,沈永杰.生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中外医疗,2010(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