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性社会学的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2

试析中国性社会学的发展

张冀南

张冀南(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性”在中国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领域,中国的性社会学较之其他社会学研究起步要晚,但是通过努力,我国的性社会学已经开始发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国性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需要社会学者进一步的突破。

关键词:性;性社会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224-02

0引言

根据马斯洛需要的五个层次,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生理需要,包括衣、食、住、行以及性等。性是和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有着密切关系的大问题,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性社会学研究是相当必要的。西方对于性社会学研究在十九世纪就开始了,但是我国的性社会研究才仅仅有二十几年的历史。本文试析中国性社会学的发展历程,试探讨中国性社会学发展的研究方向。

1什么是性社会学?

1.1性社会学的定义目前,在社会学界对于性社会学尚无公认的定义。美国社会学家T·M·坎多在《转变中的性行为与家庭生活》(1948)一书中提出:“性社会学研究有关性行为的特定领域。并且由于某种原因,经常地把注意力转向一些差异形态,例如色情品、强奸、娼妓和同性恋。”这一对性社会学的解释有些偏颇。性社会学除了研究与性有关的差异行为和社会问题外,还应该包括对于人类的性观念和性态度等常态行为相关的各种课题的研究。美国性社会学家J·M·汉斯林的《迈向性社会学》(1978)是这样解释性社会学的:“性社会学并非社会学的外围领域。它所研究的乃是作为社会秩序基础之中心的社会问题以及社会文化诸群体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中国学者刘达临的《性社会学》(1988)则认为“性社会学是研究人类性行为和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门学科。性社会学是性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或‘学际学科’。”①上述论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性社会学的概念,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笔者认为,性社会学,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野来探讨与性相关联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同时也从性的角度来理解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一门社会科学。

1.2性社会学的对象和内容

简单地说,区性性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一切与性有关的现象与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是性的社会角色与表现、社会属性以及与性有关的社会问题等。依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性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性的社会属性和社会问题。狭义的性社会学主要研究性角色社会学与性别社会学两方面问题。

2国际性社会学的发展

20世纪之前,人类学家研究了原始人类的性关系,并部分地研究分析了他们的性行为;社会学家研究了欧美各国的娼妓现象以及许多种性犯罪现象;心理学家发现了人类性心理与社会条件之间的初级关系。随着性学于1885年正式创立,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这段时间,性社会学的很多研究成果也为确立自己作为分支学科的地位奠下了牢固的基石。主要的性社会学家及其研究成果有:研究社会中的性象的第一位先驱——德国学者I·布洛赫,其主要著作有《我们代的性生活及其与代文明的关系》(1907年)、《妓女》(2卷本)、《英国人的性生活》等;美国性社会学的先驱——G·V·汉密尔顿,他做了一项性社会调查,整理出版了资料书《婚姻调查》;另一位首次调研女性性问题的妇科专家K·B·戴维斯,1929年出版了《2200位女性的性生活中的诸因素》一书,她因此被认为是女性性学的开创者。3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德国的莱克研究了性象与社会权力的关系创立了性政治学。分析了人的社会化过程及人们所处的不同社会阶层环境对于人的性行为方式性高潮频率等性现象的重要作用。50年代之后,性社会学的发展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①关于性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涌现。②关于性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宏观研究和思辨研究不断地发展,这对于人类认识和思考性发挥了较大作用。③比较公认的和规范的性社会学的理论创建。这时的性学认识虽然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还需相当一段时间的考验,然而,性学界和社会学界一般认为它标志着性社会学理论与应用的成熟。现代性社会学研究也日趋活跃。

3中国性社会学的发展

我国古代有大量描绘性活动的书籍绘画,人们对性较少有罪恶感。但是宋代以后,禁欲思想蔓延,到文革时期到达顶峰,这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的性社会学研究的发展。

3.1中国的性文化史中国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也有丰富悠久的性文化史。通过性文学史的记载和中国古代性文化博物馆所收集的大量中国性文化的历史文物,我们可以对中国性文化作一个简要的概括。原始时期是人类对性实行性崇拜的历史时期,无论是生殖器崇拜、性交崇拜和生殖崇拜都是以男女平等为基础的。并且由于女性在生殖方面的贡献更多,得到更多的尊重。但私有制出现以来,父权社会渐渐成为主流,男子将妻子和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并为了避免他人介入夫妻之间的性行为,将财产传给自己血统的子女,对妻子的贞操严格起来,并把性行为描述成为肮脏、下流的事情(夫妻之间的除外),于是,性崇拜转向了性禁锢。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提倡“男女授受不亲”,并规定“男女不同席,不共食”,“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等。到了元明清,我们会发现很多关于爱情和性的著名文学作品都是从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建国之后的头30年,当时的女人习惯于掩盖所有的女性特征,不突出性别的差异。比如那个时候的劳动模范都是无性的形象,并且被主流文化推崇。不久,宋明理学的禁欲思想在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达到顶峰,50、60和70年代的中国的主要特征是:禁欲主义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中国社会的性思想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于旧有极端思想的否定,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性思潮的影响,人们开始对性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对性的态度已也日趋科学。

3.2中国性社会研究的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性社会学的研究是从80年代中期才正式开始的。

3.2.1酝酿期30年代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曾任北平大学教授的张竞生,他对性科学、社会学很感兴趣,在他的讲学中提倡性教育和美学,组织了性科学研究会,并攥写了一些性科学书籍。当时性社会学研究在国内举步维艰,但张竞生为中国性社会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的很多一段时间里,对于性话题在国内都避而不谈。此时,世界的性社会学研究已经初见规模,一些国外的译著进入我国。

3.2.2创立期随着国内对于性这个问题已经不再逃避,且社会上存在的一系列性社会问题亟待解决。1985年,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编辑部主办的由刘达临主持的“现代社会中的性问题”系列讲座及同年该编辑部联合上海其他相关机构举办的全国首届性教育补习班,为全国培养了一批性社会学研究人才。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举办了几期全国性的性社会学讲习班,影响很大。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有些学者开始了性社会学理论建设的尝试。最具有影响力的是潘绥铭提出的“性存在”的概念。性存在,大体上对应于英文中的sexuality一词。它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概念,包括三个子系统。①性的生物存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性”。是指以特定身心反应为基础、以高潮为中心和标志的一种生命现象及其表现过程。②性的心理存在。指人这个主体对于“性”的主动的或被动的感知、感受、解释等。③性的社会存在。指的是由社会所标定的具有性的性质的那些活动与过程。②他认为性存在的概念是性社会学赖以区别于性学其他领域的安身立命之本,性社会学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角度与基本方法,也都是源出于此。被誉为“中国性学第一人”的潘绥铭,译著了著名的《金西报告——人类男性性行为》等,1988年他的第一本性学专著《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学史》问世,现已有性社会学论文近百篇,专著几十本。

3.2.3发展期李银河是当代中国最富有社会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她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她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妇女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性别研究、性社会学。主要著作有:《同性恋亚文化》、《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酷儿理论—西方90年代性思潮》等。李银河对于性社会学研究的特点是她的女权主义的立场,以及对于各种性社会现象的主张。比较起当下的一些畅销的性文学作品,李银河在一系列令人困惑的问题上,如婚前性行为、同性恋、“换妻”等时下社会上热议的话题都给出了自己的分析,提出了她很多敏锐大胆的见解。另外,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李银河利用博客、新闻采访等现代方式传播自己的学术主张,一度引起公众对性社会学的关注和思考,为中国性社会学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其实,李银河的性社会学立场概括起来就是在尊重公民个人权利的前提下,主张人在性方面享有的权利和自由。

3.3中国性社会学研究的未来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两性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应该怎样对待和研究这个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在性社会学方面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在整个社会科学研究中属于年轻学科。相比较于西方性社会学的发展,我国性社会学还存在着研究范围局限、深度调查不充分等缺点。中国的性社会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可以说,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文化环境中,性社会学研究还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刘达临.性社会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②潘绥铭.我为什么要研究“性学”[J].科技文萃,1994,(10).

参考文献:

[1]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刘达临.中国情色文化史[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

[3]刘达临.性社会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4]李银河.两性关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刘达临.性是每个人都应该享受的快乐——性学家札记之一[J].现代妇女,2001,(01).

[6]田金双.Sex:性生活70%女人主动想要?[J].健康,2003,(01).

[7]刘达临.谈谈古代的性教育[J].科技文萃,1994,(03).

[8]潘绥铭.我为什么要研究“性学”[J].科技文萃,1994,(10).

[9]李银河.中国女性的爱情婚姻与性[J].青年作家,2007,(06).

[10]李银河.爱情究竟是什么[J].医疗保健器具,2005.

[11]李银河.酷儿理论面面观.国外社会科学,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