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术后排便困难的影响张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术后排便困难的影响张瑜

张瑜

江阴市中医院肛肠科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目的:对中医护理干预肛肠术后排便困难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行肛肠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行肛肠手术患者护理前后排便困难症状积分。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护理前排便困难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护理前比较差异较小,P值大于0.05;研究组护理后排便不尽评分(0.62±0.10)分、大便干结评分(0.81±0.09)分、紧迫感评分(0.91±0.30)分,均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明显更低,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对行肛肠手术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排便困难症状,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干预;肛肠手术;排便困难

行肛肠手术后,便秘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多有排便吃力、大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排便量不多等情况发生[1],会严重影响患者机体恢复,危害患者健康,在中医中,患者常会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舌苔发黄、头晕发热、口臭、面色发红、大便干燥等症状[2],临床上,给予有效的护理是帮助患者改善症状的有力手段,本次主要是针对行肛肠手术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在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将我院收治的行肛肠手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动态随机化分法,将40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内科学》便秘判定标准,医护人员同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了该类疾病的护理原理及方法,患者及家属对本次实验研究均知情同意,且自愿纳入本次研究。

20例研究组行肛肠手术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1:9,年龄最大为70岁,最小为31岁,平均年龄(47.08±3.97)岁;热结便秘型6例、血虚肠燥型5例、气机郁滞型9例。

20例对照组行肛肠手术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2:8,年龄最大为69岁,最小为30岁,平均年龄(48.26±4.05)岁;热结便秘型7例、血虚肠燥型6例、气机郁滞型7例。

研究组与对照组行肛肠手术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均差异不明显,P值大于0.05,可进行科学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行肛肠手术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给予患者排便护理,对患者生活进行干预,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研究组行肛肠手术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包括: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穴位敷贴护理、耳针疗法护理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行肛肠手术患者护理前后排便困难症状积分的情况,主要包括:排便不尽、大便干结、紧迫感等3项指标,对各指标积分进行记录,总分为4分,得分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用(??±s)表示排便困难症状积分情况,采用t进行检验。将所有行肛肠手术患者护理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如果两组数据之间的P值小于0.05,则表示这两组数据之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研究组行肛肠手术患者护理前排便困难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护理前对比差异不大,P值大于0.05;研究组护理后排便不尽评分为(0.62±0.10)分、大便干结评分为(0.81±0.09)分、紧迫感评分为(0.91±0.30)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值小于0.05。

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注:研究组护理后排便困难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对于行肛肠手术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效果一般,护理后不能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排便困难症状,所以,本文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进行护理,能有效的帮助患者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与常规护理比较明显更优,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生活起居护理:护理人员对热结便秘型患者应给予安静的环境,减少噪音对患者的刺激,对室内保证通风;对于血虚肠燥型与气机郁滞型患者,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多休息,注意保暖[3],保证室内安静,避免患者受到风寒,帮助患者养成有规律排便的良好习惯,并鼓励患者坚持;患者进行大便时,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不应用力过猛,排便采用坐式,预防排便不易产生虚脱现象。

(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饮食进行干预,给予患者清淡的饮食,对于热结便秘型患者,应多食香蕉、雪梨等水果[4],每天早晨嘱咐患者饮用蜂蜜水,润肠通便,还可食用清胶囊、胆黄丸等润肠通便药物,注意药物的使用量,帮助患者正常排便,预防排泄过度的现象发生。

(3)穴位贴敷护理:给予患者穴位贴敷疗法,取支沟、足三里、中脘、天枢、神阙等穴位进行贴敷,贴敷时间为24小时。

(4)耳针疗法护理:对一侧耳的直肠、小肠、大肠等穴位取患者3粒磁珠贴牢,每天进行按摩,按摩时间在3~5分钟[5],每天按摩3~5次,一般3~5天后换另一侧耳朵进行。

本次研究主要是对40例行肛肠手术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组护理前排便困难症状积分对比对照组护理前差异较小,P值大于0.05;研究组护理后排便不尽评分、大便干结评分、紧迫感评分分别为(0.62±0.10)分、(0.81±0.09)分、(0.91±0.30)分,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明显更低,P值小于0.05。

总而言之:对行肛肠手术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患者排便困难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建红.中医护理干预对肛肠术后排便困难的改善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194-195.

[2]陈海龙.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探讨[J].光明中医,2016,31(9):1330-1332.

[3]岳园园,崔晓军,杨祎.探讨肛肠术后中医护理干预对排便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1):112-113.

[4]刘丹丹.标准化中医护理查房模式在肛肠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2):207-209.

[5]高晓玲.中医护理路径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2):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