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20
/ 2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刘思怡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从高中英语教学角度出发,依据教学实践,就“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改小组合作

1“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合作”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应当充分体现这一特点,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同时“学会合作”。现有高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或话题展开听、说、读、写实践,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学会熟练、自如地运用英语。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用教材学”而不是“学教材”的特点。这要求学生分工合作,通过对话、讨论、调查、汇报等活动,完成一个特定任务,每一位学生完成成果展示。这样的任务是无法通过某个学生个人的努力可以完成的,这时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找准合作学习的时机,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采取有效的合作策略,从而实现合作学习应有的价值。

2“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施的有效策略

2.1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

2.1.1正确划分小组。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该团体的学习目标为原则,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这种方式能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除此之外,让学生经常换组合作学习,既可以活跃合作的氛围,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学会如何与不同背景、不同学习能力、有着不同想法和思维的同学合作。

2.1.2科学安排座位。根据学生人数,合理安排6~8人为一个小组,学生分两排,相对而坐。这样做既可以适合做pairwork,也适合做groupdiscussion、teamwork、inter原view或task。座位的科学安排可以缩短学生间的空间距离,便于学生交流,而且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机会,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此外,新教材中Speaking、Pre-reading以及Post-reading等教学环节中安排了pairwork、groupdiscussion等内容更是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合作的机会,因而座位的科学安排不仅能缩短彼此的距离,便于讨论,有时还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1.3合理分配角色。根据不同的合作任务去分工,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并负起每个角色应该承担的责任,即各司其职。例如,主讲员,板演员,讲解员,检查员等。为便于团结协作和培养各项能力还规定组内成员应定期互换角色,体验不同的学习责任。

2.2合作学习的模式。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起点高、灵活性强、容量大、内容广、要求严等特点。这对教师优化设计教学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表现在合作学习模式上,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2.2.1合作目标与任务呈现。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帮助学生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建立合作小组和设计小组合作结构。可在课前、课上或课后进行以具体的课文或单元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活动。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合作任务时,教师应让每个小组成员明确学习任务,自己所承担的角色,教师所期待的合作行为,并根据教师的期待制定小组合作计划和个人学习计划。

2.2.2小组预习与合作讨论。小组预习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事先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并布置给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在小组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教师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在讨论中辨明是非,培养能力。

2.2.3组际交流与集体讲授。在小组合作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组间交流过渡到组际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也应进行适当的讲解,起到点拨的作用。

3合作学习组织实施中教师的角色

在进行小组教学中,传统的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从主宰课堂的绝对权威变成组织和参与学生探讨知识的一员;同时他们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时对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具体说来,教师扮演以下角色:

3.1决策者。教师决定小组的划分及活动时间,指定组长人选。在建立小组时,教师应同时考虑“质”和“量”两个因素。在人员“质”的方面,既可按照学生的知识程度和能力来搭配,也可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愿组合;在“量”的方面,则把小组成员控制在6~8人。小组长还可由学生推选,既代表学生的看法,又能采纳教师的意见,同时小组长还可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

3.2指挥者。教师安排活动空间、分派职责、指挥组间合作。教师应安排好活动场所,让小组成员之间坐得很近,以便他们共用材料,并进行眼神与语言的交流。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分配给各组员互补的或相互联系的任务,使他们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激发学习热情和创造潜能。

3.3解释者。教师解释学习任务、成功的标准以及期望行为。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向学生解释课程目标、概念、学习程度等,并给出一些例子以及问一些问题,使学生明白在小组中该干什么。教师以明确的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并明确地告诉学生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投入、乐于助人和细心听讲,鼓励别人参与以及积极主动地提问、请教。

3.4监督者。教师监督学生的行为,并提供帮助。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做到脚勤、口勤、眼勤和耳勤,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各组中巡行,时刻把握小组讨论的方向并给予指导和强化。在学生讨论中出现困难时,能及时给予引导和点拨。教师的帮助可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引导学生正确选题;②介绍科学研究方法;③解答学生疑难,提供反馈意见;④提供教学辅导资料;⑤穿插性教授合作技巧等。

3.5评价者。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及合作情况。评定小组的合作情况,评定可由个人、小组或全班来进行。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教师要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利用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以极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作者单位:四川省通江县永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