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特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1-09
/ 2

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特征

魏丽坤

中国流行音乐主要指流行声乐,即流行歌曲,也称通俗歌曲,包括爵士味的摇滚歌曲。流行歌曲已经与美声歌曲、民族歌曲(含原生态唱法)共同构成中国当代乐坛的四大声乐体系。研究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特征,不仅有助于中国流行歌曲自身的繁荣发展,而且在相对比较中,使流行歌曲与美声歌曲、民族歌曲互相促进,同步发展繁荣。

具体而言,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特征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时尚性

时尚性是中国流行音乐的重要美学特征之一。正如著名美学家彭吉象先生在其所著的《艺术学概论》中所言:“中国声乐发展的新趋势,更是出现了‘通俗唱法时尚化,民族唱法多样化,美声唱法国际化’的新现象。”①

所谓“时尚”,是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例如在服装、语言、文艺、宗教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往往被人们采用、模仿和推广,表达人们对美的爱好和欣赏,或借此发泄个人内心被压抑的情绪。时尚属于人类行为的文化模式范畴。时尚可以作为习俗的变动形态,习俗又可以视作时尚的固定形态。流行音乐因其时尚而得以流行,时尚有因其流行而成为时尚,二者互为因果。

其实,中国的流行音乐是从外国引进来的“洋品种”,最先接受的是中国的港、澳、台地区,改革开放以后经由这些地区传入内地,自然以时尚性为主要美学特征,成为一种新潮艺术。

而流行音乐发源于19世纪末美国,它的产生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时尚性特征,是对西方传统的美声音乐的叛离与新创。正如美国现代派音乐学者弗兰克·蒂罗所说:“一个国家环境的变迁可能十分迅速而又富于戏剧性。19世纪后期的美国与我们所了解的今日的美国就大不相同。……虽然在新奥尔良、圣路易和旧金山已经有了歌剧院,费城也建立了公共图书馆,然而,美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农业社会,人们骑马或者徒步,从一处迁徙到另一处。后来虽然有了一条铁路横贯东西,密西西比河上的船只也开始往返南北,但是瓦格纳、威尔第、李斯特及其他伟大的浪漫主义音乐家所代表的欧洲最新的音乐艺术,对于卡罗米纳州的摘棉工、芝加哥的商人或南北战争后的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几乎没有意义。”②从美国流行音乐产生的经济、历史、文化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流行音乐的产生就是美国本土新生活的需要。

同样,美国的流行音乐传入中国后,也要适应中国人审美习惯的需要,形成中国的时尚艺术。中国流行音乐的时尚性,突出表现在自然的发声方法,刚劲、帅直、真挚、亲切、深沉的演唱风格,节奏鲜明,电声乐队伴奏,演唱形式活泼、清新、明快,常载歌载舞,无论是甜歌还是劲歌,均歌舞一体化。例如孙悦、李玟、周杰伦、张惠妹、解小东等人的演唱,就都带有这种特点。

二、通俗性

中国流行音乐又叫“通俗歌曲”或“通俗唱法”,足见通俗乃其另一大美学特征。所谓“通俗性”,是指适应群众的水平和需要,容易令群众理解和接受。

中国流行音乐的通俗性,表现在题材上选取百姓关注的人物与事物、利益上表现平民情怀与平民意识、风格上呈现俗文化特质。例如李春波创作并演唱的《一封家书》:“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吧?我现在广州挺好的,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爸爸每天都上班吗?身体不好就不要去了,为了儿女们操心苦累,也该歇歇了。我买了一件毛衣给妈妈,别舍不得穿上吧。以前儿子不太听话,现在懂事他长大了。……”最后连“此致敬礼”也写进歌词,俨然是一封典型的家书,语言浅显易懂,内容全是家常话,曲调也自然流畅,娓娓唱来,通俗性显而易见。

三、情感性

情感性是所有音乐最重要的美学特征,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说:“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③

中国流行音乐的情感性更加突出,充分表现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情感的真挚性、热烈性、细腻性、丰富性、复杂性。有许多流行音乐,真正写到人的心灵深处,收到荡气回肠、震撼心灵的艺术效果。

有相当一部分流行歌曲是表达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豪情的。例如《咱们的大中国》、《我的中国心》、《五星红旗》、《中国》、《中国人》、《回到拉萨》、《东方之珠》、《青藏高原》、《我们拥有一个名字——中国》等等。

也有相当一部分流行歌曲是表现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的,例如《霸王别姬》、《清官谣》等。

还有相当一部分流行歌曲是表现对历史的深思之情与对人生的领悟之情的,例如《悠悠岁月》、《好人一生平安》、《历史的天空》、《黎民百姓长久》等。

同时有相当一部分流行歌曲是表达朋友之情的,例如《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朋友》等。

更有相当一部分流行歌曲是表达爱情的,例如《知心爱人》、《模范情书》、《爱不爱我》、《相思成灾》、《为爱痴狂》、《糊涂的爱》、《深情相拥》、《真的好想你》、《情哥去南方》、《爱如此神奇》、《爱我就给我》、《轻轻地告诉你》、《暖我一生的你》、《恋着你的影子》、《我的爱对你说》、《两只蝴蝶》、《牵挂你的人是我》、《爱你和从前一样》、《亲爱的你会想我吗》等等。

尤其令人称道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流行歌曲表现了蒙眬含蓄的情愫,例如《小芳》:“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的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在回城的那个晚上,你和我来到了小河旁,从未流过的泪水,随着小河淌。……谢谢你给我的爱,今生今世我不忘怀,谢谢你给我的温柔,伴我度过那个年代。……”写出了男女情感的细腻、委婉、朦胧、含蓄、纯真,也写出了分手的无奈与回忆的甜蜜,人生五味集于一体,令人回味无穷。又如《千古一爱》:“千古一爱,爱从何来,来自两小无猜,来自一身清白。千古一爱,爱从何来,来自脉脉情波,来自耿耿襟怀。千古一爱,心底深埋,惜之惜啊哀之哀啊,那爱字到死也没说出来。……”写出了爱之复杂、曲折、隐秘。

凡此种种,都表达出当代中国平民的真挚情感的方方面面,也展示出中国百姓情感世界的林林总总。

四、人文性

人文性有多层内涵:一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二是指“以人为本”,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三是指尊重人的个性自由和解放。

中国流行音乐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文化意识的彰显

文化是一个广义的大概念,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正如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④

20世纪后期,全球范围内兴起一股“文化热”,企业文化、农村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餐饮文化等等各式各样的文化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0世纪的中国流行音乐,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也彰显了文化意识,追求流行音乐的文化意蕴与文化品位。例如童安格、黄庆元作词,童安格作曲并演唱的《把根留住》:“多少脸儿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寻什么?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却在命运中交错。……一年过了一年,一生只为这一天,让血脉再相连,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留住我们的根。”这“根”,便是民族文化之“根”,是“寻根”歌曲中的佼佼者。又如张千一词曲、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了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是面对历史进行的深层文化思考与追问。又如严肃作词、孙川作曲、那英演唱的《雾里看花》:“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涛走云飞花开花谢,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哪一句是情思凝结。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唱出了世界的复杂性,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二)生命意识的张扬

生命意识也是20世纪以来在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命题,所谓“生命意识”,包含对生命价值的领悟与体验。在这方面,成龙、周华健、黄耀明、李宗盛演唱的《真心英雄》中的“用我们的歌,换作真心笑容,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唱出了深刻的生命哲理,也唱出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又如陈乐融、王惠玲作词,陈大力、陈秀男作曲,叶倩文演唱的《潇洒走一回》,就表达了既生之、来之,就拼之、潇洒之的奋进的人生态度。

(三)对人性美的讴歌

人性美是人文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的至高境界。中国流行音乐对人性美的热情讴歌,成为其一大亮点。例如陈乐融作词、徐嘉良作曲、温兆伦演唱的《我本善良》,就热情讴歌了“我从不曾伤害你,把所有痛苦埋藏心底”的人的善良美好本性。又如魏明伦、王持久作词,陈翔宇作曲,付笛生演唱的《众人划桨开大船》,就热情讴歌了融入群体,团结合作的人性准则:“……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么一喊浪靠边。……”

所有这一切,都成为人文性的精彩呈现。

综上所述,可见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特征是丰富的、鲜明的、独特的、牢牢地把握这些美学特征,将有助于中国流行音乐更好地繁荣发展,创造新的更大的艺术辉煌。

注释:

①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第171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②弗兰克·罗蒂著.爵士音乐史【M】第1页-第14页.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③转引自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M】第246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

④转引自文化学辞典【M】第109页.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说明:本文系黑龙江省艺科立字【2008】41号项目《20世纪中国流行音乐创作研究》之一。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