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潘健赵朋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潘健赵朋飞

潘健赵朋飞

南京市凯盛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36

摘要:在建筑设计创新中,通过对可拓思维模式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实现建筑设计的创新,还能更好的推动建筑设计行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若想能够实现创新性设计理念,必须要熟练掌握可拓思维模式,并且以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为主要的出发点,将设计理念有效的运用到工程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而且还能提高建筑工程创新性,促进建筑企业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可拓思维模式

1、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1.1、可拓思维模式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大多都是按照业主的要求,然后根据自身的设计经验来进行设计。这种设计方式,存在较为明显的弊端,如果在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缺乏灵感,或者是自身的设计经验与业主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就会导致建筑设计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更无法保证设计方案的创新性。而可拓思维模式,其本身是一种灵活的思维模式,能够帮助人们打破传统和固定要求的束缚,激发人们的创新能力和灵感,因此,针对建筑设计创新而言,其正好符合设计创新需求。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应用可拓思维模式,就能够帮助设计人员摆脱传统建筑设计方式的束缚,即使当设计人员灵感匮乏的时候,也能够通过该模式实现设计创新。从学科上来讲,可拓思维学可以分为建筑学、思维学以及创新学等多个方面,其几乎从各个方面囊括了建筑设计所需,因此,可拓思维模式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多种思维模式。比如逆向思维模式、菱形思维模式以及传导逻辑思维模式等,这些思维模式都能够满足不同情况下设计人员对于建筑设计创新的需求。因此,对于设计人员而言,要想更好的实现建筑设计创新,就必须先学好可拓思维学,详细掌握各种新型思维模式。

1.2、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关系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促进建筑行业发展同时,对建筑设计创新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可拓思维模式对于建筑的创新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性作用。从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在进行建筑创新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的融入可拓思维模式,将无法从真正的意义上体现出建筑设计的创新性。在建筑创新设计中为了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可拓思维模式,相关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从建筑工程实际情况为主要的出发点,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有效的运用逻辑以及非逻辑性思维模式,从而使得创新性理念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除此之外,建筑设计创新融入都在可拓思维模式过程中,必须要对可拓思维模式中逻辑以及非逻辑思维进行集中性的归纳以及整理,从而将其以文字或者是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进行建设设计过程中,由于可拓思维模式是创新性设计的基础性内容所在,相关工程设计人员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设计思维模式,可拓思维模式将无法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充分的体现出来。

2、建筑设计中创新的原则

2.1、综合性原则

在开展现代建筑工程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建筑工程的差异性与功能性特征。在设计的时候,应该突出建筑的需求、功能以及结构要素,并且在建筑设计中予以综合,要切实做到对建筑功能和别的要素之间的有效结合,从而形成现代建筑设计的维护结构与建筑工程,使得建筑的整体性功能得以有效的实现,使得工程与相关标准要求相符,能够满足群体对建筑工程的不同要求。

2.2、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是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具有的特性,不同的时期,现代建筑工程的外延建造与基本内涵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开展现代建筑工程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建筑设计的变化性、连续性与动态性。而且,现代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还应该和整体建筑领域、建筑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等进行积极的结合。根据社会需求与市场要求对建筑工程设计要点及时的进行更新与调整,唯有如此才可以有效的满足现代社会对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文化发展的要求,从而有效提高建筑设计的活力,切实推动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

3、可拓思维在建筑设计创新中运用

3.1、建筑设计方法创新

(1)联系性与构成性。所谓的联系性主要是指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对建筑各部门以及建筑物周围环境联系性进行充分考虑,才能确保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然而构成性是在建筑设计各关系的有效作用系,对各部门关系进行合理的整合,促进建筑物设计构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2)最优化与动态性。为了使得建筑物能够达到最优设计效果,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对建筑物的功能性作用进行充分考虑,从而才能形成一种具有特点性建筑设计;动态性主要是指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要对建筑物的发展以及变化规律进行设计。

3.2、加强对新型思维模式的应用

3.2.1、加强对逆向思维的运用

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加强对逆向思维模式的运用,其主要是帮助设计人员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更好的激发设计人员的设计灵感,设计出更好的方案。对逆向思维模式进行有效运用,不仅能够很好的解决设计人员灵感匮乏的问题,还容易因为别出心裁而创造非同寻常的建筑,比如西班牙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如图1所示),其在设计过程中就一改传统博物馆中规中矩的方方正正形态,而选择了无规矩的扭曲形态,相对于传统博物馆而言,其视觉冲击性十分强烈,成为世界上的一大经典。

图1古根海姆博物馆

3.2.2、加强对菱形思维模式的运用

菱形思维模式所具有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帮助人们从基准点出发,多方面对整个建筑设计进行考虑,充分发散设计人员的思维和灵感,然后再逐渐回到原点,最终形成一个成型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由于具有发散性以及全面性的特点,在当前的建筑设计创新中应用的较为广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能够保证最终设计效果,在对菱形思维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自身的设计目标,以避免因为思维过于发散而偏离了设计目标,影响最终的设计效果。

3.3、建筑设计创新与传导思维模式传导思维模式

所谓的传导思维模式就是从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或者是从一种元素过渡到另一种元素。这种思维模式在诸多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现代建筑设计进行创新,可以从传统的艺术中提炼一些相关的元素。例如建筑中局部布局的情况,可以将一些具有丰富含义的部分,通过抽象而使其成为符合赋予建筑浓厚的文化内涵,这既可以提升建筑文化底蕴价值,又带给人们亲切感,同时这也能有效减少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之间的矛盾性。

总之,建筑业在现代社会中不仅给人们的居住带来良好的居住环境,而且建筑科学还需要结合当前技术发展的情况而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有效实现设计方法的创新目的。可拓思维是建筑设计创新的基础,并且在建筑设计创新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拓思维模式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过程中,不仅促进建筑创新性设计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建筑工程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重点加强对其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占中.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2]王科奇,邹广天.可拓建筑设计创新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3(05):672-677.

[3]雷光武.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224.

[4]杨莉,翟金荣.基于可持续性的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应用[J].四川水泥,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