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徐学荣李沙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尿道下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徐学荣李沙沙

徐学荣李沙沙

徐学荣李沙沙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33010)

【摘要】尿道下裂乃泌尿系统常见的先天畸形,会对患儿及其家人造成一定伤害和负面影响。针对此种病症,采用对尿道下裂患儿进行常规的术前护理,术后切口疼痛、膀胱造瘘管及尿道支架管的护理。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患儿基本得到痊愈。本文就此总结整个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提炼成功经验,对提高手术质量,对于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具有重要参考借鉴意义。

【关键词】尿道下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266-02

一、概述

尿道下裂是因前尿道发育不全而致尿道口未能达到正常位置的阴茎畸形,尿道开口可在龟头下至会阴部的路径上,一般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阴茎下弯。其是泌尿系统常见的先天畸形,发生率约1/300,不仅造成排尿和生殖功能的障碍,而且影响患儿的心理发育,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做好患儿及家长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临床资料: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外科近两年共收治20例尿道下裂患儿,初治17例,再治3例,年龄18个月至13岁。其中阴茎头型13例,冠状沟型4例,阴茎体型2例,阴茎阴囊型1例,有阴茎下曲的尿道下裂15例。手术工期成功15例,Ⅱ期成功4例,术后合并尿道瘘1例。

治疗:尿道下裂手术包括成形术和一期尿道成形术。分期成形术是指一期矫正阴茎下弯后6个月~1年再行尿道成形术。一期尿道成形术包括阴茎下弯矫正、尿道成形、尿道口及阴茎头成形、阴茎腹侧创面覆盖及阴囊成形等。尿道下裂最佳手术年龄6个月-18个月,成功率高达95%。由于尿道修复需做皮瓣,属Ⅱ类切口,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其中尿瘘的发生率为3%-5%,尿道狭窄的发生率为4%-5%,故术后高质量的护理有利于患儿伤口愈合,提高手术成功率。

二、护理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手术是一个治疗过程,也是一种创伤过程。因而,心理护理在整个医疗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患者均为儿童,其对医院的环境与医护人员均会感到不同程度的陌生,同时因离开了以往熟悉的环境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更为重要的是患儿常因其外生殖器及尿道畸形部位的特殊性,往往感到自卑和羞怯,护士应富有同情心,为之保密,给予心理安慰。所以妥善安置患儿,提供安静舒适环境;向患儿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用通俗语言介绍手术治疗全过程,讲述手术的可行性,从而消除患儿家属顾虑,达到协助患儿顺利康复的目的;

(2)、皮肤准备:皮肤准备对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手术的成败。协助和指导家长每日两次用1:5000高锰酸钾液或温水清洗外生殖器和会阴部,轻柔上翻包皮,清除污垢,洗净后复位,包皮嵌顿,应即刻通知医师,施行手法复位或手术;注意避免会阴部皮肤的损伤,若有皮肤破损应及时治疗,痊愈后方可手术。

(3)、辅助练习:协助患儿练习床上仰卧排便及深呼吸运动,提升手术前后患儿的自理能力,以适应术后卧床的需要,保证患儿以最佳的生理状态接受手术。

(4)、饮食护理:加强营养,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及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进而补充病人营养,提升病人身体素质,从而增强其抗病恢复能力。

2、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龟头部血运情况,若龟头颜色发绀、肿胀甚至变白,说明包扎过紧。反之则可能有渗血、尿道血肿、包皮水肿,都应通知医师调整包扎松紧度。观察切口是否有红肿、瘀血、渗血,是否有不受控排尿等膀胱痉挛症状,通过观察体温、尿道口分泌物性质,及时了解感染情况,及时通知医师;

(2)、疼痛护理:重视术后疼痛的护理疼痛是与存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或情感经历。尿道下裂成形术的患儿术后3d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3~5岁患儿虽然能报告疼痛,但不能准确描述疼痛,医护人员可通过小儿的行为反应,从面部表情、体位、触摸伤口的表现来判断其有无疼痛,对疼痛哭闹的患儿,可指导家长抱起患儿,讲故事、听音乐,提供其感兴趣的玩具等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减轻其术后疼痛,使患儿身心放松,利于康复;

(3)、伤口护理:术后伤口上方用支架支撑,托起盖被,以免重力压迫伤口,密切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血、渗液,一旦污染,应立即换敷料;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龟头处分泌物2~3次,并外涂百多邦,以防止感染;按医嘱口服镇静剂或雌性激素,减轻疼痛及阴茎勃起,防止伤口裂开;鼓励患儿多饮水,以起到冲洗尿道、排除细菌及炎性物质的作用;

(4)、管道护理:妥善固定导尿管并保持通畅也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留置导尿管和膀胱造瘘管者,应保持其通畅,妥善固定慎防脱落。术后第7-9天拔除导尿管,第7-9天试夹造瘘管,间断开放,观察自行排尿情况。如排尿顺利、正常,3日后拔除膀胱造瘘管,以锻炼膀胱扩约肌功能。

三、出院指导

1、患儿出院后可自由活动,但出院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避免骑自行车,久坐。患儿应穿着宽松柔软衣物,夏天穿开裆裤,避免衣物摩擦手术创面,防止重力对阴茎的挤压、撞出、磨擦,避免损伤愈合成形的尿道;

2、培养良好的外生殖器及会阴部卫生习惯减少对伤口的感染,提升恢复水平;

3、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易致膀胱受挤压造成引流不畅,同时便秘易致腹压增高,易引起引流管脱出;

4、拔管后注意观察排尿情况,观察排尿射程远近,尿线粗细,应及时来院行尿道扩张术或留置尿管观察有无尿漏,及时与医生联系。

四、总结

尿道下裂患儿手术的成败与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否有效紧密相关。手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有个良好心态,会对手术抱有成功信心;精心的皮肤准备可以为手术创造良好基础和环境;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有利于伤口愈合;术后病情观察有利于及时掌握术后情况,进而做好预防准备工作;疼痛护理、伤口护理可以减轻病人痛苦,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手术成功;管道护理有利于手术的最终成功。因而,术前精心准备,术后切口和引流管的重点护理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张红琴,孟宇.先天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06:536-537.

[2]林钦.先天性尿道下裂的围手术期护理[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9,02:177+114.

[3]许淑君.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2:64-65.

[4]张丽萍,陈绵绵,郭姝馨.先天性尿道下裂的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2:1545-1546.

[5]郑春梅.先天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0,12:34-35.

[6]千艳红,侯凤莲,白敬.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医疗,2013,12:167+169.

[7]袁龙梅,曾琼娥,李文娟,张善艳.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研究,2004,20:1844-1845.

[8]王淑霞,陈彬彬.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09,22:106.

[9]王素芹.先天性尿道下裂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07:64-65.

[10]黄冬云,罗淑芳.尿道下裂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