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废水处理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医院废水处理工艺

黄明晓

东莞市华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523000

摘要:医院排出的污水污物含有传染性病菌、病毒、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等有毒有害物质,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应该对其加以处理,否则会对受纳水体造成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医院污水主要污染物:其一,病原性微生物;其二,有毒有害物理化学污染物;其三,放射性污染物。其污水特点是成分复杂,有些重金属和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是致癌、致畸或致突变物质,这些物质排入环境中将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危害人类健康。

关键词:医院废水;处理工艺

一、医院废水的成分及处理原则

医院污水的性质指医院产生的含有病原体、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酸、碱以及放射性等的污水。医院产生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光。

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及严重污染环境:

1)医院污水受到粪便、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污染,具有传染性,可以诱发疾病或造成伤害;

2)医院污水中含有酸、碱、悬浮固体、BOOD、COD和动植物油等有毒、有害物质;

3)牙科治疗、洗印和化验等过程产生污水含有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等,部分具有致癌、致畸或致突变性,危害人体健康并对环境有长远影响;

4)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放射性污水。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α、β和γ放射性,在人体内积累而仿害人体健康。

1.2医院废水处理原则

1)全过程控制原则。对医院污水产生、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2)减量化原则。严格医院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处进行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内生活污水与病区污水分别收集,即源头控制、清污分流。严禁将医院的污水和污物随意弃置排入下水道。

3)就地处理原则。为防止医院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在医院必须就地处理。

4)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医院性质、规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区差异对医院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

5)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全面考虑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医院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6)生态安全原则。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和控制出水中过高余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二、医院废水处理工艺

2.1氯化法处理医院废水氯化法包括以下3种方法:

(1)次氯酸钠法。次氯酸钠是普通的化学试剂,其运输,储存和购买都比较方便。次氯酸钠溶于水生产次氯酸根离子,可用于消毒杀菌,但它不稳定,光照,受潮易于分解,消毒能力很弱。

(2)次氯法。液氯在水中能迅速产生次氯酸根离子。该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院的废水消毒。液氯中有效氯含量比次氯酸钠溶液高5-10倍,消毒能力强且价格便宜。由于氯气是一种强刺激性有毒气体,因此要用专用的存储设备进行存储。

(3)二氧化氯法。二氧化氯就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病毒等。有关研究表明,二氧化氯溶于水后,有50%-70%转变为次氯酸根离子和亚氯酸根离子,对红细胞有损害,会干扰人体对碘的吸收,还可以使血液胆固醇升高。因此,目前一般用前两种方法处理医院废水。

臭氧也可用于医院废水消毒,但它必须现场制备,且价格昂贵。

2.2医院各种特殊废水预处理方法如下:

(1)传染病房的传染性病毒废水采用消毒剂进行预处理;

(2)对酸性废水采用中和处理,以氢氧化钠、石灰作为中和剂,加入酸性废水中通过搅拌达到中和目的;

(3)对于高浓度含氰废水采用“硫酸亚铁+曝气”沉淀法进行处理,对于低浓度含氰废水采用ClO2氧化法进行处理,使CN-被氧化为CO2和N2,实现氰化物的无毒化;

(4)含汞废水采用Na2S沉淀法处理,汞的去除率可达99.9%,出水含汞浓度可达0.02mg/L;

(5)含铬废水收集后送电镀厂处理;

(6)洗相废水中的显影剂、定影剂、漂白剂、银等物质排放前对其进行回收利用。银的回收可用电解提银法和化学沉淀法,低浓度含银废水也可采用离子交换法和活性炭吸附进行回收;

(7)对于浓度高,半衰期长的放射性污水,将其贮存在容器中,使其自然衰变。对于浓度低,半衰期较短的放射性污水,排入地下贮存衰变池,贮存一定时间使其放射性同位素通过自然衰变,当放射性同位素浓度降低到管理限值时再排放;

(8)其他特殊废水需根据其理化性质,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单独收集预处理。

同时医院食堂餐饮污水须经隔油预处理。上述医疗特殊废水和食堂餐饮废水预处理方法简单易行、成熟可靠。

三、废水处理方案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医疗废水处理采用“调节池→生物处理→絮凝沉淀→滤池→接触消毒”流程。对生物处理和接触消毒两个单元的工艺进行比选分析。

3.1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工艺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膜生物反应器法、曝气生物滤池法和简易生化处理法。

3.1.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以悬浮生长的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进行降解的废水生物处理工艺。

3.1.2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采用固定式生物填料作为微生物集聚的载体,生长有微生物的载体淹没在水中,曝气系统为反应器中的微生物供氧,反应器中可保持很高的生物量。

3.1.3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MBR)是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反应器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废水处理工艺。根据膜分离组件的设置位置,可分为分置式MBR和一体式MBR两大类。

3.1.4曝气生物滤池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生物膜处理工艺的一种。采用的新型粗糙多孔的粒状滤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滤料表面生长有生物膜,池底提供曝气,废水流过滤床时,污染物首先被过滤和吸附,进而被滤料表面的微生物氧化分解。

3.2消毒技术

3.2.1消毒技术

消毒是医院废水处理的重要工艺过程,其目的是杀灭废水中的各种致病菌,选用二氧化氯发生器。

3.2.2二氧化氯发生器工作原理

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琉基的酶,抑制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破坏微生物生命结构,致使其死亡。能有效的破坏酚、硫化物、氰化物等有害物质。二氧化氯发生器反应方程式:

NaClO3+2HCl=NaCl+ClO2+1/2Cl2+H2O

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

医院废水经前述方法单独处理后,进入调节池,均匀水质水量后进入CASS反应池,再进入絮凝沉淀池,最后经滤池过滤,出水用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后,采用Na2S2O3脱除多余的氯,然后排入地表水体。各池产生的污泥排入污泥池,污泥池内上清液回流入调节池进行处理,污泥经消毒和脱水处理后送至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处置。

结束语:

采用以上工艺消毒效果良好,处理工艺成熟稳定,处理后的废水水质可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排放标准)要求,具有技术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医疗废水消毒技术探讨.陈笠,李正山,黄正文,史凯.2017.4

[2]医院废水消毒处理技术及其发展方向.王坡.2011.4

[3]医院废水消毒处理技术综述.单德贵,范新宝,宋曦雷.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