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中的电力应急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自然灾害中的电力应急管理分析

林寿宏

(汕头潮阳供电局广东汕头515100)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自然灾害的发生过程中,对于我国电力系统产生的影响以及电力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并通过综合分析目前电力企业的电力应急管理现存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电力应急管理工作制度,能够确保在自然灾害发生过程中也能够及时的为人民群众供应电力,保障人们最基础的电力需求得到满足。

关键词:自然灾害;电力;应急管理;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够保障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电力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电力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一旦电力系统弄遭到破坏,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公共建筑设施的使用情况。因此相关电力人员需要加强电力防范措施,配合使用应急管理制度,减少自然灾害对于电力系统运行产生的伤害,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自然灾害中电力应急工作的现存问题

1.重视应急轻视预警

在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需要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强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应急预案。虽然一部分企业单位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但是并没有配套制定出相应的预案演练计划。应急预案的制定能够及时有效的应对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其中包含有人、财、物的紧急调度,现场情况的紧急施救措施、方法以及可能出现伤害的紧急处理等[1]。不过即使是具备的应急预案内容非常的完备,也不能预先知道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发生后产生的影响,因此还需要在应急预案制作中配合使用预警预案,能够预先了解自然灾害对于电力企业造成的影响,并配合应急预案的开展,减少自然灾害对于企业造成的伤害。但是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过于重视应急预案的制作,忽视了预警预案的配合。

2.应急机制资源保障体系不完善

在电力系统部分区域当中目前现具备的发电方式过于单一,没有采用多种基础资源。一般自然灾害的出现都会具有链状衍生性,例如说煤炭供应对于电力企业的发电会产生影响[2]。因此在区域性的电力供应系统当中,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形成不同性质的发电系统,例如说火电、水电和核电等,按照不同的比例搭配来进行建设。不同的发电厂使用了不同的基础能源进行发电,能够避免各行各业之间过于依赖,但是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会容易造成发电厂出现孤岛效应。但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电力系统设防标准还有待完善,例如说如果在冬季出现大量降雪天气,对于铁塔、杆路以及线路等产生的影响会很大,同时雪灾发生之后的覆冰,是对电力传输系统运行产生最大影响的问题。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电力企业需要积极会诊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受到损伤的地方,并总结出灾害的危害和后果,针对性提升电力系统的设防标准,才能够减少自然灾害对于电力系统运行产生的伤害,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自然灾害中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措施

1.完善电力应急体制机制

电力企业需要积极完善电力应急管理机制,涵盖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开展要求,强调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供应以及应急技术支持工作的全面开展。首先电力企业需要建设完善的应急救援队伍,按照快速反应、平战结合的重要工作原则,形成电力应急体系,并培养专业化的应急抢修工作队伍,建设处应急专家库[3],为应急工作的开展提供专业技术指导。需要加强应急物资的供应管理工作,面对全电网大面积停电的情况,能够启动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机制,确保能够第一时间为故障区域提供所需的物资装备,减少造成更多的损伤。电力企业还需要把各种信息技术资源积极利用起来,针对应急技术创新提升资金投入力度,形成有效的技术支持系统,覆盖面积更广、功能更加强大。总之,电力企业需要完成的事统一领导、统一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体制。

2.强化电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

电力企业需要不断的创新应急预案的内容,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实际发展情况,不断的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让应急预案体系更加全面和系统。在应急预案当中包含有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以及预案的动态管理内容等。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工作单位也需要根据自身工作职能来制定出不同的应急预案,并能够配合开展预案的审核和检查工作[4]。企业不同的工作部门要开展多样化的培训和演练活动,针对应急预案加强宣传力度,并通过培训和演练来让更多的工作人员能够了解和认可应急预案和应急知识。相关部门在培训和演练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明确出培训的具体内容、标准以及方式,从而形成完善的应急预案培训计划。

3.完善电力应急技术和应急装备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统一建设出电力应急管理平台,加强对于电网理论和应急技术的研究分析工作,能够配合开展预警预案管理,从而针对自然灾害导致的电网大面积停电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监测,通过使用创新技术和创新装备,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5]。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应急电源的建设,应用足够的备用电源装备,来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配备完善的救灾装备,例如说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容量的应急电源车,以及应急发电机等。

4.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水平

电力企业的电力应急管理措施包含有公共危机管理内容,公共危机管理内容主要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首先在危机还没有发生的时间段中要控制好危机源,也就是通过有效的管理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危机的产生[6]。在危机发生过程中,要是用有效的管理措施来控制住危害的恶化和蔓延,从而减少电力企业的损失。最后实在危机发生之后,能够应用有效的措施迅速从危机当中恢复出来,保障电力系统能够继续安全持续的供电,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电力企业要适当性的提升设计标准,建设出抗灾能力强的电网。电力资源是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缺少了电力资源,对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会非常大。因此需要积极加快电力发展方式的创新改革,优化资源配置能力,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配合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在电力应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制定出来的应急预案一定要可操作性强,并建立出完善的社会预警体系,让应急机制能够反映更加灵敏、运转更加高效,这样才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最大程度得减少灾害对电力企业造成的损失。

5.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机制

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机制,能够把提前预测到的信息传播出去,增加预警的范围。电力企业要通过应急管理机制的开展和落实,分析可能发生的电力事故,并形成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法和应急处理通道,通过有效的指挥来提升应急管理效果,针对自然灾害进行相应的预警,并及时的传递预警信息。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做好预防和应急工作,才能够在问题发生的时候及时的解决问题,避免问题出现对于电力企业造成更大的伤害。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针对自然灾害影响的电力故障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及时的寻找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方法,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世明,陈希,朱朝阳,谢迎军.电力应急管理理论与技术对策[J].电网技术,2017(24):22-27.

[2]周超.地市供电企业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

[3]崔蒙山.浅谈自然灾害中的电力应急管理[J].科技风,2016(05):105-106.

[4]朱磊.浅谈自然灾害中的电力应急管理[J].电子世界,2018(02):71-72.

[5]纵淑莉.电力应急管理理论在河南电网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6]刘尚峰.宿迁地区电力系统应急管理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