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36例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1

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36例疗效分析

龚树春张中兰

龚树春张中兰光山县妇幼保健院(河南光山465450)

[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5-0031-01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数的综合症,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患病率及血压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老年人较为常见,尤其是收缩期血压,因此进行积极的降压治疗,预防心、脑、肾、眼等并发症选择一种理想的降压药尤为重要,本人对近五年门诊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36例均为门诊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62岁,血压波动在150-220/86—120mmHg,病程3年一22年。

1.2治疗方法

1.2.136例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病例的诊断标准

1.2.2测量血压前均在门诊休息10分钟以上,测量以右臂肘部动脉血压3次以上,取平均值为准。

1.2.336例患者在使用依那普利前均使用其它抗高血压药6个月以上,效果不明显或有明显的副作用,然后停药5天,改用依那普利治疗6个月后进行自身个体对照,进行疗效观察。

1.2.4剂量:依那普利初始量为5-10mg,2次/日,若疗效不明显,一周后增加5mg,如果剂量增至20mg,2次/日,若疗效仍不明显的患者可加用氢氯噻唪12.5g,2次/日,增加降压效果,待血压正常后仍用依那普利维持治疗。

1.3疗效评定标准:明显有效,治疗后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大于20mmHg,但未正常者;有效,血压仍未正常但收缩压下降大于20-60mmHg,或舒张压下降在10-20mmHg之间;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4治疗结果

显效:依那普利组28例,占77.8%其它药物组16例,占44.4%

有效:依那普利组6例,占16.7%其它药物组9例,占25%

无效:依那普利组2例,占5.5%其它药物组11例,占30.6%

总有效率:依那普利组28例,占94.5%其它药物组16例,占69.4%

以上可以看出依那普利降压效果明显好于其它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依那普利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讨论

2.1高血压经多年研究其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在其病因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但其临床治疗上当前仍然以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四类药物作用为一线药物。其中ACEI药物由于对血糖、血脂代谢无不良反应,对心输出量和心率无影响,因此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降压作用。

2.1.1抑制血循环及局部组织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

2.1.2减少末梢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2.1.3增加缓激肽及有扩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

2.1.4减少醛固酮的分泌,增加肾血流而减少纳的潴留。但理想的降压药物应具有降压效果确切能持久平稳的降压又无明显的副作用,且服用方便等特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目前被普遍重视的临床降压药物之一。依那普利是第二代ACEI,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扩血管效应缓慢而持久,同时,依那普利在降压效果相似的不同种类ACEI药物中是最有效的逆转心肌肥厚药物之一,其降压机身为抑制血管紧张素1转换成血管紧张素2,使扩血管作用的缓激肽的降解减慢,促使前列腺素释放,导致血管扩张和降压。依那普利对收缩太和舒张压均有明显降压作用,在上述治疗有16例使用依那普利5mg.2次/日,即可起到治疗效果,且长期维持;有8例使用小剂量时效果不佳,当加大至20mg.2次/日后,效果明显,因此对于不同病情,要不断调整剂量。

2.2依那普利对大多数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能够良好控制,服药后一周效果明显且药效持久稳定,服用方便,无明显副作用,对肝、肾功能影响小并有减慢心率作用,从而减低心肌耗氧,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排血量,因而对高血压合并心衰的患者更适合,同时依那普利较没有卡托普利能引起干咳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停药后咳嗽症状自然消失。

总之依那普利疗效显著,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为理想的降压药物,特别在高血压Ⅰ、Ⅱ级治疗中更为合适且价格较低,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使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界为主编实用内科学上册,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钟南山、陆再英主编内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1.251

[3]宋兆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联合用药、适用药物与临床2007(01)

[4]刘琼:马来酸伊那普利治疗25例高血压疗效观察,江西医药,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