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后勤设备智能化运维平台系统建设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医院后勤设备智能化运维平台系统建设实践

郑才良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浙江衢州324000

摘要:近十年来大型综合性医院不断扩张,后勤管理整体水平滞后于医院的快速发展,后勤管理改革在医院改革中的方向不明也制约了后勤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如何将已发展了十余年的建筑智能化内容与当代所需要的大型综合性智能医院的管理、业务运用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既体现常规建筑智能化特点,又能够突出医院信息密集的特色,是一个极具实用价值的课题。基于此,本文对医院后勤设备智能化运维平台系统建设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后勤管理;运维平台;建设

1医院后勤保障的特殊性和现状

医院后勤保障不同于工矿企业、商场学校的后勤,不仅包含它们所涉及的供配电、冷热水、供冷暖、照明、锅炉、电梯等设备保障系统,还有医疗行业自身所特有的医用气体系统,又因其保障医疗安全的特殊性、不间断的持续性,医院后勤保障管理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目前,后勤管理普遍存在安全保障难度大、责任重,设备种类多、分布广,人员结构老化、文化程度低,工作量激增,临床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的现状。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内管设备安全,外塑服务形象,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将不断增加的设备纳入到既有的统一管理,对于医院后勤管理者来说是个不可回避且迫在眉睫的难题。

2后勤设备智能化管理平台的特点

2.1智能模块汇集信息数据

我们需要一个安全、可靠、兼容各种设备的综合管理平台,将不同专业、不同系统、不同性质、不同时期的所有设备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高效管理。而搭建这个平台的关键是找到一种可以在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之间建立可靠链接的媒质。经过对相关市场的调研和比对,MOXA的工业级智能I/O模块iologik系列可以满足需求。采用工业级的分布式I/O模块,可以通过以太网或RS-485/232来读取传感器数据、开/关状态、控制设备的开/关状态,将电源开关分合闸、水压、温度、湿度、光感、电动机、串口设备等一系列开关量、模拟量、数字量信息经过处理后与远程主机或者PLC控制器通讯。

2.2新旧设备兼容性扩展

对于老旧设备,经过简单的技改或者增加数字式仪表即可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对于新设备,符合Modbus/Tcp、OPC等标准协议的设备都可直接接入本系统从而受到监视、控制,或通过设备厂商提供的API进行二次开发满足扩展功能,体现了系统的可扩展和经济性。

2.3短信报警提高响应效率

对于医院后勤,仅靠实时的监控设备还不能完全做到可靠保障,一旦有突发事件需要应急抢修就往往处于被动。除了可靠的监控,还要有实时分级预警,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调动所有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应对。

3后勤设备智能运维平台构建

3.1平台架构及建设思路

医院后勤智能化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在现有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密切结合后勤管理的实际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后勤管理业务,提高后勤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应遵循规范性、兼容性、易用性、创新性等原则。

集成各设备监控系统,将各设备运行数据、管理信息进行集中监视和统一管理,并向运维人员实时推送告警信息;提供设备综合运行分析,故障自诊断,及时发现设备安全运行隐患,提示运维人员及时处理;建立专家知识库,提供SOP和故障知识库,降低设备运维难度,实现设备运行管理标准化,故障处理简单化;从多维度(设备运行信息、维修保养信息、故障信息等)整合设备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依据《GB/T51153-2015绿色医院后勤评价标准》、《医院后勤能耗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试行)》等标准、规范,对医院能耗进行采集和分析,为医院的绿色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3.2系统体系建设

3.2.1管理分析支撑体系

包括能源管理、人员管理、决策分析等,能源管理包括对水、电、冷热量、蒸汽、燃气等分类能源采集、重点设备能耗分项计量、能耗分析对比、能耗定额,进行科室分摊与能耗KPI考核,最终通过管理手段推动节能降耗。人员管理部分则是通过对人员的出勤、工单情况、报修情况等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形成KPI指标,进行相应的考核,从而进行人员的配置优化。设备管理是对设备的故障率、维修耗材等进行统计,形成设备的KPI,对设备管理进行优化;医院后勤设备智能化平台的作用绝不仅限于工程报修、运送管理、餐饮服务、对大型和重点设备系统的运行监控、故障告警、水电气能耗数据统计等。结合各类运行数据,生成具有医院特点的相关指标,实现对医院后勤状态的深入分析,例如:计算医院单位床日能耗、百万收入能耗、科室绩效考核等,通过综合分析,为医院后勤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才能更加发挥系统的作用。

3.2.2后台运行保障体系

后台运行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综合监控系统、综合告警系统、报表报告系统、通知通告系统、设备信息化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智能化平台通过综合监控系统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包括医院楼宇设备、中央空调设备、锅炉设备、照明设备、电梯设备、生活冷热水设备、医用气体设备、空压机设备、变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能源计量。经过后台数据分析、数据上报,形成报表,对后勤设备管理、维修保养、等建立相应数据库,为科学决策和运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如建立日常操作、巡视、故障处理规范;监控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监控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制定设备年度保养计划及安全效验计划;标准可视化机房建设;制定设备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等。运用一体化信息化平台工具实现设备设施运维集中监控,深度信息融合,提高人员效率,保障设备设施运行安全。

建立预防式维护体系,实现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实现事前的基于策略的预防维护,维护保养,项目检修,设备状态分析;事中的基于平台的实时告警,现场报警联动,点检管理,故障处理策略;以及事后的基于缺陷的故障检修,缺陷管理处置,故障管理分析,设备运行分析等功能。

3.2.3前台综合服务体系

医院后勤服务包罗万象,在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保障医疗工作正常运转。医院后勤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在设备设施运行与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后勤接报修服务管理模块、设施设备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模块;在与医疗服务相配合方面主要包括病员检查运送管理模块、住院患者点餐管理模块;在后勤综合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管理模块、食堂成本核算模块、被服管理模块、门禁一卡通模块、能源管理模块等。以工单驱动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包括面向运维人员的后勤运维APP、面向临床科室的临床服务APP、面向管理人员的服务调度管理系统,实现综合维修、设备管理、安保、车辆服务等多项服务内容,将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主动式服务。

结语

服务是后勤管理的宗旨,医院后勤设备智能运维平台以提升后勤服务满意度为核心,打造设备设施运维管理和后勤服务管理的可视化平台,提升设备运维和后勤服务的响应效率,实现后勤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通过智能化管理,实现了日常工作的数据化,并为分析和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保证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不断优化后勤工作流程,提升后勤工作的满意度,确保医院医疗工作的运行安全、顺畅。

参考文献:

[1]陈晨.试论医院后勤管理智能化系统的设计要点和技术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1):162-163.

[2]张其顺,陈凌云.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J].现代医院,2016,16(04):60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