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公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

张冰丽

黑龙江佳木斯市图书馆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图书馆的建设也跟上了时代潮流,许多数字图书馆已经出现。数字图书馆是一个使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形和文献参考的图书馆。其科学和先进的性质是不言而喻的。本文阐述了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建设和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共享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共建;共享

引言:图书馆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管理中涉及的所有文件,数据,图表和数据的统称。信息与能源和材料是当今世界的三大资源。信息资源在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部门广泛存在。它反映了各种事物,内部规则和其他事物的各种条件和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工作和生活都至关重要,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其开发和利用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迅速。数字图书馆是使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形和文献参考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个用于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利用数字技术存储不同运营商和地理位置的各种信息资源,以促进跨区域和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它涉及信息资源的处理,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是一个虚拟的,非封闭的图书馆。它是一个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知识网络系统。它非常大型,分布式,易于使用,并且没有时空限制。一个知识中心,可以无缝链接和智能搜索图书馆。

1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现状

与传统资源相比,数字资源在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成本低,效率高,节省空间,易于访问等。但是,如何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在数字资源建设中取得倍增效应值得探讨。建立和共享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议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1.1当前形势下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情况

目前,图书馆建设数字资源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个是购买现有的数据库,另一个是创建一个自建数据库。购买现有数据库具有投资投入大,人员投入和维护成本低,信息量大的特点。然而,所购买的数字资源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没有很好的针对性,没有本地特色。自建数据库恰恰相反,但它需要严格的设计和高质量的技术力量来保证。这也是许多图书馆缺乏的必要条件。因此,目前大多数图书馆仍然使用购买包的方法来购买更多的现有资源。在节省软件和硬件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同时,它们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早期阶段也更加有效。但考虑到数字图书馆的长远发展,这种情况下数据库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仍需要建立一个自建数据库作为补充。因此,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1.2数字资源共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2.1版权问题

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之初,许多图书馆一开始并未考虑版权问题。因为在数据库建设的早期阶段,其定位是内部参考,而不是在互联网上公开浏览。随着资源的不断整合并最终作为网络的载体出现在公共领域,版权问题无法避免。因此,在共同构建共享数据时,只能尽可能收集不设计版权保护的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共同建设和共享工作的发展空间。扩大数据库的规模和购买版权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

1.2.2数据来源

自建数据库有很多数据源,分为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数字资源是购买现成的电子书进行复制和处理。流程简单,但输入成本很高。另一方面,纸张资源需要专业人员对现有馆藏进行筛选,扫描,分类和索引,这很复杂。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与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和图书馆藏书的特点。

2数字图书馆资源共建

数字数据库的建设是构建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水平是图书馆建设评估的重要指标。作为文献资源的宝库,图书馆是传统的信息流通和运输机构。图书馆收藏有两大部分,一是收集虚假信息,二是实际收藏。实际馆藏包含的内容较多,如:图书馆等图书馆建立的教学信息资源,电子出版物(如图书馆购买的CD-ROM数据库),书目信息库(读者数据库,流通信息数据库)等。等),传统文学资源等。真正的收藏是获取信息资源的最直接和最经常的资源。它的所有权属于每个博物馆。可以自由主宰。真实收藏的数据库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库产品,特色文献数据库,联合书目数据库,馆藏书目数据库四个方面。

为了真正实现文档资源的共享,每个参与成员必须拥有可共享的文档资源。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独特的藏品,不足以相互补充。这有共享的力量和先决条件。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合作采购。通过采购文件的分工,图书馆根据必要的基础文件收集相关文件,保证某一学科和某些类型的地区或系统。某些语言的文件和文件被收集并相对完整地积累起来。这样既保证了文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有助于控制文献在宏观层面上的再生产率,并在微观层面上拓展文献的种类。由于图书馆的文献购买费用有限,图书馆中要求最苛刻且要求最苛刻的文献,图书馆的文献已经成为一种通用而丰富的文献,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并为读者提供完美的服务。另一种方式是让成员图书馆充分利用自己的收藏特点或主题资源,并根据分工承担特定主题,学科或特征数据库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所有参与图书馆将分享建设的最终结果。

3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

(一)数字图书馆的文献实体共享

全国集中管理,分布式资源共享,文件传递服务网络模型与区域跨系统资源共享和文件传递服务网络模型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用户数据,书目数据和文献资源的直接转移,实现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文献传递服务。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献传递数据研究,指导文献资源建设和文献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公共联合目录,大力推进文献传递服务。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进文件传递服务和各类馆藏资源。加强各类数据库建设,完善数据库维护体系,完善文献保障体系;图书馆要转变观念,落实文献传播补贴政策,鼓励读者更多地利用文献传递服务,努力提高商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二)数字图书馆书目资源共享

联合编目是建立图书馆书目信息的最重要途径。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护中心在北京设立了国家书目中心,并在其他地区建立了其他七个地区书目中心。各地区的书目中心为该地区的图书馆提供互联网联合编目方法,并为该地区提供书籍。图书馆服务。与此同时,地区书目中心可以从中央书目中心获取数据,并将其数据提交给相应类别的国家书目中心。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到图书馆,到地区书目中心,甚至到中央书目中心,他们都可以加入工会。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你所需要的,并履行你的职责。标准化是图书馆合作的基础工作。同时,我国图书馆社区的标准化和标准化仍在进行,但过程相对缓慢,许多环节仍然薄弱,缺乏国家统一分类,记录,索引,检索机制,计算机网络规划的情况比较严重。

结语

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用户的需求。同时,他们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今的数字图书馆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提供更多服务,实现资源的共享,这可以将传统的图书馆工作转变为知识服务和知识管理,促进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舒月,姜超.区域性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现状与问题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3,33(1):94-99.

[2]童庆松,朱晔琛.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区域性共建共享的实践与探讨——以浙江省公共馆系统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为例[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7(7):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