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标环境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浅议新课标环境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邵惠芳

◎邵惠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江苏武进213104)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159-02

摘要:良好师生关系是新课标环境下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必须认识到师生之间角色地位的变化,在课堂内外,通过各种途径,选择良好方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关键词:良好;师生关系;教学;途径

对师生关系的探究已经跨越了很长时间了,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记》也提出“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但直到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很多年的今天,我们对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的探究和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所以,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就成为教育成败的一个关键。

一、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要求

首先需要树立新型的师生观。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逐渐推广,我们即将迎来网络教育时代,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地位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对此,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和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学生积极参加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建立在对学生坦率、开朗的基础上。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或者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教师应当是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发展的向导,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这是在教育过程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思想基础。

其次需要建立教师威信。教师威信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声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教师的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地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同时,教师只有在尊重和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动用自己的权威,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真正教师威信的树立,受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善于同学生交往的能力、教师对评价手段的使用这几个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唯有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养,才能建立教师威信,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根基。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注重良好的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等等来实现。

再次善于同学生交往。一般师生之间的联系与交往要经历四步:接触→亲近→共鸣→信赖。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的,没有深入到学生中间,不经常同学生交往就无从产生亲密的感情。那种性格开朗、气质优雅、兴趣广泛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

最后发扬教育民主。教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特别是教师能与学生心理换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善于理解学生,是解决师生之间矛盾的关键所在。满足学生正当的要求,是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就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途径。在正常情况下,学生对教师的了解和情感的产生是从课堂教学开始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阐述自己的政治、道德观点,赢得学生的尊重,展示对学生的爱心,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比如着重说说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在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而是应该把语文课堂看成是一个舞台,一个生活片段,一个展示理想的天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睦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通过教师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以往简单的我教你听转变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而课堂上最重要的使命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黄全愈博士曾经说过:“创造性不能教,创造性是鼓励和培养出来的,它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师就是要在教学中营造这样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知识是有限的,而创造性想象力是无限的。学生的创造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是创新的能力。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地方,课堂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出来。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应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好奇心,使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创造在某种意义上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实践证明,训练感觉,使学生对周围的事物保持一颗敏感的心,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活泼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来创设良好的情境,从各方面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教师的努力加学生的成就,师生关系也自然而然的好了近了。

其次通过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补充。教师要在课外活动中充实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给学生树立崇高的榜样。同时,让学生不断了解自己,自己不断了解学生,达到师生双方正式关系与非正式关系的和谐、教育关系与心理关系的和谐、集体关系与个体关系的和谐。课外的活动因为不受课堂纪律的约束,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也容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再次通过校外活动。陶行知曾经这样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中的教育才是最接近事实,最有利用价值的。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语文的气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语文回归生活。

所以,师生关系建立的多种途径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内外,而且要在校外意识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地位,增强教育的立体效果。使学生多方位全面,多角度的得到学习和发展。

三、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方法

首先转变学生角色。学生由配角转变为主角;由客体转变为主体;由抽象语境的理解者转变为真实语境的实践者;由封闭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合作者。

其次转变教师角色。教师由实践者转变为研究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课程的实践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由教案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智慧的创造者;由教学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应做到:其一,必须从思想到情感上,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期待学生,相信学生,这种信念是真正引导学生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只有在教学中真心实意地爱学生,才会给学生创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良好学习环境;其二,要创造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其三,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思考,发挥、表现以至于演示的机会;其四,要恰当地引进竞争机制,培养和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表现意识,强化语言训练,提高教学的效率。

最后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新课程提倡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教师要学会捕捉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学生鼓励,理解他们,公平地对待他们。

总之,教师要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博爱的胸怀赢得学生的敬爱,使得师生关系达到融洽状态,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提供有益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

【3】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