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新时代班组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电力企业新时代班组建设

程新李思同王玲巩怀翠杨明涛李文玲

国网日照供电公司山东省日照市276826

摘要: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基层班组人员工作是否良好对电网运行有直接影响,对企业发展有间接的影响。所以,科学合理的实施班组管理,加强对基层班组人员工作予以有效的管控是非常必要的。但落实到现实层面,分析近些年电力企业班组管理实际情况,确定此项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班组管理效果不佳,不能有效约束班组人员恪尽职守、认真负责的执行工作。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持续发生,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建设电力企业新时代班组。

关键词:电力企业;班组;建设

1 认识班组及班组建设

1.1 内涵

班组是企业组织职工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单位,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或管理工作最基层的单元,更是激发职工活力的细胞。班组建设是指构建班组组织形式,由各管理层级、班组长及班组成员的共同参与,全面提升班组工作质量及管理效果的系统工程。

1.2 班组建设的特点

1)常态化。培训作为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不在工作就在培训中”充分体现班组建设的常态化特点。2)层次化。岗位不同、技能不同,班组培训时需分层分级,根据员工的实际需要及岗位要求,充分体现班组培训的层次化特点。3)差异化。因工作环境及技术掌握的差异,需根据班组结构层次制定出差异化的培训计划,切实提高培训成效,着力体现班组培训差异化特点。4)精英化。通过劳模示范和专家指导等形式,彰显榜样力量,体现出班组培训精英化特点。

2 电力企业班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不重视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作为最高境界的管理,可通过制度的力量同化员工的思维及行为,化被动为主动,然而,目前各电力企业的班组建设过程中,普遍不太重视利用文化进行管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管理的实效性。

2.2班组建设意识缺乏

电力企业基层干部及员工普遍对班组建设的目的领悟不深,大都被动进行班组建设,因此造成班组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较低,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班组建设甚至已成为脱离于班组运营的额外“任务”,变成一项负担,远远没有实现“人人参与,人人争创”的氛围。

2.3制度建设缺乏协调统一

在电力企业中,存在各种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然而,这些制度和办法缺乏有效和统一,甚至不符合实际生产要求;各职能部门缺乏沟通,不能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班组,致使执行盲区及管理误区,无法产生明确的管理层级。

2.4考核机制不够科学

单一而过分注重结果的考核方式使得班组管理缺乏动力,班组工作成果的评定缺乏以控制为导向的定性考核,评价角度仅限于上下级,不能把协作者和服务者纳入有效整体,同时,考核结果与班组人员的薪酬、奖励和晋升缺乏有机结合。

2.5教育培训缺乏常态

不够健全的培训体系和不系统的培训班次使得电力企业班组内部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班组成员也因此难以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培训内容脱离实际需求,培训流于形式,致使培训效果微乎其微。

2.6 信息化水平不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各电力企业班组先后已配备计算机,不过,开发及应用的程度偏低,各班组没有建立局域网,不能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化程度总体较低,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班组的现代化建设。

3电力企业新时代班组建设措施

3.1整章建制,实行班组安全目标化管理

班组安全生产目标的确定,要符合企业生产实际,以上级文件要求为指导,形成个人向班组、班组向部门、部门向公司保安全的层级管理体系。在执行过程中,应该按照安全目标逐级分解原则,制定班组级别的安全生产目标,发挥班组安全目标管理功能,实现安全与生产目标的良性循环。在此过程中,注重安全目标的合理制定、逐级分解、规范实施、严格考核。同时,特别要加强各班组成员责任心,提高各班组成员的自主性和认识的深刻性,确保操作过程中分工明确,指挥得当,提高防人身、防设备及事故处理能力,确保操作无误。班组安全生产目标的严格管理是整个电力企业班组安全制度建设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完全落实了班组安全生产的目标,才能切实地为实现电力企业安全基础提供基本保障。安全管理要有超前意识,重在防微杜渐,超前预防,加强控制。

3.2强化品牌引领,搭建班组创新广阔舞台

坚持需求导向,加强产研协同,提高成果转化和应用效率。确立了“创新、创优、创效”的工作思路,搭建起“行政大力支持、工会牵头组织、专业加强指导、各方紧密配合、职工积极参与”的“五方联动”运行机制。协调推进科技研发、工程应用,促进优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公司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立足管理、奖惩、考评、推广四个维度,完善学习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奖励激励、内部管理等保障机制。大力推进创新工作室建设,营造出独具特色的电力创新文化,辐射企业各个领域。每个众创空间和创新工作室均设计统一的创新理念、统一的文化logo、统一的管理模式,树立各具特色的品牌形象。

3.3加强文化融入,激发班组创新活力

深入夯实“创新、创造、创业”理念,切实增强开放意识、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自觉融入公司创新文化。将创新与技术攻关结合,与人才培养对接,用创新文化凝聚人心,凝练力量。组织创新工作室“结对共建”活动,实现跨专业互通协作,跨领域良性互动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文化传播新思路,积极整合创新资源,积聚创新力量,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试点组建“睿达众创空间”,形成相互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创新“集中区”。

3.4班组文化建设锻造过硬作风

首先严肃考勤纪律、劳动纪律、组织纪律,倡导人人遵章守纪、作风优良、工作执行力强的主旋律,营造风气正、作风硬的职业文化。其次,关心、关爱员工,丰富员工文化生活,每月组织羽毛球、乒乓球、健步走等文体活动;每月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接地气、顺民意的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困难员工帮扶、互助互济、一日捐等活动,实施精准帮扶;满足员工多层次、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文化为引领,兼顾特色,推动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开展,在缓解员工工作、生活压力的同时,凝心聚力,为公司储备文体、文化人才,为打造“职工之家”打好基础。

3.5班组长建设当好“领头雁”

要求班长熟知岗位职责、专业知识,每周自学业务技能和政治理论学习;要求班长尊重人、团结人、阳光工作、吃苦在前、勇于担当,接受民主监督;充分发挥班组长主导作用,使其吃透班组建设精髓,明确各岗位职责、标准、要求和考核,确保绩效管理快速展开,夯实班组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要求班组长开好所务会,让员工参与班组民主管理,凝聚人心,促使员工多干事、干成事、干好事。

3.6利用互联网打开顶层设计新局面

电力企业班组建设是系统化的过程,上下紧密相连、及时连接与联动,利用互联网及时实现班组与部门之间的互动,打破班组在建设中孤立无援的局面。构建多级互联网传播平台,以制度为纲,以互联网为媒介,加大传播与宣传的力度,修订与规范管理制度,把握班组民意,科学考核。

论及新局面的打开,首先,以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班组建设实施意见》《国家电网公司班组建设管理标准》为依据,结合电力企业班组的自身特点,重点加强班组文化建设、安全管理、专业管理上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工作。其次,针对班组建设传统考核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利于发展的《班组建设考核评价方案》,并通过互联网针对性地对企业班组建设全方位阐释。最后,网上有效传输修订版规章制度,及时共享,确保班组成员人人皆知并遵守,实现信息最大化。

3.7赋予班组管理工作新内容

第一,改变思维模式,电力企业乃至班组适时引入互联网,改变传统的垂直管理模式,化直为扁,扩展管理广度。在班组文化与安全建设上,利用互联网紧密联系班组内各个成员,及时掌握班组动态,掌握职工诸如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上的情况,增进员工间的团结和友谊。知其然,为其所动,为其服务,促进电力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联系,传播与宣扬优秀员工的突出事迹与积极的工作态度,呼唤真与美,营造一种“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工作氛围,提升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班组成员的创造力,增强企业活力。第三,利用互联网搭建员工真诚相待、通力合作的平台,通过微信群、QQ群,传播企业、班组的管理理念,加强企业与班组职工之间的沟通联系。

3.8班组安全员的监督职能

电力企业班组安全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监督各班组成员进行安全生产,即是安全生产的监督者,也是生产任务的直接参与者与执行者。因此,班组安全员要肩负起安全生产的监督职责,严格按照企业的安全生方针指导班组成员进行安全生产,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干生产必须保安全”的原则,严格监督各班组成员严格遵守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如果作为班长副手的班组安全员能够恪尽职守,严格监督班组成员遵守安全生产工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班组的不安全隐患就会大大减少,各项工作也会安全开展,按时完工。

3.9班组民主建设充分发动群众

每半年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严格执行《班组员工绩效实施细则》,民主评选出民主委员会、绩效委员会并予以公开。绩效考评,既要考虑否决条件、必备条件,又要综合基础工作、工作项、工作成效,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体现多劳多得。实施班务公开,民主管理公开栏每月定期更新工作标准、绩效考核、奖金分配、评先评优等内容,维护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挥群众联络点载体作用,建言献策,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降本增效等方面开展建言献策活动,每月献一策,预防矛盾,引导员工有序反映诉求。加强关键专业工作效能联查,跟踪考勤表、派工单、工作痕迹、绩效得分的闭环管理,发现弄虚作假、老好人行为,严肃问责。建立总经理短信平台,员工可反映公司管理、工作安排等方面的合理化意见建议,对部室未能及时予以解决的问题、困难,要考核、追责,清除梗塞,确保各项工作过程顺畅无阻。真正做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激励有效,约束有力,切实发挥绩效考核的杠杆作用。

4结语

电力企业中,班组是生产管理的最小单位,因此,班组在生产方面的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的根本,只有做好班组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根本不动摇,为电力企业实现生产目标提供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陈英.试论电力企业班组管理的重要性及创新途径[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24):127-128.

[2]邓健.电力企业班组建设难点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6(19):117-118.

[3]李文广.浅谈电力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与实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0):175.

[4]张攀.电力企业班组管理创新的有效对策解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5):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