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在当前社会的任务

/ 2

公共卫生在当前社会的任务

许波

许波(黑龙江省尚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0601)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4-0273-02

【关键词】公共卫生社会任务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得到高速增长。随着国内迅速工业化、城市化,人员频繁交流,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医学模式及疾病谱的重大变化,带来了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面临着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双重压力,面向21世纪的公共卫生任重而道远。

1经典传染病并未完全控制,危险依然存在

霍乱第七次世界大流行尚未结束,自1961年传人以来一直呈周期性流行,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鼠疫、结核、血吸虫病等仍未有效控制。结核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全球2000万结核病人,国内感染人数估计近800万人。鼠疫自1990年以来,疫源地鼠问鼠疫活跃,人间鼠疫明显增加。血吸虫病疫情回升,流行范围有所扩大,2003年底,全国有吸血虫病的病人84.3万人,晚期吸血病的病人2.4万人。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已遍及全国30个省市,发病人数占全球病人数的90%以上。疟疾疫情不容乐观,恶性疟流行范围扩大,发病人数上升,问日疟仍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时有流行。

2新发传染病已构成严重威胁

我国自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的流行呈上升趋势。2003年流行病学调查估计中国现有艾滋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例。病毒抗原的高变异性导致了疫苗研究的困难;目前尚无特异性抗病毒治疗药物,AIDS病人治疗的难题;不幸的是HIV感染者的潜伏期长,并具有传染性,增加了感染者管理的难度。对艾滋病的恐惧和对感染者的歧视,更是控制艾滋病的最大障碍。防治艾滋病不仅需要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3食品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2000年5月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的决议首次将食品安全列入全球公共卫生的重点领域,并于2002年提出全球食品安全战略计划。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危害公众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2005年全国报告食物中毒事件256起,中毒9021人,死亡235人,涉及10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18起。各地上报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中毒人数最多,占总数的43.0%,主要是由于食用了受细菌污染的食品而引起,与食品加工、销售、保存等环节卫生条件差,群众食品卫生意识淡薄等密切相关。化学性食物中毒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32.8%和45.1%。集体食堂中毒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8.8%。家庭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8.0%和85.5%,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家庭,成为发生食物中毒的高危场所。学校2005年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中毒人数最多,占学校食物中毒人数的34.2%;化学性和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的死亡人数各占总死亡人数的50.0%,以剧毒鼠药、农药、亚硝酸盐中毒为主。近年来食品中新的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物和食品新技术、新资源(如转基因食品、酶制剂和新的食品包装材料)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如二恶英及其类似物的污染、农药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养殖业饲料中的激素等生物物质危害等。二英是一种有毒的含氯化合物,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它的致癌性极强,还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病和伤及胎儿。1999年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相继发生因二恶英污染导致畜禽类产品及乳制品含高浓度二恶英的事件。我国每人每月二恶英膳食摄入量按体重为36.24pg/kg,接近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暂定)的每月耐受摄入量70pg/kg。猪肉中“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引起的食物中毒、安徽阜阳劣质奶粉案、食品中添加苏丹红一号、炸薯条等多种油炸淀粉类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豆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素等抗营养因子未彻底灭活引发食物中毒、“雀巢”奶粉中碘含量超标、三鹿奶中含三聚氰胺等危及食品安全事件时有报道。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还不能肯定转基因食品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防范犯罪分子利用食品进行犯罪或恐怖活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投毒的物质主要是剧毒急性鼠药(大多数为毒鼠强)食品安全并非卫生一个部门可以解决的,必须从源头抓起,建立有效保证食品安全的卫生监督体制和技术支撑体系。从农场到餐桌的食物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中,企业应为食品安全的主体。食品安全法有望在近期出台。

4环境污染加剧

环境污染导致的空气、水源、土壤污染、水质恶化、中毒和肿瘤高发已屡有报道。水污染可导致介水传染病发生。某些有机、无机化合物、重金属污染物可致突变、致癌和致畸。水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硫磷、合成除虫菊酯等可干扰机体内一些激素合成、代谢或作用,从而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生殖、生育等功能。空气中的铅,主要是汽油燃烧释放的铅可造成儿童铅中毒,导致永久性的神经损害,表现为学习困难、智商低下、行为障碍和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室内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来自建筑、装饰和家具等的甲醛、苯、氨和来自混凝土、水泥、花岗岩等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氡。据报道,淮河流域是我国水系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穿越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有着大小支流近500条,流域人口l亿5000万人。“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成了淮河流域遭受污染的真实写照。中国社会科学院"90年代中期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报告,全国环境污染90年代中期经济损失1875亿元。导致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业化、城市化,城市污水(工业、生活污水、废弃物)处理,高污染企业尤其是私营、民营、合资、外资、乡镇企业等的利益驱动和地方保护主义,污染治理滑坡无疑是重要的原因。另一个问题是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谁来管,怎么管,公共卫生部门的职能是什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彬.基于系统张力调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