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网运行管理探讨马义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网运行管理探讨马义勇

马义勇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511400)

摘要:为更好地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电网也必须实时发展与创新。伴随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对于供电的可靠性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智能电网的发展势在必行。全面建设配电网自动化,能够使供电可靠性不断提高,缩短故障停电的时间。同时,还应当贯彻落实配网运行管理工作,实现配电网的正常运行目标。基于此,文章将配电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自动化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的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运行管理;探讨

引言

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配网自动化建设能够将多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整合,不断对配电网络管理系统进行完善,使配电网络具有测试、检测以及故障预防等功能,有效的降低配电网络的故障发生率,提高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然而,在配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水平。

1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概述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构成部分包括主站、终端设备与通信设备三部分。其中,主站内包含了计算机系统与部分软件测试程序,在对主站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遵循开放与实用基本原则。在主站网络系统中,涵盖了监测工作平台、服务器、通信机、数据库、显示器以及前置机等相关部件。要想满足通信目标,在通信方式层面,以微波通信、同轴电缆通信、光纤通信以及无线通信为主要形式。而通信方式的选择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于终端设备而言,集中体现在常规终端、馈线终端与配变终端三种类型。在应用终端设备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促进电力系统远程操作运行数据,详细地记录电力事故。这样一来,即可保证配电网自动化检修和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内容。

2配网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2.1配网主站及各级子站系统有待完善

在配网自动化规划过程中,为了充分考虑各系统的功能及效用,导致配网自动化建设进度不均,重心放在了配电网故障定位及故障隔离上,而配网主站及各级子站系统的建设进度较慢,实时检测等信息化传输功能均有待完善,致使用户无法得到全面的应用,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2配网管理模式难以满足需要

配网自动化是配网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新专业,涉及许多方面的管理,例如通信管理、自动化管理、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等,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管理。配网自动化运行和管理一直是电力系统的弱项,存在技术人员匮乏、技术人员对自动化认知不足、技术人员工作能力不强等问题。配网自动化对配网运行人员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技术门槛较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运行管理的需要。

2.3设备厂家类型过多,难以管理

配网运行管理概括起来,很大部分是与设备打交道。配网运行管理的关键是运行人员需要熟悉设备的功能及基本结构,会操作,懂原理。目前,配网自动化设备存在设备类型多的特点,不同厂家的设备、同一厂家不同种类的设备,其压板配置、操作方法、运行维护方法、自动化功能等均不尽相同,这对配网运行人员的培训等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培训效果不佳。配网自动化需要定值配合方能正确作用,根据运行经验,不同类型的设备,其定值设置项均有所差异,且设备说明书并非专用说明书,说明内容不详细,配网人员难以理解配网自动化设备的功能,容易造成误整定,最后引起设备误动作或拒动作,存在降低供电可靠性的隐患。

2.4施工建设难度大,技术人员缺乏

光纤通信是众多通信方式中最理想的一种,具有传输容量大、传输质量好、损耗小、中继距离长等特点,传输可靠性高。光纤通信需要铺设光纤光缆,并配置相应的交换机,相关的建设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建设原则,涉及部门多,建设周期较长;目前,配网光纤通信尚处于开始阶段,施工队经验不足,屡屡犯错,造成施工进度慢等问题。配电网通信技术专业人员少,通信维护及消缺工作难以自主开展,尚需依赖于外聘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相应的培训资料及方案,难以培养管理人员的通信技术技能;缺乏相应的通信维护管理工具,遇到通信缺陷时较为被动。

3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策略分析

3.1自动化系统维护机构的创建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是系统工程,主要的目标就是借助现代科技提高配网运行效率,与电力用户需求相适应。在建设配电网自动化方面,所涉猎的范围广泛,也对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作为电力企业应当在短时间内组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维护管理机构,并且与管理工作人员相互配合落实工作。由此可见,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以使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得到缓解,并优化劳动效率,使运行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尽快了解系统运行状况,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3.2优化配网自动化设计质量

在建设配电网自动化初期阶段,对人力物力与财力的需求量较大。若自动化系统建设不合理,就一定会对配电网的运行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实际设计阶段,需要与当地电力需求相结合,实现设计的科学化。在实践过程中,还要综合考虑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目标与需求,使其运行状态达到最佳。在此基础上,建设配电网自动化的过程中,也必须要以全局为切入点,以免出现盲目行为,不断优化配网自动化设计的质量。

3.3不断增强系统自控能力

要想积极贯彻并落实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自动监测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系统的自控能力,最关键的就是要灵活使用计算机自控技术,深入研发该技术,并在判断故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系统能力。针对存在的故障,系统要立即隔离故障区域,而电力企业则要及时委派专业工作人员开展维修作业。在电力恢复以后,对自控系统重新启动,与保证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但因为不同地区的差异性显著,所以在建设配电网自动化和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尤其是针对配电网建设,要求有多个单位的支持与配合,以免出现重复建设的情况。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应事先开展试点施工,在不断累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够推广应用。

3.4组建素质管理水平较高的维护团队

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对运行管理人员与系统维护作业工作人员的要求都很高,所以作为运维人员,应对自动化系统操作功能加以了解,并掌握熟练的维护技术能力。而电力企业也要强调人才开发与引入的作用,并在企业内部选拔高技术能力与专业水平的员工,对其实施必要的维护培训与操作教育。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定期委派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系统化检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状况,及时处理运行管理的问题,促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配电网络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配电网络能够正常运行,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所以,想要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电服务,电力企业必须积极的开展配网自动化建设,但是,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技术与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永斌,王建设.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17):38-39.

[2]冯文凯,解涛,陈刚等.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探讨[J].环球市场,2017(23):42.

[3]杨晨颖,王晓婷.基于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应用探讨[J].工业设计,2015(11):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