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件报道如何增强新闻时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重大事件报道如何增强新闻时效性

樊盈铄

湖北文理学院文传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摘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社会重大事件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希望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和报道。本文主要针对重大事件报道如何增强新闻时效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给予我国新闻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重大事件报道;新闻时效性;分析

重大事件主要是指发生在某个地区或者某个国家的大事情,其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等领域,同时也涵盖突发性重大灾难。重大事件与人们的生活具有一定的联系,可以引发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是地区和国家形象传播的关键契机。因此,媒体需要审时度势、加强认识,在关键时刻做到不缺位、不失语,把握舆论权威,对重大事件进行动态跟踪报道,步步跟进、把握重点,在关键节点上要及时发声,在社会上形成舆论声势。

1、加强平时准备、树立时效意识

新闻时效与平时准备工作具有密切关系,想要提升重大时间报道时效性,需要加强平时准备,树立时效意识。首先,从思想方面要做好准备,树立时间观念和时效意识,突破以往固化思维的限制,改变拖沓的精神状态,以抢先精神和竞争姿态投入到新闻报道中;其次,从人员方面要做好准备,编辑记者要建立通畅及时的信息渠道,在平时加强资料积累和信息收集,在发生重大事件后,保证及时赶赴现场,在调查并掌握事件真相的情况下及时报道新闻,媒体和政府的全新信息越准、越多、越早,越有助于社会稳定,维护媒体和政府诚信形象,杜绝流言和谣言的出现;最后,从设备方面要做好准备,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高清摄像机都要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在发生重大事件后,各种设备要保证及时就位,提升新闻报道的即时性和现场感。

只有加强平时准备,编辑记者才能具备高度敏感性,准确、及时的捕捉新闻信息,熟练操作各种设备,以先进的装备和技术作为支撑开展采访活动,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影响和冲击。

2、适时适度发声、做到审时度势

主流媒体对于重大新闻要提升舆论敏感性和报道即时性,对新闻时效提升思想认识,并且在报道中适时适度发声、做好审时度势,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

首先,对可预测的重大事件要做好准备和预判工作,工作人员和新闻设备保证及时到位,对于各个新闻战线的工作人员,要加强成就性报道,尤其是编辑记者,要与对口单位加强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重大事件的发展动态,积极找寻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并且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新闻报道。同时,对于不可预测的突发性重大事件,要结合事件真相提前拟定稿件,并且组织记者及时赶赴事件发生现场,利用主流媒体的舆论优势,获取重要的信息资源,合理选择报道角度和切入点,对事件真相进行重点宣传和报道,在加强舆论监督工作的基础上,起到桥梁和沟通的作用,解决问题、澄清谬误、化解危机,保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其次,新闻报道传播属于一项集体作战任务,想要切实提升重大事件报道的时效性,主流媒体需要加强相互配合,采取协调合作和前后呼应的运作模式。对于可预判的重大事件,例如每年召开的“两会”,要组织工作人员提前做好文稿和预判准备,针对“两会”期间新闻报道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主流媒体要将所有工作人员分为后勤保障组、机动采访组、政协报道组以及人大报道组等不同小组,通过组内人员的密切配合以及合理分工,保证有关“两会”的新闻信息有质量、有时效地传递给受众。对于不可预判的突发性事件,例如,关于“土地转让政策调整”的民间谣言,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主流媒体需要及时与房产局进行联系,将正确信息及时传递给受众,并且利用媒介资源对该信息进行滚动播出,派遣专职记者进行跟踪采访,为受众进行详细解读。

最后,要充分利用媒体融合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平台及时发布重大事件的新闻信息,才能更加提升新闻报道的灵活性和时效性。对于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重大事件,新闻信息应该在经过层层核实、把关后,除了利用电视台进行新闻播报,也需要利用客户端、微博、微信以及网站等平台进行发布。因为如果仅仅利用电视台,就会受到节目时长、播出时间和受众群体的限制,难以将新闻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给受众。

3、打造舆论声势、关注事件走势

无论从受众好奇心理和认知规律,还是从新闻发展进程角度分析,随着重大事件的产生与发展,人们对新闻报道的需求会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对于与受众生活关系密切和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事件而言,受众更加关注其后期发展,对事件也会持以持续关注的态度。因此,基于受众心理特点,新闻报道要从以往的告知性报道向解释性报道转变,迎合受众的心理诉求。

首先,在报道大事件中需要积极寻找和发现地方元素,抓住受众的好奇心理和信息需求,受众总是对当地发生的事件格外关注,主流媒体要发挥自身客观、全面、公信以及权威等优势,对本地的重大事件进行深入挖掘,遵循新闻规律和受众需求,对事件的进展、结果、影响以及背景进行深入报道,在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同时,优化新闻报道效果。

其次,在新闻报道中,要提升解释性报道的比例,并且融入适当的评论,针对重大事件开展详尽的评判和分析,在遵循事件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在引导舆论和理清事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当地电视台还要发挥自身的栏目优势,以点评、短评等形式,对事件进行专题式或者跟踪式报道,在提升新闻报道深度的同时,树立正面的媒体形象。

4、结语

总而言之,主流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中,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升新闻时效性,在遵循真实、可靠的基础上,为受众传递更加真实的新闻信息,满足当代受众对新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海涛.生活类报刊何以增强新闻时效性——《莲池周刊》新闻个性化处理探析[J].中国地市报人,2013(10):25-26.

[2]朱传亚,桂峰桃.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增强新闻时效性——以我国首艘航母报道为例[J].传媒,2013(08):63-64.

[3]《连云港年鉴》导入新闻理念增强特色性时效性实用性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地方志,2008(04):7-8.

[4]陆瑞萍.《连云港年鉴》导入新闻理念增强特色性时效性实用性的实践与思考[J].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05):10-15.

[5]王志岩.等待“昨天”——增强非事件性新闻时效性随感[J].新闻通讯,1999(0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