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专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浅谈中专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李广林

李广林(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262700)

摘要:中专学生尽管没有升学压力,但是中专语文教学也应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功的训练,强调语文的实用性及“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专学生语文素养培养

语文素养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听说读写思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情感素养(态度、价值观、文化品味、审美情操)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如何解决好语文素养与职高生现状这一矛盾呢?笔者认为,中专语文教学应体现中专教育特点,从中专学生实际出发,大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

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相对于普通高中差得很多,大多数学生是经过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筛选之后,或者是初三分流出来进入职业学校的。这些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较差。许多初中阶段甚至是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这些学生没有掌握或掌握不牢。因此,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必须为他们补上这一课,尤其是在高一年级要更加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笔者认为,这一阶段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着力点:一是把初中课本中的优秀散文和诗歌,让学生来复习一遍,加强朗诵和背诵;二是教师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在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要狠下工夫;三是要求学生每人必须具备一本字典、词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培养学生勤查阅字词典或网络搜索的习惯。

二、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1.要求学生写好字。学生每天要对照字贴练一篇小字。字是一个人的“门面”啊!学生应聘填个招工表,连字都写得站不稳,不是第一关就过不了吗?

2.要求学生练好普通话。普通话训练是难点。俗话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但随着南来北往的经济贸易交流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即使川内很多用人单位尤其服务业都要求员工使用普通话接待顾客,因此职高生过好普通话定级关,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练习普通话的具体做法是:老师在教学中带头讲普通话;要求学生每天听新闻联播,注意区别和纠正自己的方言;鼓励学生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营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班上由普通话较好的学生组成推广普通话协会,带动大家说普通话;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会的普通话过级考试。

3.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也是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础。”对于中专学生而言,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说”是体现语文能力的关键。但在教学中,老师却发现一个不良的现象,许多学生要么自认为“沉默是金”,要么说话时意思表达得残缺模糊、辞不达意等,造成课堂上呈现出一片“肃穆”的情形。针对中专生“自信心不足,畏惧心理严重,顾及面子,担心说不好被别人笑话,害怕当众说话”的心理特点,可通过课前5分钟展示、主题辩论会、专题演讲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课前5分钟展示,就是每堂课利用课前五分钟,让五个学生做一分钟的口头演讲。全班学生轮流循环安排,每个学生都必须上堂锻炼展示。通过课前5分钟演讲,让学生克服了怯场心理,培养了学生的胆量和勇气,锻炼了学生当众讲话的能力。特别是自我介绍,是重点训练课题,要求表达流利,表情自然,能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点。自我介绍要求人人过关。通过自我介绍的训练,为学生以后在就业应聘的自我展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强调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必须突出实用性。现行职业高中教材,为了适应职业学校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编制上力求切合职高生的实际,加强了职高生实用能力的培养,基本能满足职高毕业生适应就业的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突出与学生就业联系紧密的各种实用文体知识的教学,如产品说明书、广告、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记录、简报、新闻、通讯、书信、合同等,更要注重语文实用能力的训练,如倾听、演讲、辩论、写导游词、做主持人、社会调查等。职高生的能力培养是职业高中学科教学的工作重点之一。职高毕业生必须具备各种能力,既要有输入信息的听、读能力,又要有输出信息的说、写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突出学生听、说、读、写的实用能力训练。

四、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一切知识的根本就是德,若不在德行上扎根,纵有知识并无是处。”我们教学的总目标就是“造就健全的公民”。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就是要和语言文字打交道,就是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探究,去感受作品的内涵,去领悟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旗帜鲜明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自始至终地融入语文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

2.柯孔标《语文新课程标准》。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