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旅游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景洪市旅游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建议

王成张艳

(云南省景洪市气象局云南景洪666100)

摘要:旅游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在发展中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不管是旅游质量、旅游安全均和气候条件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所以,加强旅游气象服务工作就显得特别必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云南省景洪市旅游气象服务现状,总结了其开展的工作,并指出了目前旅游气象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旅游气象服务发展建议,以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关键词:景洪市;旅游气象服务;现状;发展建议

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形势下,各类极端灾害性事件发生更加频繁,由灾害性天气所引发的一系列安全问题也开始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要依赖于气象服务来保障,不管是旅游业管理方面还是广大游客对于旅游气象服务均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景洪市旅游气象服务现状展开分析,总结了在气象服务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并指出旅游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旅游气象服务发展建议,以期为提升景洪市旅游气象服务水平,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1.景洪市旅游发展概况

景洪市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首府,位于云南省南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部,总面积6958平方公里,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目前正着力打造世界旅游名城,作为中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枢纽,素有“雨林景洪、柔情傣乡”之称。景洪市景色宜人,空气清新,景点诸多,例如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曼听公园、西双版纳风情园、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野象谷、孔雀湖带的。近年来,景洪市依托优美的热带雨林风光、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温暖湿润的气候、独具特色的南传佛教文化、知名的普洱茶及独特的沿边区位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已经成为景洪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17年1-12月,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858.61万人次,同比增长20.13%,旅游综合收入达353.23亿元,景洪市旅游业呈快速发展态势。但是与此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再加上景洪市本身地理区域环境的影响,该地区暴雨、洪涝、雷电、高温、大风、冰雹等各类灾害性天气频发,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旅游业的安全、持续发展,所以加强旅游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特别重要。

2.景洪市气象服务现状

2.1景洪市旅游气象服务开展情况

近年来,景洪市特别重视旅游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每年的春节、泼水节、五一、国庆等主要节假日,景洪市气象局均全力做好气象预测预报,强化节假日旅游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主动为各级党政部门安排节假日旅游活动提供更为有效的决策气象服务,为游客出行提供更优质的气象信息服务。在节假日带来之前,及时和各大新闻媒体进行合作,制作专题气象信息服务,涉及到主要城市天气预报、交通干线天气预报、温馨提示等相关内容,并且及时更新。还充分借助于12121、手机短信、网站、大喇叭、LED等各类方式及时向游客发布最新气象信息,确保气象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此外,景洪市气象局在节假日还实行专人24h值班制度,保持与游客的交流互动及咨询工作,随时解答游客的问题,使游客能够及时获取天气气候变化情况,从而科学安排旅游活动,避免气候变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2.2景洪市旅游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2.2.1旅游气象信息不够精细化

由于现阶段气象预报水平和相关技术的制约,旅游预报信息方面还不够精细化,短期临近天气预报服务和长期的预报服务还没有办法较好地满足游客的精细化需求。景洪气候复杂多变,给气象监测以及预报工作增添了许多困难,例如雷电、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预测出现的时间、强度和可能影响的范围可能会有些偏差,进而会对旅游气象服务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2.2.2旅游气象服务缺乏创新性和个性化

当前,还未完全做到依据旅游主管单位以及旅游项目开发部门的实际需求研究开发旅游气象服务产品,从而使得当前的旅游气象服务无论是在内容方面亦或是服务方式方面均过于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性和个性化,没有办法满足旅游景点和广大游客的更多精准需求。

3.旅游气象服务发展建议

3.1建立健全气象监测站点

只有不断提升气象预报信息的准确率,才可以更有效的开展旅游气象服务工作。景洪市旅游景点较多,气候复杂多变,因地形地貌、区域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所产生的天气状况也有所区别。因此,可以结合实际适当增加不同景区的气象监测站点的布设密度,获取更为准确、全面、完整的气象观测数据资料,提升景洪市各个景区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从而为广大游客对景洪市旅游活动的安排提供更为优质的气象服务,确保旅游活动的安全性。

3.2健全小气候预报模型

景洪市常年受南亚、东亚季风影响,主要为孟加拉湾低槽、东部冷空气回流、台风减弱低压影响;景洪市西部南糯山、城区建设及境内其他特殊地点往往对景洪市天气预报造成偏差。基于上述地理环境及天气气候特点,对景洪市境内存在明显小气候特点的地区进行重点攻关尤为关键,通过技术攻关弱化模式预报的局限性,提升本地预报精细化程度及准确率,夯实服务基础。

3.3加强旅游气象服务产品的研发

景洪市应加强民意调查和档期气候情况分析,通过认真剖析研究,建立本地化标准的精细化的旅游气象服务业务系统,从而强化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产品的研发。加强景洪市旅游气象信息数据库、服务网站和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供文字、动画、音频以及图像等不同载体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增加气象服务产品的直观性、趣味性、实用性、便捷性,满足更多游客对于景洪市旅游气象服务产品的针对性需求。

3.4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不断提高旅游气象服务质量

首先,景洪市气象部门要和旅游部门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气象部门应做到对旅游安全管理部门责任人员信息及时进行更新,指导配合境内主要景区自动气象站以及气象信息接收传播设施的建设,实现气象信息覆盖旅游行业管理部门、旅游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并积极做好气象科普宣传。旅游部门应督促景洪市辖区主要景区与气象单位建立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合作机制,增强旅游气象安全风险防御能力。其次,要加强部门联动,落实旅游气象安全防范责任。景洪市气象局应注重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以及信息发布工作,提高突发性、局地性天气预报的精准水平;旅游部门要指导旅游企业把灾害性天气防御工作划入应急预案中。气象、旅游两部门必要时可以联合发布气象灾害风险提示,共同落实好旅游应急处置以及后续保障服务。再次,要强化景区防雷安全工作。景洪市气象局应加强景区防雷的安全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旅游部门应监督指导景区加强防雷安全管理,定期开展防雷安全检查以及维护保养,在游客密集场所增设防雷设施。总之,气象、旅游两部门应保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明确双方业务责任部门以及职责权益,共同促进旅游气象监测、预报以及服务技术的发展,共同提高旅游气象服务质量。

4.结语

景洪市景色优美,景点较多,但是气候复杂,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旅游安全以及旅游舒适度也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所以,景洪市气象局应强化旅游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并且和旅游部门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共同采取科学有效的旅游气象服务模式,推动景洪市旅游产业的持续、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泉,刘玉兰,闫鸣,等.宁夏旅游气象服务发展现状与反思[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0):163-164.

[2]李瑞盈,刘金昀.旅游气象服务现状与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6(19).

作者姓名:王成(1992-),男,汉族,四川省峨眉山市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预报服务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