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7-17
/ 3

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

陈树强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上海200000

摘要: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培训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教师成长过程教学规范教学能力Standardteachingbehavior,toenhanceteachingability

ChenShuqiang

Abstract:Theteacheristheeducationfirstresources,thetraininglevelheightisdecidedbytheteachertroopqualityheight,thestandardteachingbehavior,sharpenstheteachingabilityisimprovestheteacherqualitythebasicguarantee.

Keywords:TeacherGrowthprocessTeachingstandardTeachingability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0073-02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依赖教学设备的提高而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质量的提高。我们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一批能承担重大任务、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团队。教师作为单个个体,也许微不足道,但作为队伍这一整体,却影响着教师的声誉、未来和发展。培训的未来和发展,取决于我们这支队伍整体水平的优秀程度。

教师队伍的优秀程度,主要看教师的成长过程,教师的成长过程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从开始考虑选择教师职业以及接受培训起,教师就积极地进行准备和发展,包括教师进入师范院校学习和入职前培训。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教师进入学校任教后,教师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个人的知识和授课技能开始紧密地与自身生存和发展联系了起来,在生存压力下开始加强专业化发展,但这一阶段更多的是应用在学校学习的各种知识和潜移默化学得的教学技能,以常规教学方法为主,努力发展使所学得以顺利传授,又得到专家认同的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成熟阶段。教师在胜任教学的基础上,开始从关注自身发展转向关注学生发展,开始超出原始知识和教学技能,发展更加实用和自主的教学方法,能灵活自如地应用各种教学技能并组合成新的教学方法,开始走出上一阶段形成的固定教学模式,在教学和专业知识上逐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进入成长的成熟阶段。

第四阶段,创新阶段,也称专家阶段。教师在努力钻研业务的同时,能结合所教专业特点和教学发展要求,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科研活动,并逐渐发展新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思想,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称为专家型教师。

当前,社会正处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时期,新的教学方法,现代的教学技术、工具、手段日新月异,教师通过继续教育,了解教学信息、教改动态,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掌握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教师培训不仅提高教师任职水平,它还是保障教师持续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师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相应的培训,这种培训将贯穿教师的整个教育工作。

作为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或是半路走上教学岗位的教师,在大学里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文化知识,接触实践少,实际工作中,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教学工作的组合素质,除了文化学历外,还应具有思想教育能力,实际教学工作能力,班级管理工作能力,教学教研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而这些能力在学历教育阶段是较难学到的。

我们应该看到,青年教师执教时间不长,教学经验比较缺乏,教学艺术水平需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训练还不够,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讲课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是师资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表现的方面和规范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准备不足,个别教师上课没有教案和讲稿,尤为突出的是在做题目的课上,基本是照本宣科,没有突出的东西。教师上讲台,必须写好教案讲稿。写好教案讲稿是我们要求的第一个教学规范。学校对教案讲稿的规范有要求,教案是教师以章节或课时(一般以一次课为一个单元)为单元编写的教学具体方案,一般包括授课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进程的安排,编写教案应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在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每门课的内容和特点,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特点和才华,编写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案,教案好比电影的剧本,是对具体讲课的具体设计。教案既不同于教学大纲,也不同于讲稿,教学大纲是对课程总体要求,而教案则是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并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体现板书设计、标注教学方法。例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是提出问题,叫学生回答还是思考一会,由教师自己回答:采用什么教具或课件,要不要做课堂练习,课堂练习的方式和时间,结合课程内容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德育渗透的时机和观点:在什么地方设置一些机动内容等等。讲稿是丰富和内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这些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这更像电影中的脚本。要充分考虑如何实现教案中所达到的教学目的和效果,讲稿是课堂教学中的讲课稿,上课讲多少话,写多少字,讲稿就要有多少。

(二)教学不规范,最突出的问题是“满堂灌”,甚至只顾板书或念讲稿,有的教师上课象播音员,照着课本或教案念,头都不抬一下,师生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和交流;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够大方,讲课时声音、语速、语调把握不够好;也有的教师时精神不够饱满,语调平淡乏味,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想使课堂教学达到一定的效果就必须积极动脑筋采前相应的方法方式。就拿导入新课来说,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开始环节,也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一环,导入新课的方法得当、内容新颖,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顺利记忆知识,为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有不同的形式,比如,推陈出新法,这是教师在讲授新课前,通过扼要复习旧课,进而引出新的知识。以问引思导入法。即采用提出问题的方法,而思考的问题正是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还可以运用实物导入法,即在讲课前,教师展示有关生活或生产中的产品或准备好的课件,使抽象难懂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讲授新课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环节,根据新课的内容,领会运用教学方法,贯彻教学原则,讲清教学重点和难点。实际教学中可采用专题式、案例式、情景式、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巩固新课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尽可能做到当堂消化和巩固。巩固新课可采用重点复述所讲内容,提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当堂作业联系重点等方法,巩固新课要尽量突出重点,纲目分明,使学生把握要领,记忆深刻。

(三)多媒体教学运用不规范,在教学检查和听课中发现,不少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这是必须提倡的,但有些教师运用扫描仪或是复印机把教材拷贝成电子文档,或是费力输入文字,照抄,教师坐在电脑前,像放电影一样讲课很少,或是像作报告。这样效果当然不好,广大学生对这种方式反映很大,这种多媒体教学已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必须加以规范。

(四)仪表行为不规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教师上课不注意仪表,个别教师系着或背着腰包上课,上课不关手机,甚至在课堂上接打手机,这都是教学事故。有的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是坐着上课的,学生连人都看不见,对此已有不少学生和老师建议把讲台的椅子拿掉,教师上课就应该站着讲课,要有即兴表演,要有肢体语言,要热情洋溢,要讲究语言的艺术和交流的艺术。

(五)纪律不规范。在抽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上课迟到,下课提前,中间停顿时间过长、随意。调课现象随意。教师上课必须提前3分钟进教室,第一节课(一次课连上四节)就更有必要。进行必要的点名、询问、了解情况、调节班级气氛,在讲台边等上课铃。

(六)板书不规范。板书是上课的基本功,非师范类的教师在这方面有比较大的欠缺,板书随意、书写不工整、布局不合理、重点标识不醒目、本节课和下节课的衔接处对值日生没有交代。

(七)实习不规范。实习环节和理论教学一样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安排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时间、内容和顺序。抽查中发现个别实习有实习前准备工作不足,个别的连实习计划书和实习指导书都没有,实习时边找资料边实习。实习时间随意缩短,实习过程有放羊的嫌疑。实习结束,没有实习小结。

掌握和遵守教学规范是我们保证教学质量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提高教学水平,也就是“点石成金”。“点”是指教师,就是教师要有“点”的能力、会“点”的技巧和想“点”的态度,“石”就是知识,学员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金”就是学员掌握。这一切的关键在教师,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所以:

(一)教师要有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教材不是教学的根本依据,而是教学工具,教材中不仅有知识内容,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的内容。要研究教材的逻辑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到讲述通俗严密,思路清晰;要研究教材的系统性,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要研究教材的合理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要树立广义教材和大教材的观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凡是能影响学生,使学生受教育、丰富知识的内容都可以看作是教材。在课堂上适当介绍与本科有关的课外内容,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二)教师要有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选择教法的能力。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要使教学活动有条理、有系统地进行,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组织能力。其中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看教师的教材分析及教法的选择。另一方面看发展学员的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的提高。

(三)教师要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是教育事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录音、投影、电视、电脑、网络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向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主要包括硬件的操作、软件的使用、课件的制作。这样可以化大为小或化小为大,科学、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师用语言很难表达清楚的问题情景或动态过程,从而增大了课堂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教师要有实际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更像体育老师,尤其是技巧型运动,无论理论讲得多么透彻,动作要领讲得多么规范,注意事项讲得多么清晰,学生就算能完整准确地背诵下来,也不一定能完整准确地做下来。只有老师做得好,并能手把手的教,学生才能在实践中学得和掌握。同样在培训教学中,学员来自一线生产单位,他们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增强理论知识,更是为了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单纯的掌握理论知识不能保障技能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不仅能回答学员提出的生产实际问题,更能真正操作,真正动手干,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