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分析张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分析张萌

张萌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风险;措施

1地铁运营中的风险因素

1.1人为因素

地铁人员很多,并且比较集中。我们都知道,地铁的运作主要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地铁出现安全事故,多半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乘客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过度拥挤、私自走下站台以及走进禁区等。此外,某些犯罪分子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发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例如放火或者是制造恐怖事件等,这都给地铁的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果发生危险情况的话,因为地铁站内人员比较多,车站结构繁琐,所以不易对人群进行疏散,这就加大了救援难度,并容易出现踩踏事故。

1.2设备因素

地铁运营系统的设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由车辆、机电、供电等系统构成,而且不管是什么系统发生故障都会给地铁运营带来安全风险。地铁设备由于过于陈旧以及设计方式等诸多因素,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从而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例如地铁站的供电系统是电源、直流牵引供电、低压配电等系统所组成,由于这些系统的电路过于复杂,如果发生短路,就会使电流变高,此时电流要是大于正常值,就会出现火花,并最终发生火灾。另外,供电设备如果过于老化,或者线路发生故障,也会诱发安全事故。供电设备如果出现问题,会对乘客的疏散造成影响,进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而且,因为乘客在疏散的时候会出现阻碍的情况,所以会有很多的乘客被滞留在车站出口,从而给地铁站或者沿线地面造成一定的影响。

1.3环境因素

列车在运行期间,环境也是确保地铁运营是否安全的关键因素。而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外部环境通常指的是非常难掌握的地铁运营管理,而某些能够采取人为管理的则叫做内部环境。无论是哪一种环境因素,都具有两面性,也就是说在能给地铁运营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若想更好地进行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就一定要根据内部操控环境进行调整,以便使其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因素。如此一来,就可以大幅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给地铁站带来了安全保障。

2完善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2.1人员安全重点管理

对于与地铁设备运行相关的工作人员要进行重点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从工作人员上来看,有些公司要通过相应的安全培训以及教育工作对人员进行规范和管理,通过这些措施对人们产生的一些不安全行为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另外对于工作人员要从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上进行提升,工作人员在实际安全运营当中要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安全管理中出现了一些违反工作标准和制度的情况,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处理,根据事故发生的情况确定责任人,根据责任的大小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是能够提升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一项工作,特别是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来说所涉及的环节非常多,因此如何提升自身的安全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实现作业的标准化发展至关重要,从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上来说,要具备完善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对所制定的安全方针和相关制度标准严格执行并且落实到每一项工作当中,同时对于工作人员心里安全制定EAP体系,逐步完善工作人员的各项指标。

2.2构建地铁监控及自动报警系统

地铁监控自动报警系统的建设,保证了地铁的安全运营。建议每一个地铁站都要建设地铁系统,成为保障地铁正常安全运营的重要工具。监控和自动报警系统可以将所有车站、车辆、通信信号楼和主变电站保护好,可以以其灵活、高可靠、易扩展、易维护,在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监测广泛布线简单等优点。目前,地铁站必须设置电脑高速机,使所有的消防设施中的一部分的管理和监测,快速扫描,通过地铁站的消防安全设施检查和分类推进计划,基于这些设备的连续性,明确自身的特点,确定其功能正常或不。此外,地铁运营应配备无线电通讯设备、有线通讯急救电话,地铁站工作人员,司机可以通过有线电话或无线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地铁站也全部安装施工监控,视频传输系统,视频信息的地铁车站内的实时采集的范围内,避免地铁爆炸、火灾、煤气泄漏事故控制中心不了解的问题;列车应配备急救报警按钮,方便乘客迅速按下一次爆炸和火灾。外事,及时通知司机,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

2.3优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

运营商应结合地铁突发事件的种类进行工作设计,对突发事件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分类和总结,完善和优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程序。主要包括:一是照明事件迅速、准确地报告和票价将得到很好的保护,积极引导,心理和情绪上的稳定有序疏散乘客,车站;二是为地铁站临时关闭,快速、准确地报告,及时阻止乘客进站、加强指导、准确对于操作,疏散人员,良好的交通组织;三是长时间无车事件,掌握情况,及时、准确地报告,加强疏导,防止乘客进入地铁站,如果暂时无法恢复到封站;四是车站爆炸,立即识别最初的设想离子和情况报告的爆炸,迅速准确,防止乘客制止,保护现场,积极收集线索,营救人员伤亡,加强疏导,安抚旅客情绪;五是地铁以外的人员伤亡,要及时准确,报告做证词,证词,组织交通,加强疏导,救援人员伤亡,维护现场秩序,尽快开工;六是消防事故,要立即查明情况,组织交通,加强指导,积极组织救援人员伤亡,战斗,组织有序疏散乘客;七化学武器袭击,建立初始位置尽快可能要立即查明情况,组织交通,加强疏导,对防护设备,抢救伤亡人员,迅速撤离。

2.4掌握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估是对辨识出的风险,根据一定方法评估其风险率、发生概率及后果程度等。风险评估一般采用风险矩阵图来评估风险源。以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对查找出的风险源分别评估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严重程度。但在风险评估工作中,往往存在着一种风险源可能产生一种或几种事故(故障)的可能性;同时,这些可能产生的事故(故障)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危害。此时,就要将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故障)的情况按照危害程度从大往小排列,分别进行研究和改进。

3结论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地铁工程的建设不断提升,地铁工程能够最大限度地缓解城市交通所带来的压力,有利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运营安全问题也更加显现,因此如何将安全运营工作做好,将安全事故控制在最低,是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单位最为关注的话题,上面文章对相关因素和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韩飞.基于地铁安全的风险要素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21):147-148.

[2]赵旭,王丹.新建地铁穿越既有线风险管控方法及应用[J].都市快轨交通,2014,(01):94-98.

[3]贾天要,张文德.地铁工程安全验收评价及安全隐患预防对策[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6,(01):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