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研究

张萍

(罗江县中医医院四川德阳618500)

【摘要】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以来收治的74例接受对症抗菌治疗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37例患者均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37例患者则给予头孢他啶药物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干预后,观察组37例患者临床疗效相比对照组37例患者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1.62%,相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2%,观察组相应高于同期对照组,但组间差异对比,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具有着确切的抗炎效果,可综合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疾病痛楚,但治疗应用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以规避患者健康影响。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144-02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隶属于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炎药物,能够应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范畴,同时也适用于软组织、腹腔感染疾病患者治疗范畴,近年来临床应用日趋广泛[1]。本研究为深入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疗效,对其药物不良反应作出窥探,以期更好的促进后续临床治疗效果,系统纳入了我院2014年2月以来于我院接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便于对照观察,另纳入了我院收治的37例采用头孢他啶药物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而就不同药物方案治疗下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率实施了综合对比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以来收治的74例接受对症治疗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37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18~64岁,平均(37.5±7.2)岁,疾病类别: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4例,尿路感染患者13例,支气管炎患者6例,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4例;对照组37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6.9±7.4)岁;疾病类别: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例,尿路感染患者14例,支气管炎患者7例,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4例。本研究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对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37例患者均于对症治疗前提下,采用头孢他啶药物抗炎治疗,药物治疗具体方案:取2g头孢他啶注射液混合100毫升生理盐水,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每日2次,持续给药7d,治疗期间不作其他抗生素药物治疗。

观察组37例患者则于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药物作抗炎治疗,药物治疗具体方案:取2g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液混合100毫升生理盐水,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每日2次,持续治疗7d,治疗期间不作其他抗生素药物治疗[2]。治疗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差异。

1.3疗效评价标准

本研究2组患者疗效评价,均参照《抗菌药物临床标准》,契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微生物细菌检查结果综合评估。评价标准共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级标准。显效:经临床药物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褪,且实验室检查提升患者感染情况基本告以消失。有效:经临床药物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及感染情况明显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及感染情况未好转抑或加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本研究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可知:观察组37例患者临床治疗后,显效21例(56.75%),有效14例(37.84%),无效2例(5.41%),治疗总有效率94.59%。相比对照组37例患者临床治疗后,显效16例(43.24%),有效13例(35.14%),无效8例(21.62%),治疗总有效率为78.38%。组间疗效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可知:观察组37例患者中共计出现恶心呕吐患者2例(5.41%),腹泻患者3例(8.10%),皮疹患者2例(5.41%),血小板减少患者1例(2.70%),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21.62%,相比对照组37例患者,共计出现恶心呕吐患者1例(2.70%),腹泻患者2例(5.41%),皮疹患者1例(2.70%),血小板减少患者2例(5.41%),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16.22%;综上可知,观察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应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但组间差异对比,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乃是一类抗生素复方制剂,为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炎药物,药物主要适治对象为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感染、软组织感染类患者,药物主要抗菌活性成分为头孢哌酮,可以有效抑制繁殖期粘肽合成,从而更好的实现杀菌抗炎目的,尤其是头孢哌酮能够进一步抑制机体β-内酰胺酶活动,从而切实强化药物抗菌效果,近年来得以在现代临床范畴广泛应用[3]。

从本研究中观察组37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能够看出,经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后,观察组37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同期应用头孢他啶药物治疗的对照组37例患者,组间疗效差异对比显著(P<0.05),由此揭示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药物的临床价值。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观察组37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应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虽组检差异不甚显著,但是相继提示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菌疗效显著同时,也会相应造成患者治疗不良反应,需要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切实把握患者治疗适应症同时,合理均衡给药。笔者认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药物应用过程中,需科学把握给药路径及剂量,对以往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及肝肾脏器严重合并症予以综合了解的前提下,系统通过药敏实验作出监测、皮试后,合理给予[4],以此通过多元举措减少不良反应几率同时,有效发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药物抗菌作用,促进患者的预后康复。

【参考文献】

[1]刘宪军,付娜.109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4,(6):355-357.

[2]吴敬军,唐蕊,李子安等.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西部医学,2010,22(7):1246-1247.

[3]谭映林.盐酸万古霉素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配伍禁忌研究[J].河北医药,2014,(13):2051-2052.

[4]李珍,吴霞.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2):1832-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