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风险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风险控制措施

伍能成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德阳供电公司618000)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我国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也随之有了大幅度的上涨,对于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来说,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不但能有效提升具体的管理成效,同时也能更好的降低这一管理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有效节约成本,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升高必然会导致整体系统中所面对的风险增加,甚至会对基建项目的实际开展产生负面影响。以下就对风险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基建项目;信息化;风险控制

一、风险项简述

1.1企业流程重组方面的风险

对于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来说,电力企业中传统的金字塔型结构必然要做出一定改进,这种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部门间摩擦大、管理成本较高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将对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中包含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以及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等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原有的各项业务流程也应根据信息化建设需求做出改动,以此来确保这些业务的开展能在信息化手段的作用下更好的提升电力基建项目管理成效。以财务流程为例,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都将涉及到多个部门及工作岗位,若电力企业在流程及组织模型重组过程中存在对影响因素考量不周、合理性不足等状况,那么电力基建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必然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严重情况下将导致电力企业在运转过程中面临极大的风险。

1.2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风险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电力企业必然会涉及到对计算机技术、软件以及平台的选择和应用,对于这些内容来说,具体计算机技术自身存在缺陷、软件不够成熟、开发工具选择错误等都有可能会导致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较大的风险。另一方面,若电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之前不能提前进行规划,并针对各类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制定明确的标准,那么相关人员在对这些技术进行应用时就很有可能因为无据可依而出现过度依赖个人经验的状况,最终导致整体系统中的风险增加。

1.3信息化建设需求方面的风险

若电力企业不能结合自身需求以及市场发展明确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那么整体建设过程中风险难以控制也将成为必然。在实际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这一问题主要体现不同业务需求的矛盾以及需求的频繁变换上,以进度管理相关工作的开展为例,基建项目的实施进度将会受到多项因素的影响,若不能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现电力基建项目建设进度过慢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信息化建设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必然会在原有程度上有所增加。另一方面,企业所提出的需求与实际状况不符或需求过高等也会导致风险出现。

二、风险控制措施

2.1从企业流程及组织架构两方面入手进行改进

首先,对于业务流程来说,相关工作人员首先应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筛选,避免针对所有业务流程进行改造所耗费的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在这一过程中,电力企业应针对具体业务流程是否会对企业发展造成阻碍进行衡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业务流程重组后能为企业带来的效益,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企业业务流程的改进。

其次,对于企业组织结构的改进来说,为了确保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效果,电力企业应能在原有基础上推进扁平化和无边界化的组织模型。在这一模型的作用之下,具体指令的传达路径将能得到有效缩减,整体的管理成本也能得到更好的控制。对于这一过程中风险的控制来说,企业可以结合管理流程及管理关键点设立负责人岗位,由这一负责人主导整个管理流程。在这样的组织模式之下,企业内部结构将能得到有效的精简,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摩擦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项自然能在原有基础之上得到有效管理。

2.2对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行规划

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规划应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1)做好软件评估及市场调研工作。上文中已经提到,对于各类软件、平台、计算机技术等的应用是影响整体系统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之前,电力企业以及主要的负责部门必须能做好软件评估和市场调研工作,对现有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缺陷进行详细调查,分析这些软件能否在提升电力基建项目管理成效上发挥作用,进而结合企业及基建项目开展需求进行选择,从根本上降低这一建设过程中可能的风险。

(2)制定明确的信息化建设目标。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的确定应避免目标过大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基建项目开展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环节进行考量,确保这些环节的实施能在质量及效率等方面满足要求,最终达到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目标。仍旧以进度管理为例,相关管理人员应结合现有数据对可能影响到项目实施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数据模拟来试验不同控制方法对于控制项目建设进度的作用,最终确保进度管理相关工作开展的科学性。

(3)确定信息化建设流程。信息化建设流程的构建主要是为了避免实际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因为没有制度制约而出现混乱,各项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的状况,因此,信息化建设在电力企业内部的实施应该是循序渐进、分阶段的,避免因为过分追求速度而导致风险增大。

2.3在电力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氛围

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电力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构建信息化项目执行小组。除了计算机以及信息化方面的专业人员之外,这一小组中仍应包含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业务骨干,同时,这部分人员应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脱离原部门,完全的服务于信息化建设工作。在这样的模式之下,信息化建设自然能更好的与企业业务流程结合起来,保障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不会流于形式化。

(2)针对企业内部相关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企业内部员工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是影响这一工作开展成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企业应能在原有基础上将针对信息化技能、理论基础以及对信息化的认识等的培训重视起来,并通过考核来确保所有员工都能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而从基层员工做起确保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在这样的模式之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自然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基建项目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应能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以及市场变动等进一步针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具体的风险防控办法,确保电力企业能在满足信息化发展需求的基础之上合理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

[1]许岩鹏.电力基建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风险控制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4).

[2]钱堃.电力企业推进信息化基建项目管理的分析[J].电子测试,2014(22).

[3]刘杏.电力基建项目档案归档难度与对策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8(17).

作者简介:

伍能成(1986.07.02),男;四川营山;汉;研究生、硕士;工程师;项目管理室技术管理;研究方向:电网基建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