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安全检验工作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关于食品安全检验工作探析

潘俊林

梅州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所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高,我国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因为我国的食品质量水平普遍较低,检验检测能够提升食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安全。为了促进我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需要在各项工作中进行努力,在食品工作中,需要达到安全、卫生的标准,保证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健康的食物,相关人员和部门一定要加强重视,食品监督部门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检验检测机制,并严格按照规定实施,为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水平。本篇文章主要从检测机构出发,对食品检验工作管理作出合理的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食品检验;质量;管理;样品处理;发展

1、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在最近几年里,食品工业在飞速的发展,通过对食品进行加工而带来的效益在大幅度提升。由于大多数加工厂都是有着相应证件的加工厂。但是,因为我国地大物博,并且地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让小部分的作坊没有管理到,特别是针对某些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的地区,没有对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必要的重视。在这些小作坊里,获取效益是他们所达到的目标,因此将这些小作坊都应当融入到相应的产品管理中是一项比较棘手的任务。当前,随着有关食品安全制度的出台,国家提高了监督工作的水平,通过严格的管理模式让食品的品质得以提高。经过这些年所得出的报告可以得知,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微生物超标;另一方面是食品添加剂超标。因此,当前棘手的任务就是把上述因素当做重点的检查对象。

2、食品检验的概述

食品生产企业一定要让所生产的有关产品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从而符合人们的需要。食品检验可以理解为是依据有关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来对其做出详细检测的。当检测完毕以后相关机构会将报告制定出来,从而对检测的食品进行判定,看能否满足相应的标准。倘若相关机构测得的食品满足有关标准,那么该食品就属于合格的。假如有一些产品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那么有关机构也要出示相应的检测书。这样食品企业就可以依据检测时所得到的结论来对生产做出适当的改善。由于食品质量监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因此相关监测人员应当具有同等专业的水平,利用恰当的实验和相应的方式来对产品的质量做出合理的判断。

3、食品检验工作涉及的范畴

食品检验机构要想为社会提供真正合格良好的检验服务,就要重视食品检验数据的真实科学和可靠性。要想使检验机构能够顺利立足于社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就要健全检验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检验的水平和可信度。食品检验机构的工作重点是质量管理。要对整个检验工作过程质量和工作质量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在食品检验工作中重点要注意检验方法、检验过程质量保证、检验人员技术素质保证、仪器和检测环境保证、技术资料有效性保证、标准试剂可靠性保证这个方面的工作。要针对自身的特点,制定出一个合适的质量保证体系,合理地分配职能。

4、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当前,食品质量安全对食品检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检测技术正向快速化、便携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与传统化学分析相比,采用当今高科技设备来实现快速检测,可以充分发挥实验室设备的优势,达到检测周期短,检测结果可靠,并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通过介绍下面相关色谱、光谱分析法、以及一些生物检测技术等,来讲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色谱技术中的一种,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主要用于对食品中的各种添加剂以及农药残留的定性、定量分析,是一种准确度高、灵敏度好的快速检测技术。王会峰等科技人员经过努力,确立了气相色谱法可以应用于香菇等农药残留检测,且其建立了香菇中40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技术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色谱分离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普法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常用方法,主要用于食品营养成分的检测,食品添加剂含量的检测,农药残留检测,兽药残留检测以及一些食品毒素的检测。胡志群等科研人员,利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测定荔枝果肉中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荔枝果肉中的可溶性糖主要为葡萄糖、果糖等,有机酸为苹果酸和酒石酸。夏静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利用二极管阵列作为检测器,同时检测出酱油中的7种防腐剂,实验结果表明其效果较好,大大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色谱-质谱法。质谱是一种非常灵敏的检测器,而色谱具有很强的分离能力,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就是取长补短,结合两者的优势,成为人们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重点。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主要分为气质-谱联用和液-质谱联用,相比于质-谱联用,液-质谱联用技术主要应用待测样品比较稳定,不易挥发的样品。李润岩等研究人员建立了气-质联用的快速测定草莓中5种有机磷农药的方法。邢丽红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建立了快速测定乳制品中三聚氰酸残留量,实验结果表明其检测限低,线性关系好,加标回收率高。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方法。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但具有灵敏度不高的特点,因此其主要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和毒素测定。梁洪军等等科研人员,利用薄层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实验结果表明,其简单、快速、重现性好,能够满足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检测的要求。

免疫亲和色谱法。免疫亲合色谱是一种根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可逆结合的色谱技术。其主要应用于样品的前处理,但也可以和色谱相结合,可用于兽药残留检测。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广泛用于对食品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是一种对样品无损的简单、快速、低成本的检测技术。广泛用于食品检测的光谱分析方法,主要有紫外、红外、近红外、拉曼和荧光光谱。Hammami等科研人员采用荧光光谱技术,分别检测不同喂养的45头羊的奶质量,实验表明,通过检测结果能对这些羊进行很好地区分。

生物检测技术。近年来,伴随着生物技术发展的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显示巨大的前景,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其有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精确度好、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专一等特点,成为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抗生素的检测,食品添加剂含量的检测,农药残留检测,兽药残留检测以及一些食品毒素的检测。柳其芳采用生物检测技术,建立了测定牛奶中黄曲霉素M1与抗生素的方法,实验过程,待测样品不需经过前处理、简单、快速,实验结果准确。

5、食品检测中样品处理的注意事项研究

为实现食品检测工作的高效真实,本部分将从食品安全检测中样品处理技术入手,详细分析了样品处理的注意事项:

样品处理技术。目前,我国食品检测中样品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四种:色谱技术、免疫学技术、生物检测技术和残留农药检测技术。其中色谱技术,主要是利用化学分离法将组成物质不同的混合体通过溶解、挥发和吸收等化学处理手段分离,这种技术处理效果良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免疫学技术,是利用免疫机理通过样品中的抗原抗体反映对细菌含量进行确定,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样品内细菌的收集和分析,可以有效阻止细菌对人们的危害。生物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主要是以食品制造原料和样品中的化学物质相互反应,确定样品中的物质,这种给水具有特异的识别性。最后的残留农药检测技术,主要是针对大量喷洒农药的农产品而言的,利用专门的检测器对这些食物样品进行处理,便于检测。

注重样品采集源。样品采集源的合理化确定,是保证食品检测真实性的关键。因而,采样人员必须重视样品的采集工作。但是样品采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确定合适的采集时间、科学的采集方式和合理的采集设备等,这些都是确保采集样品质量的核心点。其中样品源必须保证和检测食品完全相同,保证样品采集方式不会改变食品的性质属性和化学结构。此外,采集完成后需要确保存放环境的干净无菌,一般采集样品需要进行冷藏和冷冻,防止样品变质。因此,在一个完整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

中,抽取样本时必须做好采集源选择、采样具体工作和采样后的样品保存工作,切实保障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

注意样品采集期。食品安全是一项社会层面的工作,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而食品采集样品时必须保证与用户处的食品状态相同,这样检测工作才有意义。可是由于食品检测项目多、周期长、成本高,导致采集到的样品难以与用户处食品状态完全相同。针对这个问题,采样人员可以从产品出厂时期和产品销售时期两个时间点进行采样收集工作。首先,销售时期的产品由于市场性最具代表性,这个时期的食品质量与人们购买的食品质量状态相同。其次,我们仍需要考虑到市场销售的外包装处理、使用防腐处理方式等这些因素,这些也会影响到产品的数学和营养。最后,注意样品的时期,也是确保食品检测工作真实性的关键。

注意样品属性和类别。食用产品的属性类别较多,分类较多,如乳制品、膨化食品、豆制品和油炸食品等,这些类别一般会在同一种检测技术下出现不同检测效果。因此,在进行抽样过程中,样品处理必须重视样品的分类和属性特征,选择多种类别的样品处理方式和检测手段。比如在具体的食品检测过程中,采样人员可以运用流通注射技术对活性强的样品进行处理,运用膜萃取技术进行固态的样品处理,这样以实现抽样的科学合理,便于后期的食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注意检测项数量。食品检测工作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确实是一项复杂度较高、项目较多的工程。检测项目多,就会使得检测程序繁琐,检测时间长,对样品的处理和加工技术就越困难。这些不稳定因素最终都会影响到样品的内部组成和化学结构,大大降低食品安全检测的精确度。因而,抽样人员必须注意样品检测的项目数量,做好合理化确定,最大程度上保证检测的真实性,样品还原市场中的状态。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一项关系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食品安全问题也一直是国家和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为保障人们饮食安全、保证人们的健康,国家及其相关部门必须将食品检测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优化检测技术,做好检测前的样品抽样和处理工作,高度注重样品处理中的要点,将食品检测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以实现我国和谐社会的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张锐.完善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3(5):36.

[2]郭晓,张晓川.中国食品发展现状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93-94.

[3]刘泽远.食品安全的危害与卫生监督管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4):383-384.

[4]韩凤霞.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与建议—针对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