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机组启停过程中环保指标的控制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火电机组启停过程中环保指标的控制策略

翟云岳

(深圳妈湾电力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2)

摘要:随着国家对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越来越严格,并同时出台了对超低排放达标机组提供电价补贴的相关政策,如何控制好火电机组启停过程中污染物排放超标时间,成为了火电厂经济运行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十次机组启停实践,总结、应用了300MW级机组启停过程中环保指标控制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机组启停;妈湾电厂;超低排放;控制策略

引言

妈湾电厂6台300MW级机组,锅炉为单炉膛、四角切圆燃烧、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悬吊结构、露天布置、亚临界控制循环、燃煤汽包炉。锅炉采用天然气点火。配6中速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自2009-2012年先后对六台炉进行了低氮燃烧器改造,低氮燃烧器设计氮氧化物排放低于316mg/Nm3,实际运行中,高负荷可控制在200mg/Nm3左右,低负荷约250mg/Nm3。至2014年又先后为6台炉加装了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系统(SCR)。经2015、2016年两年运行以来,氮氧化物全年排放低于35mg/Nm3,完全达到国家超低排放标准。但由于脱硝系统投运有入口烟温的条件(300-400℃),无法在机组启动过程中全程投入运行。

随着《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实施[1],国家对电厂污染物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从2016年开始对满足超低排放标准的电厂施行环保电价补贴。超低排放标准[2]为:在基准氧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mg/Nm3、35mg/Nm3、50mg/Nm3;超低排放率99%以上,补贴1分/kwh;80%-99%,补贴0.9分/kwh(以小时均值考核)。几年来公司对所有机组均进行了脱硫脱硝改造,按前几年排放情况来看,达到80—99%应该不成问题,但要达到99%以上有相当难度。以全年供电量70亿度来算,两种补贴相差700万元;能否全程超低排放直接关系到我企业利润。另外超低排放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关系企业的社会形象,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环境。

1对烟尘及SO2控制策略

公司把六台机组由柴油点火改为了天然气点火,使得电除尘可以在机组的整个启停过程中全程投入运行;同时对电除尘进行了高频电源改造,除尘效率大为提升,电除尘所有电场正常运行时可控制烟尘浓度1-2mgmg/m3,有一定的冗余。

脱硫采取海水脱硫法,脱硫系统随机组启停,全程投入运行;在采取炉外配煤、降低入炉煤含硫量;以及必要时采取三台吸收泵运行方式,可控制SO2排放不超标。实际上从2016年初以来六台机组基本做到SO2和烟尘零超标。

2对NOx排放控制策略

公司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工艺,技术原理为:向温度为300—400℃烟气中喷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x还原为氮气和氧气[3]。由于我厂位于城市核心位置;从安全上考虑,没有采用经济、简单的液氨系统,而是采用安全环保的尿素热解系统,技术原理为:将饱和尿素溶液喷入320-360℃热解炉中,由热风将尿素热解为氨气。热解炉采用天然气热风炉加热热一次风系统,电加热器作为热风炉备用。

由上可知,脱硝系统投运的两个基本条件是:1、入口烟温达到300℃;2、热解炉出口温度达到320℃。无法在机组启停过程中全程运行。以2016年上半年为例,机组启动NOx超标平均时间为6-7小时,停机为1-2小时;(单个集控室一个季度启停三次机就无法保证超低排放率99%以上)因此缩短启停机过程中NOx超标排放时间是能否达到超低排放率99%以上的关键。

经过两年来的不断摸索与总结,机组启动NOx超标时间已缩短为2小时,而停机过程已做到全程超低排放。

2.1机组启动阶段

为尽快达到脱硝投运条件(入口烟温)措施有:

1、给水温度严重影响省煤器出口烟温(SCR入口烟温),(运行经验表明给水温度每升高10℃,SCR入口烟温升高3℃)为避免机组启动后高加故障,影响给水温度,在机组启动前高加水侧通水时就注意高加运行状况,避免高加故障停运。

2、尽可能早的投入除氧器加热,并提高加热温度(提高给水温度),以辅助蒸汽压力0.75MPa,可以加热给水至160℃。同时提高除氧器加热温度还可减少锅炉启动天然气消耗量,降低启动费用。

3、由于在全天然气运行状况NOx排放不超标,因此机组并网后可在此工况下适当暖机,为制粉系统投运后快速加负荷做准备。

4、从第一台磨煤机投运后尽快加负荷(汽机本体允许的范围内快速加负荷)。

5、尽早启动汽泵,避免因给水泵原因导致机组在低负荷状态停留。

6、磨煤机启动不顺利时甚至可以采用增大天然气负荷以满足烟温。

7、因省煤器再循环开启,部分炉水进入省煤器入口,相当于提高给水温度,因此可在机组脱硝系统正常后,再关闭省煤器再循环。锅炉启动过程蒸发量较小,同时启动过程一般三台炉水泵运行,蒸发系统水循环安全有足够保证;现阶段因省煤器再循环管流量有限,对省煤器入口给水温度影响有限。如将省煤器再循环改造,增大流量;估计可以进一步提高省煤器入口给水温度(并网前)至200℃以上,甚至可以做到整个启动全程投运脱硝(从机组并网开始)。

为尽快使热解炉出口温度达到320℃措施:

1、公司各部门多次组织讨论,最终确定解除热风炉启动的负荷条件(该保护与尿素喷枪保护重叠)。

2、机组并网前启动一次风机。

3、一次风压正常后,尽早投入热风炉(电加热器)运行,对热解炉系统预热(热风炉投运后,约1-1.5小时后,热解炉出口温度能达到320℃),以达到热解炉出口风温与SCR入口烟温同时满足脱硝投运条件。

2.2机组停止阶段

电力行业进入新常态,机组利用小时数锐减;机组频繁调停,且无法预估下次启动时间,为避免原煤仓存煤自燃,要求每次停机烧空煤仓。由于机组在低负荷时无法保证脱硝入口烟温300℃以上,因此作为运行的控制策略是:尽量减少机组低负荷运行时间;具体步骤如下:

1、在150MW负荷以上,通过调整各台制粉系统出力,使各原煤仓煤位一致。

2、剩三个煤仓时每套制粉系统出力,保证负荷大于120MW,保证SCR入口烟温。

3、剩两个煤仓时,增投气枪稳燃保证SCR入口烟温。

4、剩一个煤仓时手动停止喷氨,此时由于SCR反应塔内有存氨,可保证解列过程NOx不超50mg/m3(由于各个煤仓煤位一致、可保证最后一个煤仓单独运行时间小于30分钟);同时提前停止喷氨,可避免停炉后系统存氨对烟道、设备的腐蚀。

3结论

通过上述启停机过程优化,自2016年9月起,多次烧空煤仓停机均已做到全程NOx不超标。2017年上半年12次启机,平均每次超标时间小于3小时;较去年大为缩短(去年平均5.8小时/次)。而最近的6次启机更是均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以2017年6月20日-9月30日期间为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10.2mg/m3、24.9mg/m3、2.6mg/m3,1-6号机组超低排放合格率分别为99.8%、99.8%、100%、100%、99.95%和99.95%,取得了全部超低排放电价补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2011,7,29

[2]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实行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电价支持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2835号).2015,12,2

[3]高岩,栾涛,彭吉伟,吕涛.燃煤电厂真实烟气条件下SCR催化剂脱硝性能.化工学报.20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