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程设计与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程设计与教学

孙媛

〔摘要〕根据高职院校形体课的现状以及学生没有舞蹈基础的特点,本文结合本校艺术选修课的经验,探讨了高职院校形体课的内容形式以及考核标准。

〔关键词〕形体课高职院校教学形体课是一门优美、高雅的课程,它以塑造学生优美体态,培养高雅气质,纠正生活中不正确的姿态为目的,是一个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训练目的是把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精神美四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重形体的、姿态的、动作美、外在美的训练,又注重美的欣赏力,美的情操等内在美的培养,达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励同学们去追求美、创造美的目的。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教育的目标是以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学生为主,从其就业形势来看,社会对人体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同时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强壮的体魄尤为重要,形体课教学是综合性、艺术性、表现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具有丰富的人体学、美学、伦理学、服饰学等艺术内涵。因此,在形体课程设计与教学方面需要丰富化和特殊化,才能全面完整地表达形体教学的重要内涵,具体分析如下:高职院校形体课内容

形体课教学的内容范围非常广泛,比如:芭蕾形体训练、基本礼仪练习、瑜伽练习等等,目的都只有一个———提高形体气质。我们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侧重落实以下的教学内容:

1.1芭蕾基础训练。这个部分是形体课的主要部分,其要求有以下几点:①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知识;②逐步改善不良姿态,塑造健康健美的形体;③提高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增强肢体表达能力;④掌握若干个简单舞蹈;⑤培养自信,勇于表现。

1.2礼仪训练。礼仪训练包括站姿、坐姿、走姿、手势、笑容以及各种社交礼仪姿势等。优美的姿态不仅能充分体现形体美,弥补体形上的不足,还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与气质。比如站姿训练,它是所有体态的基础。站姿的基本要求是:头正、颈直、双眼目视前方,下颚略收微笑;双肩放松打开;挺胸、双臂自然下垂;收腹、立腰、提臀;双腿并拢两腿间无缝隙。要想让脊柱变直,只有把重心移到脚跟,才是最大的根源所在。在形体课教学中通过站姿的练习方法可纠正这一问题如:“一位脚”练习,就是要求把双脚横过来,呈“一”字站立,当双脚成一位站立时,人体重心后移,骨盆就会由前倾变为直立,同时也可纠正双膝无法并拢(O形腿),腰部和脊椎弯曲的问题就解决了。

通过亲和力微笑的练习来完善形象,提高形体气质。微笑是培养亲和力的重要手段,真诚的微笑才是最美的,最能打动人心的。笔者常用的训练方法是:学生正对镜子站立,手拿住一张白纸,挡住脸只露出双眼,让他们想一些美好的事情。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会很直接地表现出你微笑的真诚度。为了展现最美的微笑,让他们嘴里轻念“田七”,找自己最自然的表情,再要求露出6或者8颗牙齿,因此,学生在课后还必须借助咬着牙签进行练习,以调整微笑时的嘴型,也有用筷子,但发现筷子并不适合每一位学生,特别是牙齿长得不理想的,不是很适合。训练时,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式。当然微笑也是一门学问:“微笑不是非要露6颗或8颗牙齿。筷子、牙签、白纸都只是一种训练的手段而已。重要的是一要笑的自然,二要发自内心。”亲和力不仅仅是体态的训练,更是自信心的体现。这样的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高职院校形体课教学形式

2.1形体课必须采取小班制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教师充分的指导,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提高。

2.2根据形体课程的内容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从不同的示范面来正确表达动作做法,并加以简明、清晰的动作解释,同时给学生提供理解、量化和自练的机会与条件。在课堂组织的练习中,以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比赛,使学生更直接地亲身体验舞蹈的乐趣。

2.3对初学者来说,形体课是一门有一定技术难度,而且表演性很强的课程,要掌握每个动作的要领,把完整的动作组合运用到舞蹈实践中去,虽有诸多教学方法都可以进行,但很难把握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媒体反馈技术教学法进行实验,在形体课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所谓多媒体反馈教学,就是借助数码摄像机把学生在形体课上练习时的动作记录下来,再通过计算机处理,应用多媒体技术把图像播放出来,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观看判断所做的动作是否正确达到规范要求,从对比中发现错误,及时给予纠正。

3高职院校形体课考核方法

在考核过程中,我们打破以往的考试方法,采用根据学生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一份形体塑身计划,或开一份“运动处方”,或编排一套健身操。以编排形体操的方法最佳。

要求学生以寝室为单位,自选音乐,自编动作,创编一套形体操,这种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达到了形体健身的目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与和谐相处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凝聚力。通过这种考核,学会只有团结互助才能取得成功的协作理念,从而达到了艺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增加了学生在竞争中的自信心。这样就真正做到将考核方式由应试型转变成素质型。

参考文献

1程花.浅论普通高校形体教育课建设[J].科技信息.音体美

2陈晓妹.初探高校形体课教学创新[J].常州工程职业技学院学报袁2008渊1冤

3戴丽娟.舞蹈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J南方论刊袁2008渊03冤

4周冬根等.舞蹈教育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作用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袁2009渊4冤

作者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