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麻醉深度与小儿术后躁动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探讨麻醉深度与小儿术后躁动的关系

赵敏毅1徐桂萍2

1.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830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830000

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深度与小儿术后躁动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诊治的小儿手术患者80例,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麻醉深度;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术中BIS维持在40~49;观察组患儿术中BIS维持在50~59。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认知功能情况、Rasay镇静评分、苏醒情况、拔管情况、术后监测指标、术后躁动情况。结果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儿认知功能评分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直到正常。观察组患儿在拔管1h、拔管6h、术后1d时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停用麻醉药0、10、30min和1h时Ramsay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麻醉深度对小儿术后躁动有影响,麻醉深度过深,会增加术后躁动风险。

关键词:麻醉深度;术后躁动;脑电双频指数

儿童苏醒期躁动是指有轻微的躁动和精神应激状态,与苏醒期谵妄不同,通常不伴有显著的行为改变[1]。小儿术后躁动临床上较为常见,这与诸多因素有关[2]。本研究选取80例小儿手术患者探讨其麻醉深度与小儿术后躁动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诊治的小儿手术患者80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入选标准:全身麻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研究取得患儿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器质性疾病、血液性疾病、免疫性疾病、

精神性疾病、药物过敏、无法配合治疗者。目前常将BIS控制在40~59为适宜的麻醉镇静[3]。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术中BIS维持在40~49,观察组患儿术中BIS维持在50~59,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各指标变化。对照组患儿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11岁,平均(7.6±1.4)岁;ASA分级:Ⅰ级22例、Ⅱ级28例。观察组患儿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11岁,平均(7.6±1.3)岁;ASA分级:Ⅰ级13例、Ⅱ级27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ASA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常规指标,将BIS监测电极固定于前额部位,连接仪器后,给予患者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1mg/kg、依托咪酯0.4mg/kg、舒芬太尼0.5μg/kg、维库溴铵0.1mg/kg诱导麻醉;术中使用微量泵控制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输注,将麻醉深度稳定,实施静脉输注时采用顺式阿曲库铵8μg/(kg?h)维持肌肉松弛。对照组患者术中BIS维持在40~49;观察组患者术中BIS维持在50~59。在不同时间点协助患者完成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在不同时间点协助患者完成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各项指标及术后躁动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认知功能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

随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儿认知功能评分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直到正常。观察组患儿在拔管1h、拔管6h、术后1d时认知功能评分[(17.5±1.1)、(22.23±0.6)、(28.6±1.4)分]高于对照组[(13.2±1.3)、(17.3±1.5)、(23.5±0.9)分];观察组患儿在停用麻醉药0、10、30min和1h时Ramsay镇静评分[(3.7±0.5)、(3.2±0.2)、(2.8±0.3)、(2.4±0.2)分]低于对照组[(4.1±0.4)、(3.7±0.5)、(3.2±0.5)、(2.7±0.4)分],两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苏醒与拔管情况、术后监测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为(12.5±1.2)min,拔管时间为(15.8±1.5)min,定向力恢复时间为(19.3±1.6)min,早于对照组的(14.4±1.2)、(19.1±1.7)、(23.1±1.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术后监测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86.3±2.5)、(61.4±2.1)、(95.2±2.0)]与观察组患儿[(87.2±2.8)、(62.3±1.6)、(96.6±1.8)]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观察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47.5%(19/40)低于对照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国外报道为10%~67%[4]。麻醉深度的观察和管理是麻醉期间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儿认知功能评分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直到正常。观察组患儿在拔管1h、拔管6h、术后1d时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在停用麻醉药0、10、30min和1h时Ramsay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麻醉深度对小儿术后躁动有影响。麻醉深度过深,会增加术后躁动风险。术后躁动主要原因是术后疼痛。在患儿,苏醒期躁动和患儿的疼痛行为很难区分。疼痛作为苏醒期躁动的诱因使镇痛药物用于预防和处理躁动的有效性得以证实。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相当程度减少了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术中BIS维持在50~59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躁动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卢桠楠,许冬妮,周嘉嘉,等.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34(02):240-243.

[2]MalarbiS,StargattR,HowardK,etal.Characterizingthebehaviorofchildrenemergingwithdeliriumfromgeneralanesthesia[J].PaediatrAnaesth,2011,21(9):942-950.

[3]李真,金宁,万静洁,等.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小儿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维持剂量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1):17-20.

[4]SilvaLM,BrazLG,MódoloNS.Emergenceagitationinpediatricanesthesia:currentfeatures[J].JPediatr(RioJ),2008,84(2):10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