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效果与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效果与对策探讨

张菊英

张菊英

(江苏省响水县运河镇卫生院224600)

【摘要】目的:分析计划免疫对儿童传染病进行预防的效果和对策。方法:根据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年龄不超过6岁的儿童20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年龄不超过6岁的儿童200例,将其设为实验组。对两组儿童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的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建立相关的调查报告并制定出有效的干预对策。结果:麻疹、乙型肝炎和流行性腮腺炎等是6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传染病。实验组儿童的传染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镇虽然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合格接种率高,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监护人没有认识到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生物制品的管理不完善以及免疫工作宣传不足等。结论:在对针对性传染病进行控制和预防时,计划免疫是最有效、最简单和最经济的方式;加强儿童传染病免疫工作,对于儿童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控制非常重要。

【关键词】计划免疫儿童传染病预防效果对策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369-02

在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以及预防医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开始更加重视和关注计划免疫。临床实践显示,对儿童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能让儿童体内的免疫水平达到或者保持长期的高水平,对相关传染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消灭,同时在传染病流行时能将其快速阻断,是对传染病进行预防、控制和消灭的有效措施[1]。本院将对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效果与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进一步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免疫策略提供有效的依据,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年龄不超过6岁的儿童20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其中男106名,女94名;年龄1个月-6岁。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年龄不超过6岁的儿童200例,将其设为实验组,其中男98名,女102名;年龄1个月-6岁。在全部调查对象中,在该地区生活超过1年为常住人口,生活时间小于1年为流动人口。全部调查对象均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监测方法

要安排专门的儿童传染病例监测管理人员,并且要在各个腹泻病例监测点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监测网络,对监测点内的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收集,对病例报告表进行认真准确的填写;对病例报告表进行定期汇总,同时逐级上报;另外还需要在病原学监测点建立完善的发病情况信息报告、标本收集、检测、保存系统。

1.2.2调查方法

设置专门的计划免疫传染病情况调查分析小组,有本院儿科和传染科医护人员组成这个分析小组。在对计划免疫传染病情况调查表进行制定时,应该要综合考虑《儿童保健学》、《医学免疫学》的相关要求以及儿童的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心理、生理等特点,调查表的内容主要包括监管人对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的认知程度、了解程度、过去做过的计划免疫情况、未进行计划免疫的原因等。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传染病监测情况

全部儿童中,共发生传染病83例,麻疹、乙型肝炎和流行性腮腺炎等是6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传染病。实验组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两组儿童流行传染病具体病种的发射情况比较

儿童没能接受或者全程接受免疫规划疫苗的原因主要有[2]:监护人没有正确认识到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部分监护人认为只要孩子健康就不需要对免疫疫苗全程接种;免疫工作的宣传不够,监护人不能及时了解到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地点和时间;家庭经济条件不愿意或者不能承担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费用;在管理生物制品方面不完善,有些监护人对疫苗的安全性不放心。

3.讨论

计划免疫就是通过分析人群免疫水平和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有效监测,通过生物制品来对传染病容易感染的人群特别是儿童,根据国家的相关免疫程序,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最终让机体免疫水平提高,实现预防、控制和消灭针对传染病的效果[3]。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传染病中,麻疹的发病几率最高,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肝炎、甲型肝炎以及乙型脑炎。另外调查还发现,实验组儿童的全程合格接种率比较高,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监护人没有认识到计划免疫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生物制品的管理不完善以及免疫工作宣传不足等。所以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就需要给予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解决:要对计划免疫工作加强宣传,让居民能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计划免疫工作,创建出比较好的社会氛围[4];同时对于预防保健经费的投入力度,政府部门也应该要加大,让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素质能得到有效提高;要对相关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对生物制品的管理工作进行不断强化,从而来保证生物制品的安全性;相关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对于特殊人群儿童的管理要不断强化,促进儿童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对于计划免疫工作的监督控制力度也要不断加强;在疫苗充足和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免费接种或者减少疫苗接种的费用,让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也能进行计划免疫预防接种[5]。

在对针对性传染病进行控制和预防时,计划免疫是最有效、最简单和最经济的方式;加强儿童传染病免疫工作,对于儿童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控制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吴广军.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效果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8:193-194.

[2]卢有见,段绍军,周介湉.开江县实施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控制所针对传染病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04:401-403.

[3]黎黎.计划免疫工作中健康教育实施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30:137.

[4]黄群艳.流动儿童免疫现状及管理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06:636-638.

[5]黄美琴.浅谈提高基层儿童保健和计划免疫服务的做法建议[J].中国实用医药,2012,13: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