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合作”,学会伸手从课外拿时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互动合作”,学会伸手从课外拿时间

蔡竹君

蔡竹君

广州市黄埔区光远小学510530

【摘要】互动合作,是现今为止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的杀手锏,是进行赛课、公开课评比的一个必备要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使得“互动合作”变味了,变得更形式化了。前人对“互动合作”失真的原因探究了太多.在本文中,笔者重点探究在实际操作中“互动合作”的时间把控问题。

【关键词】互动合作学习;课外时间

一、引言

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自我协调、同伴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方式。构建语文学科小组的学习单元模式,让学生在同伴互助中互相学习,快乐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语文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性思维。

然而一线教师面临的一线学生却对“互动合作”并不感冒,他们觉得这只是一种变相的化个人学习为讨论学习而已,没有多大的用处,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这是一种浪费时间,还不如自己独立学习来的简单快捷。虽然有些许教师与学生的观点比较极端,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心仪的“互动合作”出现了问题,而问题的初始点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自己。笔者将从现有的合作学习的现状问题来探讨一下合作学习的课内外时间分配问题。

二、合作学习的现状

(一)生生合作的“随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应该是一种冲动,是一种火花即将碰撞前的激情。课堂40分钟,一味的学生自己对自己负责,难免会产生懈怠与疲劳。互动合作中的生生合作,让孩子们交换思想,交流感触,的确是一剂良药。

然而“互动合作”的虚假性,使生生合作变得更“随性”了,不仅不能将孩子的疲劳懈怠转换成冲动激情,反而使得孩子为了完成所谓的任务、为了取悦老师而装模作样,其次所谓的“头脑风暴”变成了孩子们进行聊天说话的借口。

在教授三年级下册《太阳》第一课时,曾有教师为了突出“互动合作”,将书本中所有的生字词打出在屏幕上,让班级上的同学以座位顺序为单位(课后了解座位的安排是随机的),讨论并寻找生字词出现在课文的哪个位置。在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都讨论得非常热烈,但是在其间你会发现接受能力较好的同学很快就完成了,但是有部分同学总是找不到,于是在讨论2分钟之后,有部分学生开启了自玩模式,有部分同学依然在埋头苦找,整个教室开始变得乱糟糟的。而教师却不知到该如何调节。

(二)师生合作的“随机”

在一堂课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在杜绝了教师“满堂灌”的情况下,师生的互动合作其实是需要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的,师生之间的默契也是这样长期不断形成的。

有的教师在进行分组前都不知道需要让孩子们讨论什么问题,为了体现课堂活跃的气氛,教师随机选择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本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能力就能完成的,却提出来进行讨论,小组合作缺乏了实质性,未能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教师只是为了体现学生之间的表面合作,为合作而合作,流于形式。

“随机”的师生互动,却使得教师自己都无法把握合作的主线,最终课堂效果就不好了。这种“随机”是一种教学上的失败,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渗透课本,没有了解学生,没有摆正自己的教学态度。使得整个课堂是那么的机械与“随机”。

(三)课堂气氛的“随意”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课堂上亦是如此。在互动合作中,看似热闹的氛围下却往往隐藏着各种“随意”。在学习《西门豹》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几分钟后,大部分小组都顺利完成了任务,可是,有一个小组的成员仍然在喋喋不休地争执不停。原来,他们几个争着要做西门豹,却没有人做村民。在互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这种情况,大大浪费了合作学习的时间,不仅任务没有完成,还影响了接下来的教学任务。

“互动合作”的课堂气氛从来都不是以热闹著称,安静的互助学习也许是另一种积极的表现。

(四)课后效果评价的“随风使舵”

一堂课下来,评价必不可少。无论是自评还是他评,是否只要有互动合作,此堂课便是好课呢?是否只要循规蹈矩,此堂课便是优质课呢?是否只要课堂气氛热烈,此堂课便是绝佳课呢?笔者不敢苟同,但是往往有着“随风使舵”者,人云亦云,使得在课堂评价中,无法公允。

究其原因,不外乎几点:(1)评价者本身的学识短浅(2)学校教学氛围的死板僵化(3)长期的教学理念的陈旧等等。

三、互动合作,学会从课外拿时间

造成互动合作失真的原因有很多,在笔者看来,线上(课堂上)的互动合作是远远不够的,线下(课外)的互动合作尤为重要,因此,实质性的“互动合作”,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拓宽至课堂之外,要学会从课外拿时间。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遵循师生平等参与课堂互动之中,要站在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角度与学生进行平等民主的互动。师生合作的“随机”,主要在于教师问题的提出过于肤浅,或者过于深奥,不利于进行合作探究,师生的默契度不够,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平等的互动,但是这种互动默契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几个问题来形成,显然是不够的,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学会从课外拿时间,需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弥补。

生生合作的“随性”,就在于教师没有在课外深入了解课本,学生没有用更多的时间去理解教师进行合作学习的意图和理由,造成了合作的游戏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人际关系和学习方式等个性特点都不尽相同,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别人不具备的优势和潜力,这种差异就造成了教师的“随性”,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更需要教师学会从课外拿时间,根据这些各式各样的性格与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的资源,从而形成真正的“互动合作”。

四、初探解决方法

在真正理解互动合作意义的前提下,学会伸手从课外拿时间。

首先,学会从课外拿时间了解学生,明晰学生存在的关键问题,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默契。特别是对于新教师而言,不能居高临下,要深入到学生之中,利用课外时间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进而真正解决“随性”、“随机”等情况。

其次,可以利用表格的形式将问题汇聚在一起。将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内在逻辑性展示出来。“互助合作”,不可避免的存在问题的讨论,把握问题的内在性,有助于节约课堂时间,也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内在逻辑性的把握。

例如:在教授《太阳》这篇课文时,曾有教师在布置学生进行互助合作之前,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现了如下一些问题:1,文章写了太阳的哪些特点?2,文章中所涉及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相信在教授这篇课文的老师,应该是明白在这篇课文中太阳的特点与说明方法是有内在关系的,但是由于提问的分散性,使学生只能死板地按部就班。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将所提问题编制成表格给予学生进行探讨,表格如下:

特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远1.5亿公里远步行、坐飞机

大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太阳与地球相比

热表面温度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钢铁变成汽把太阳比作大火球

再次,课内合理利用多媒体,课外创新利用新型通信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的引入进语文教学课堂中,使语文教学形式多元化,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强烈愿望和积极性,也给语文教学和学习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但是仅仅依靠课内多媒体进行所谓的改革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会从课外拿时间。

在笔者看来,较为公众熟识与方便的通信技术为微信群。例如,在学习《太阳》一文时,考虑到此文为说明文,对于三年级小孩子来说,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为了让学生对太阳之远、大、热留下深刻的印象,了解这篇课文中说明方法的使用,笔者找到了关于太阳的相关影像资料,并通过会声会影软件将说明方法嵌入到影像之中,通过微信群的途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太阳有一个更直观、更快速的认识,并再激发学生的好奇感,让孩子在各自微信团队(在班级中,有一个大号微信群,还有7个小号微信群)中进行讨论,各自展示,并由队长做好相关笔记。在第二天课堂上,笔者再出示其影像资料以及互助学习表格,让孩子们互相讨论表格内容并进行填写完成等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再受到了一次知识的洗礼。

利用微信群的这一个学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家长也反映孩子都不用自己去督促学习了,一回家就忙着看微信,积极地与别的同学进行互动,逐渐地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少。这种效果证实了互动合作是完全能够搬离课堂的,也证明了要完全落实好新课标中的“互动合作”,需要学会从课外拿时间。

最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微信群的教学效果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在以后的互动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难题,但是相信这是好的开端,笔者也将继续探究与反思。

五、结语

互动合作,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但是要想真正地运用好,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应该在课外进行思考与总结,运用网络创新技术,将互动合作推向新的制高点,从而能更好的服务于我们课堂本身。

【参考文献】

[1]陈锦珠.刍议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互动教学[J].群文天下,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