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李培胜

李培胜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第三小学325405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是小学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内容,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基于目前的教育现状,多数小学对体育教学并不关注,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上,导致小学生的身心素质不能全面发展,在号召开展创新的教学方法的推动下,要重视体育教育,基础课和体育课两手抓,发挥有创意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小学生投入到体育课中,有效的开展体育教学,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创新角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在新教育课程理念的促动下,改善以往的小学教育发展滞后的创新教育,已经引起了家长和学校公众等重视,我们国家对小学生的体育课的愈加关注,学校引进创新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行中,对于小学现阶段的学生投入到繁重的作业和补习课中,没有业余时间来参加体育课,这也造成了小学生身体素质愈加下降,体质减弱,抵抗力降低,容易疲劳,很难适应天气变化,因此,当务之急需要积极开创有新意的体育课,引导小学生积极参加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素质,增强体魄,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困境

1.1教学环境的困境

在中国传统体育教育教学观念的阴影下,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有出入,体育老师往往采取古板、单调的方法进行体育教学,加上偏向繁多的文化课,使学生失去了对体育学习兴趣,体育的实践教学环节缺失,实践形式单一,脱离体育教学的目的,也让学生对体育课没有任何概念,上体育课就是漫无目的四处游玩,学生在体育教学的环境中没有体验到体育的乐趣,进而对体育没有任何概念,然而一些学校缺少体育运动场地和环境,使一些以运动为主的体育教学不能进行,学生都是受局限的活动状态,小学生逃避体育课,导致体育教学很难顺利进行。

1.2教师意识的困境

小学校的教育主要目标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文化课基础,这就造成对体育教学不是很重视,客观上形成了一种不积极的态度,而在教学课程中也没有对体育课程有明确的规定,这也导致了部分老师认为新课程的体育教育与小学生体育教学关系不是很大,教师从观念上就对体育存在着可有可无的价值观,体育教学也没有顺利开展,体育教师的意识也在逐渐的被消磨了,体育教师也成为学校的边缘教师,被笼统的认为就是带着孩子玩,使部分体育老师也失去教学的兴趣。

1.3学生思维的困境

在新课程的改革的推动下,学校需要积极改善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小学生们年龄偏小,自主能力不足,思想还不成熟,学生意志力薄弱,在加上缺乏体育教师正确的引导,体育教学中学生随意翘课、不遵守教学规章,做其他与体育课无关活动。在学生的心理认为体育课与他们所要学习文化课没有帮助和联系,这就导致了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难度加大。学生们对体育教学的意义没有任何认识,就是为了上课而上课,上体育课就一种放假自由状态。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能够增加意志力,能够强健身体,能够陶冶情操,这在无形中造成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

二、创新体育教学优化的策略

1.1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小学体育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空谈中,而是要落实到实践中,需要学校管理层对体育教学给予支撑和帮助。制定与体育教学相结合课程,根据现有的资源调整体育教学,让学生的体育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合理运用场地空间,学校管理方面还可以与社区或体育场等申请改建场地、师资力量的投入等实际支持。重视体育教师的教学与其他教学专业同等重要,体育课有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将体育课与其他课程紧密联系起来,体育课不仅仅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他课程的提高。

1.2提升教师的教学观念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陈旧的教学观念,对培养人才的观念要及时的转变过来,片面的认为小学课程要牢牢掌握基础理论课就可以了,体育活动对学习其他课程没有帮助,而且还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没有意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学与基础教学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相互促动。所以,要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前进,不断在教学中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改善教学方式,提高体育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要求教师不仅仅在身体上关注学生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的发展,从身心两方面发挥教师的引导功效。

1.3引导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小学生思想问题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启发,教师要将体育的重要意义渗透到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激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避免枯燥的授课方式,可遵照因人而异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男生和女生的不同,在教学中灵活的设定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或者发挥学生的创新力来组织活动,这样可以增加体育教学整体的效果和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进一步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循序渐进的鼓励学生,让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使得学生认识到身体素质对以后的工作发展很重要,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总结:

在教育教学不断改革适应时代发展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也在不断经历不同挑战,教学中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使体育课程保持新颖、独特、充满力量的教学,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需要改变观念,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教学方法,放弃落后的教学形式,将创意思维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教育环节,完善体育教学课程,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发挥创意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实现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和体育教学的全面创新,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育事业,进而促进社会繁荣进步。

参考文献

[1].许浩,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04(05)

[2].张磊,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4,02,(28)

[3].冯蕾,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01,(01)

作者简介:李培胜1985年12月男汉浙江平阳2008年毕业于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士现在供职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第三小学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